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日韩av资源在线,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歡迎訪問甘肅經濟信息網!
首頁 / 文件匯編/ 正文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甘肅省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
  • 時間:2013-01-22
  • 點擊:16
  • 來源:

甘政辦發〔2013〕16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新修訂的《甘肅省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預案》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2007年5月31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甘肅省重大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預案》(甘政辦發〔2007〕62號)同時廢止。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1月17日

甘肅省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預案

  1 總 則

  1.1 編制目的

  1.2 編制依據

  1.3 適用范圍

  1.4 工作原則

  2 事故等級

  2.1 Ⅰ級事故

  2.2 Ⅱ級事故

  2.3 Ⅲ級事故

  2.4 Ⅳ級事故

  3 組織指揮體系

  3.1 省應急指揮部及其職責

  3.2 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其職責

  3.3 省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

  4 預防與預警

  4.1 預防措施

  4.2 預警

  4.3 預警發布

  5 應急響應

  5.1 響應啟動

  5.2 現場處置

  5.3 通訊聯絡

  5.4 信息報告

  5.5 新聞發布

  5.6 響應結束

  6 后期處置

  6.1 資源恢復

  6.2 傷亡人員善后

  6.3 事故評價分析

  6.4 獎勵和責任追究

  7 應急保障

  7.1 資金保障

  7.2 裝備保障

  7.3 通信保障

  7.4 隊伍保障

  7.5 技術保障

  7.6 保險機制

  7.7 預案演練

  8 附 則

  8.1 名詞術語

  8.2 預案解釋

  8.3 預案實施時間

  1 總 則 

  1.1 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工作機制,規范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處置活動,充分調動和協調各級各方力量,及時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維護國土生態安全和社會秩序。

  1.2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辦法》、《國家林業局重大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預案》、《甘肅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3 適用范圍

  在甘肅省內發生下列林業生態破壞事故的預防、預警、應急處置適用本預案。

  (1)破壞林地、濕地、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等事故。包括毀林開墾、亂占林地、非法改變林地用途、破壞濕地資源及生態系統等。

  (2)破壞森林、林木事故。包括聚眾盜伐、哄搶森林和林木(含幼樹)等。

  (3)破壞野生動植物事故。包括非法獵捕、殺害國家珍貴或瀕危野生動物,非法采集、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等。

  (4)林權爭議引起的破壞生態設施事故。包括林權爭議引發群體性沖突導致的哄搶及毀壞林業生態建設重要設施與設備等。

  1.4 工作原則

  林業生態破壞事故的預防、預警、應急、處置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條塊結合,快速反應、科學應對,依法處置、公眾參與,預防為主、防處結合的工作原則。

  2 事故等級

  根據林業生態事故造成的生態功能、森林、林木、林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破壞數量、發生區域、危害程度以及人員傷亡等情況,將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分為四級,分別是: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

  2.1 Ⅰ級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Ⅰ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

  (1)毀林開墾、亂占林地、非法改變林地用途,屬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林地1500畝以上,屬其他林地3000畝以上的;非法改變“中國重要濕地名錄”所列濕地自然狀態,導致濕地生態特征及生物多樣性明顯退化,造成“國際重要濕地”生態功能嚴重損害或跨省級行政區域“國家重要濕地”生態功能嚴重損害的。

  (2)參與人數500人以上,聚眾盜伐、哄搶森林、林木數量5000立方米以上,或幼樹25萬株以上的。

  (3)聚眾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陸生野生動物數量達到破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認定數量標準30倍以上的;聚眾非法采集、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00株以上的。

  (4)參與人數500人以上,破壞森林資源或林權爭議等引起群體性沖突,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30人以上受傷的;參與人數500人以上,哄搶、毀壞林業生態建設重要設施與設備,危及全國或跨省區生態建設基礎和秩序的。

  2.2 Ⅱ級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Ⅱ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

  (1)毀林開墾、亂占林地、非法改變林地用途,屬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林地500畝以上、1500畝以下,屬其他林地1000畝以上、3000畝以下的;非法改變“中國重要濕地名錄”所列濕地自然狀態,導致濕地生態特征及生物多樣性明顯退化,造成濕地生態功能嚴重損害的。

  (2)參與人數200人以上、500人以下,聚眾盜伐、哄搶森林、林木數量達1000立方米以上、5000立方米以下,或幼樹5萬株以上、25萬株以下的。

  (3)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陸生野生動物數量達到破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認定數量標準20倍以上、30倍以下的;聚眾非法采集、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00株以上、400株以下的。

