- 時間:2010-04-23
- 點擊:17
- 來源:
甘政辦發[2010]82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省屬有關企業:
省工信委等9部門《關于開展企業質量效益年活動的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年四月十四日
關于開展企業質量效益年活動的意見
省工信委 省發展改革委 省財政廳
省國土資源廳 省建設廳 省農牧廳
省商務廳 省政府國資委 省質監局
為認真貫徹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引導和督促企業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現就開展企業質量效益年活動提出如下意見:
一、重要意義。
近年來,全省企業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有了明顯改善。開展企業質量效益年活動,就是要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技術改造,增強市場競爭力,切實提高質量和效益。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要充分認識開展企業質量效益年活動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提高質量效益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處理好速度和質量、速度和效益、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加強規劃引導,明確主要任務,突出工作重點,完善工作措施,使企業發展真正建立在結構優化、質量提高、效益提升的基礎上,實現規模、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四抓三支撐”的總體工作思路和“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以實施《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為契機,加快發展方式轉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和技術改造、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兼并重組和自主創新,走質量效益型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三、總體目標。
通過扎實開展質量效益年活動,力爭全省企業管理基礎明顯夯實,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主要指標趨于優化,發展后勁持續增強,綜合素質和市場競爭力得到全面提高。全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節能減排深入
推進,循環經濟取得突破,發展方式有效轉變,經濟增長的整體質量和效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2010年,要確保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實現利潤恢復到2007年水平;萬元GDP能耗下降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增長控制在2%以內,化學需氧量排放同比削減1%,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四、主要任務。
(一)推進結構調整優化。認真組織實施石油化工、鋼鐵有色、裝備制造、輕工紡織、電子信息等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引導企業以品牌、標準、服務和效益為重點,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加快培育發展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生物農業、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經濟增長點。嚴格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切實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企業的監督檢查,按期淘汰鋼鐵、電解鋁、水泥、電石、鐵合金、焦炭、造紙、制革等行業落后產能。
(二)推進循環經濟發展。認真組織實施《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著力建設七大循環經濟專業基地,盡快啟動一批循環經濟重點支撐項目,加快培育優勢產業鏈條,提升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發展功能。積極爭取設立甘肅省循環經濟發展基金,抓緊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建立循環經濟考核評價制度,不斷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三)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圍繞國家政策支持領域和投資方向,重點謀劃一批帶動作用大、關聯度強的龍頭項目、產業鏈延伸項目、中小企業配套項目和循環經濟項目,積極爭取國家專項支持。同時,做好中央企業等優勢骨干企業參與我省重大投資項目建設的服務協調工作。
(四)推進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用好國家和省級技改專項資金,大力支持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技改項目,引導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降耗、改善技術裝備、優化產品質量、促進安全生產。大力支持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產業關聯度高的大企業、大集團和龍頭企業,有基礎、有市場、目前面臨特殊困難的企業以及“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引導企業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加強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等優勢和新興產業的技術攻關,推進跨行業、跨領域的集成創新。扎實推進產學研結合,切實搞好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加快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大力推進品牌創新,培育更多名優特新品牌產品。
(五)推進企業聯合和兼并重組。積極支持有優勢的大企業以資產、資源、品牌、市場為紐帶,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兼并和重組,提高企業規模經營水平和產業集中度。完成政策性破產的企業,要以存量資產引入戰略投資,實現重組發展;對同行業分散經營的中小企業,要以優勢企業或生產成套產品企業為龍頭重組整合;對大中型優勢企業,要鼓勵支持實施“走出去”戰略,努力獲得更多資金、技術和企業管理經驗。
(六)推進管理水平提高。以提高質量效益為目的,督促企業認真查找管理漏洞,強化財務管理和現金流管理,改進采購和庫存管理,慎重選擇投資項目,努力提高資金運營效率。加強質量管理、成本管理、營銷管理、投資管理,提質增效,挖潛降耗,向管理要效益。推進企業“兩化”融合,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由省工信委牽頭,有關部門配合,負責對全省開展質量效益年活動進行指導,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及時總結活動成果,推廣先進典型,確?;顒由钊胗行蜷_展。
(二)落實目標責任。各級政府及部門和企業要結合各自職責,細化工作責任,提出目標任務,完善保障措施,切實抓好落實。特別是23戶省屬重點工業企業要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切實采取有力措施,確?;顒尤〉脤嵭?。
(三)加大政策支持。整合省級工業專項資金,大力支持石油化工、鋼鐵有色等5個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實施項目。對納入全省重點項目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的項目,優先給予土地、信貸等方面的支持。對重點工業企業篩選的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有助于提高競爭力的項目,利用中期票據融資、財政貼息和銀行貸款等手段,給予重點支持。
(四)優化發展環境。各級政府及部門要努力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切實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便捷服務。積極開展銀企對接,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重點項目和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對一些基本面較好、暫時經營困難企業的到期貸款適當延期。堅決清理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行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盈利能力。
(五)深入檢查考評。省工信委會同相關部門,對各市州、各企業開展質量效益年活動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將開展質量效益年活動情況納入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考核范圍,由省工信委、省質監局研究提出具體考核辦法,在2011年一季度,對質量效益年活動中做出優異成績的市州和企業進行表彰獎勵。
(六)強化宣傳報道。省工信委會同省委宣傳部,研究制定開展企業質量效益年活動的宣傳方案,扎實做好宣傳引導。各新聞媒體要開辟專欄,圍繞開展質量效益年活動的重大意義和典型企業的成功經驗,進行全方位、深層次宣傳報道,為活動健康開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