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1-03-30
- 點擊:20
- 來源:
甘政發〔2011〕43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省林業廳《關于在全省重點區域繼續實施封山禁牧的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予批轉,請認真貫徹落實。
甘肅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關于在全省重點區域繼續實施封山禁牧的意見
(省林業廳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自2004年起在全省重點區域實施封山禁牧以來,各地把封山禁牧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有效地加快了全省生態環境建設步伐,鞏固了生態環境建設成果,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了進一步加快我省生態環境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現就在全省重點區域繼續實施封山禁牧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在全省重點區域繼續實施封山禁牧的重要意義
封山禁牧是保護退耕還林和新造林成果,培育和發展森林資源,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我省地處西北內陸腹地,干旱少雨,生態環境脆弱,林草植被稀少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及其他自然災害,直接制約著我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踐證明,封山禁牧的實施,可以從根本上遏止因放牧對森林資源造成的破壞,保證退耕還林和新造林幼林的正常生長,加快植被恢復進度,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同時,繼續實施封山禁牧對有效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生態改善、經濟發展、農民致富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對重點區域繼續實施封山禁牧的基本要求
在全省林業重點工程區、自然保護區、天然林區、公益林區、人工造林區、生態脆弱區、草場重度退化區、飛播造林及封山(沙)育林(草)區繼續實施封山禁牧,推行舍飼圈養。各地要根據實施情況,修訂完善封山禁牧實施細則,總結經驗,繼續完善政策,進一步強化封山禁牧工作。
對重點區域繼續實施封山禁牧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二是科學規劃、統籌兼顧,禁牧、休牧、輪牧相結合;三是封山禁牧與建設優質飼草飼料基地、推廣舍飼圈養、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相結合;四是封山禁牧與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相結合;五是封山禁牧與鞏固生態環境建設成果、增加農牧民收入相結合。
在實施封山禁牧的區域內嚴禁放牧,嚴禁亂砍濫伐林木,嚴禁亂征占林地,嚴禁毀林開荒,嚴禁隨意采石、采礦,嚴禁毀林采種,嚴禁隨意采脂、剝皮、挖根和亂挖野生苗木,嚴禁隨意狩獵、砍柴、割條、用火,嚴禁毀壞、移動生態建設標志和設施。
三、繼續實施封山禁牧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封山禁牧工作責任制。要進一步加強對全省封山禁牧工作的組織領導,市、縣、鄉三級政府成立的封山禁牧領導小組要認真履行職責,分析研究解決有關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抓好對封山禁牧工作的統一組織和協調。要繼續實行縣級領導包鄉、鄉鎮領導包村、駐村干部和基層干部包社包戶責任制,確保封山禁牧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落實部門責任,穩步推進封山禁牧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確保封山禁牧工作進一步取得實效。發展改革部門要將封山禁牧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部門要積極落實封山禁牧工作經費和舍飼圈養補貼費用;林業部門要監督封山禁牧工作,依法劃定禁牧林地,查處毀林案件;畜牧部門負責劃定草地,監管舍飼圈養及草地監督管理;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土地規劃,合理確定林地、草地面積,安排家畜圈舍用地;農業、扶貧部門要積極引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三)繼續推行舍飼圈養,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繼續推行舍飼圈養、發展畜牧業是實施封山禁牧的重要措施和有力保障。要結合全省林業生態工程的實施,建立優質飼草飼料基地,總結推廣舍飼養畜技術。大力提倡承包單位和農戶在封山禁牧區放養家禽,發展環保蛋禽產業。提倡規模化、工廠化養殖,應用先進技術,進行科學化管理、規模化生產。各地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繼續對群眾進行舍飼圈養予以扶持。
(四)加快農村能源建設,切實保護林草資源。各地要緊緊抓住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實施的有利時機,積極引導農民逐步改變靠燒柴做飯取暖的傳統方式,加快以沼氣為主的農村能源建設,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電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有計劃地發展薪炭林,盡快改變農村能源結構,制止人為破壞生態環境,促進生態植被恢復。
(五)完善管護隊伍,依法加強封禁管護工作。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規實施封山禁牧,加強林草植被的管護和林木病蟲害防治及森林防火工作。對破壞林木、林地、草場資源的,要依法追究責任。各地要以林業公安派出所、鄉鎮林業站為依托,吸收鄉、村干部和責任心強的群眾,充實各級封禁管護力量,實行有效的監督管護。省、市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大抽查工作力度,監督封山禁牧制度的執行。
(六)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各市州和縣市區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實施封山禁牧的重要意義和已取得的成效,使廣大干部群眾真正認識到封山禁牧既是生態建設的基本保障,也是變革傳統散放飼養方式、促進草畜業高效發展的根本措施,使封山禁牧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