  (4)參與人數200人以上、500人以下,破壞森林資源或林權爭議等引起群體沖突,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30人以下受傷的;參與人數200人以上、500人以下,哄搶、毀壞林業生態建設重要設施與設備,危及全省或跨市州生態建設基礎和秩序的。

  2.3 Ⅲ級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Ⅲ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

  (1)毀林開墾、亂占林地、非法改變林地用途,屬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林地250畝以上、500畝以下,屬其他林地500畝以上、1000畝以下的。

  (2)參與人數50人以上、200人以下的聚眾盜伐、哄搶森林、林木數量達500立方米以上、1000立方米以下,或幼樹25萬株以上、5萬株以下的。

  (3)非法獵捕、殺害、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陸生野生動物數量達到破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數量認定標準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聚眾非法采集、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00株以上、300株以下的。

  (4)參與人數50人以上、200人以下,破壞森林資源或林權爭議等引起群體性沖突,造成人員傷亡的;參與人數50人以上、200人以下,哄搶、毀壞林業生態建設重要設施和設備,危及區域性生態建設基礎和秩序的。

  2.4 Ⅳ級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Ⅳ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

  (1)毀林開墾、亂占林地、非法改變林地用途,屬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林地100畝以上,250畝以下,屬其他林地250畝以上、500畝以下的。

  (2)參與人數50人以上、200人以下,聚眾盜伐、哄搶森林、林木數量達250立方米以上、500立方米以下,或幼樹1萬株以上、2.5萬株以下的。

  (3)聚眾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陸生野生動物數量達到破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數量認定標準5倍以上、10倍以下的;聚眾非法采集、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00株以上、200株以下的。

  (4)參與人數10人以上、50人以下,破壞森林資源或林權爭議等引起群體性沖突,造成人員傷亡的。

  3 組織指揮體系

  3.1 省應急指揮部及其職責

  成立“甘肅省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省應急指揮部”),省政府分管副省長任總指揮,分管副秘書長和省林業廳廳長任副總指揮。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省農牧廳、省林業廳、省衛生廳、省工商局、省氣象局為成員單位。具體工作職責是:

  負責全省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工作的領導、決策、指揮;批準啟動實施或解除全省Ⅰ級、Ⅱ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響應,直接負責領導全省Ⅰ級、Ⅱ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指導各市州政府處置Ⅲ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協調解決各市州政府之間、各市州政府與駐地單位之間林業生態破壞應急工作的重大問題;協調各成員單位做好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處置的有關工作;發布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處置有關信息。

  市、州和縣(市、區)政府成立相應的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指揮機構。

  3.2 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其職責

  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省林業廳,辦公室主任由省林業廳分管副廳長兼任。具體工作職責是:

  (1)負責全省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處置和日常管理工作,及時向省政府和國家林業局報告有關情況;(2)研究提出林業生態破壞事故預警信息發布和啟動、終止應急響應的建設;(3)組織開展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工作的信息報送和新聞報道工作。

  根據工作需要,從成員單位抽調人員組成現場處置組、信息聯絡組、后勤保障組。

  3.3 省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

  (詳見附件)

  4 預防與預警

  4.1 預防措施

  (1)定期開展森林資源與生態狀況的綜合監測和分析評價,準確掌握全省森林資源及生態狀況的相關信息及數據;(2)加強全省重點林區、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生態極端脆弱地區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3)全面建立和執行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靠實森林資源保護管理責任;(4)定期組織開展森林采伐限額執行、征占用林地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執法檢查,依法開展破壞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的專項打擊行動;(5)建立省、市州、縣市區應急指揮機構工作聯系制度,健全信息網絡,保障生態事故信息渠道暢通。

  4.2 預警

  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初步判斷事故的真偽,按照事故等級,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預警信息等級對應事故等級分為四級: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

  4.3 預警發布

  當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已經發生,但尚未達到Ⅳ級標準時,所在地縣級應急指揮機構發布Ⅳ級藍色預警信息。

  當林業生態破壞事故超過Ⅳ級標準,但尚未達到Ⅲ級標準時,所在地市級應急指揮機構發布Ⅲ級黃色預警信息。

  當林業生態破壞事故超過Ⅲ級標準,但尚未達到Ⅱ級標準時,省應急指揮機構發布Ⅱ級橙色預警信息。

  當林業生態破壞事故超過Ⅱ級標準時,省應急指揮機構發布Ⅰ級紅色預警信息。

  5 應急響應

  5.1 響應啟動

  按照分級處置的原則,在林業生態破壞事故發生后,各級政府要根據事故的不同等級,按照規定程序及時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響應。

  5.1.1 Ⅰ級響應

  發生Ⅰ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出啟動Ⅰ級響應建議,報省政府決定啟動Ⅰ級應急響應。省應急指揮部統一協調和指揮應對工作。若發生跨省行政區域的Ⅰ級事故,應及時報告國務院和國家林業局,建議國家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

  5.1.2 Ⅱ級響應

  發生Ⅱ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出啟動Ⅱ級響應建議,報省政府決定啟動Ⅱ級應急響應。省應急指揮部統一協調和指揮應對工作。若發生跨省行政區域的Ⅱ級事故,應及時報告國務院和國家林業局,建議國家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

  5.1.3 Ⅲ級響應

  發生Ⅲ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市(州)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出啟動Ⅲ級響應建議,報市(州)政府決定啟動Ⅲ級應急響應。市(州)應急指揮部統一協調和指揮應對工作。若發生跨市(州)行政區域的Ⅲ級事故,應及時報告省政府和省林業廳,建議省上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

  5.1.4 Ⅳ級響應

  發生Ⅳ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縣(市、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出啟動Ⅲ級響應建議,報縣(市、區)政府決定啟動Ⅲ級應急響應。縣(市、區)應急指揮部統一協調和指揮應對工作。若發生跨縣(市、區)行政區域的Ⅳ級事故,應及時報告市(州)政府和市(州)林業局,建議市(州)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

  5.2 現場處置

  5.2.1 Ⅰ級或Ⅱ級響應啟動后,省應急指揮部派出現場處置組在12小時內趕到事發現場開展處置工作。事故發生地應急指揮機構先期派出的現場處置組在4小時內必須趕到事發現場開展先期處置工作。

  5.2.2 啟動Ⅲ級應急響應,市州應急指揮機構派出的現場處置組在6小時內必須趕到事發現場開展處置工作。

  5.2.3 啟動Ⅳ級應急響應,縣市區應急指揮機構派出的現場處置組在4小時內必須趕到事發現場開展處置工作。

  5.2.4 現場處置組應協同當地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單位,迅速開展調查、清理工作,核實事故的性質、危害和發生的具體時間、地點、過程、損失和相關責任等情況,并及時制定和落實相應的處置措施,確保現場處置工作落到實處。

  5.2.5 現場處置堅持統一領導、果斷處置,依法辦事、積極穩妥,化解矛盾、確保安全的原則。必要時采取相應的現場管制措施或強制性措施等,封閉現場和相關地區,設置警戒帶,劃定警戒區域,守護重點目標。及時發布命令或通告,責令聚眾組織者解散隊伍和圍觀人員撤離,對拒不離去的人員或者進行煽動的人員,可以依法采取強制措施帶離現場;對正在實施破壞森林資源違法活動的人員,應依法采取相應措施等。

  5.2.6 根據需要,省應急指揮部協調武警森林部隊和當地林業、公安、政法、宣傳、衛生等部門的力量和物資設備,參與事故現場的調查、清理和處置工作。對事故中的傷亡人員,應組織專門力量及時救治,安撫傷亡人員親屬,處理好相關事宜,確保社會穩定。

  5.3通訊聯絡

  應急響應啟動后,各成員單位必須保持24小時通訊聯絡暢通。省應急指揮部與市縣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之間采用有線電話聯系,無線通訊方式為備用;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與現場處置組、信息聯絡組之間采用衛星移動電話聯系,固定電話和其他無線通訊方式為備用;現場處置組各分隊之間采用衛星移動電話、對講機聯系,其他無線通訊方式為備用;現場處置組通過無線網絡向省應急指揮部傳輸數據和圖像信息。

  5.4信息報告

  5.4.1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義務向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突發林業生態破壞事故信息。同時,明確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林業主管部門、事故發生單位為信息報告責任單位,自預警信息發布和應急響應啟動,至應急響應正式結束為止,各責任報告單位要確定專人負責應急信息的報告工作。

  5.4.2 發生Ⅳ級事故,有關單位必須在1小時內向所在地縣市區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報告。縣市區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在1小時內向市州政府及其林業主管部門報告。市州政府及其林業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在2小時內報告省政府和省林業廳。

  5.4.3 發生Ⅲ級以上事故,事發地市州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要立即向省政府和省林業廳報告,同時將情況通報相關部門和可能受影響的市州政府。
事故信息在報告上一級政府或林業主管部門的同時,應及時向新聞主管部門通報。報告內容包括: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性質、影響范圍、事件發展趨勢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

  5.4.4 應急響應結束后,各責任報告單位應在5個工作日內向省應急指揮部和省林業廳書面報告事故處置結果,內容包括總體情況、采取的措施和效果、潛在的危害、社會影響和有關遺留問題等。

  5.5 新聞發布

  Ⅰ級和Ⅱ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由省應急指揮部制定新聞發布工作方案。Ⅲ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由市州應急指揮部制定新聞發布工作方案。Ⅳ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由縣市區應急指揮部制定新聞發布工作方案。根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處置進展,分階段及時發布有關情況,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5.6 響應結束

  Ⅰ級和Ⅱ級事故現場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事故的成因和引發更大生態事故的隱患、條件已經消除,事故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己無繼續的必要時,可視為應急狀態結束。應急結束由事故現場處置組或事故發生地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和事故責任單位提出建議,報省應急指揮部決定終止應急響應,宣布響應結束。
6后期處置

  6.1 資源恢復

  資源恢復工作由林業主管部門組織森林經營單位負責實施。對事故發生過程中的贓款、贓物,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對于造成林地及其森林、林木損失的,由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對損失情況進行評估,由事故責任人或責任單位進行賠償。同時,組織專家對受災范圍進行科學評估,提出恢復生態條件的措施、辦法。

  6.2 傷亡人員善后

  林業生態破壞事故中有人員傷亡的,事故處置結束后,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盡快按有關政策規定做好善后工作。

  6.3 事故評價分析

  Ⅰ級、Ⅱ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處置結束后,省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對事故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資源恢復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向省政府和國家林業局提交書面報告。

  Ⅲ級、Ⅳ級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處置結束后,市州、縣市區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組織開展調查評估,提出防范措施,并向上一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提交書面報告。

  6.4 獎勵與責任追究

  對在突發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中失職瀆職、玩忽職守的單位和個人,按有關政策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7 應急保障

  7.1 資金保障

  重大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工作所需資金,按照《甘肅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由省財政部門籌措保障。

  7.2 裝備保障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建立健全森林資源和生態狀況綜合監測體系和信息管理系統,增加配備有關生態事故的預防、預警、應急、處置的裝備和物資,保證在發生重大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時能迅速趕赴現場,及時有效地開展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7.3 通信保障

  有關部門要建立和完善重大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通信系統,配備必要的有線、無線和衛星通訊器材,確保通訊聯絡暢通。

  7.4 隊伍保障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及各有關林業單位都有參與重大林業生態事故應急處置的責任和義務。要隨時聽從應急指揮機構的調遣,接到調遣命令后,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趕赴現場,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務。

  7.5 技術保障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建立生態安全預警系統和生態事故應急數據庫,為應急指揮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7.6 保險機制

  建立健全重大林業生態破壞事故應急工作人員意外傷害保險制度,保障應急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

  7.7 預案演練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定期組織不同類型的實戰演練,培養一批訓練有素的生態事故應急、處置、檢驗、監測等專業人才隊伍,提高防范和處置林業生態破壞事故的技能,增強實戰能力。

  8 附 則

  8.1 名詞術語

  幼樹:本預案所稱幼樹指胸徑5厘米以下的樹木。

  “以上”、“以下”:本預案中所指的“以上”,均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8.2 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省政府辦公廳負責解釋。

  8.3 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附件:省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

附 件

省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

  省林業廳:牽頭組織制定和實施本預案,及時發布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動態監測信息,分析預報結果,制定處置方案,組織協調各成員單位及地方政府開展林業生態破壞事故的處置工作。

  省公安廳:負責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區域社會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等工作,保障應急處置工作順利進行。

  省民政廳:負責提供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區域的行政區劃文本和圖件,指導和組織做好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省財政廳:負責林業生態破壞事故Ⅰ級、Ⅱ級應急處置資金的籌措、撥付和監督管理工作。

  省環保廳:負責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區域的環境評估工作。

  省水利廳:負責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區域的水土流失及水資源監測和評估工作,并實施相應的處置措施。

  省農牧廳:負責處置林業生態事故區域中被破壞的草原資源,協助林業部門處置事故區域中林、草、農交叉地域的矛盾糾紛。

  省衛生廳:負責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區域受傷群眾及應急處置工作中受傷人員的救治工作。

  省工商局:負責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區域木材市場的監管工作,協助林業部門依法查處違法收購、經營、加工木材、木制品及野生動植物等非法交易行為;嚴厲打擊倒賣應急物品行為,維護應急區域市場秩序。

  省氣象局:負責提供和發布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區域的氣象信息,提供事故處置期間的天氣實況和預報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久久男人视频|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欧美狠狠干| 国产91av在线| 人人艹人人爽|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久热精品免费|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美女毛片在线| 欧美高清日韩|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精品91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91精品专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看国产毛片|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欧美在线导航| 国产www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色在线|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中文字幕|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亚洲 成人国产| 激情午夜婷婷| 亚洲第一色网站|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影院a级片|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18页| 日韩毛片基地|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欧美v在线|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色综合天天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