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6-09-20
- 點擊:164
- 來源:
甘政辦發〔2016〕153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有關企業:
《甘肅省“十三五”隴藥產業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9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甘肅省“十三五”隴藥產業發展規劃
為加快全省隴藥產業發展,提升隴藥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根據《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精神,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
“十二五”時期,我省醫藥制造業增長較快,全省規模以上藥品生產企業97戶,完成工業增加值41.79億元,年均增長17.97%;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5.79億元,年均增長18.07%;全行業資產總額220億元,年均增長19.86%;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由2010年的10戶增加到2015年底的19戶。中藥材種植面積穩步擴大,2015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403萬畝、產量108.2萬噸,分別較2010年增長59.9%和108%,其中規范化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占總面積的24.8%。產業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工業信息化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后批復建設以中藥、生物制藥為核心的“定西國家中藥原料生產供應保障基地”、“蘭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等國家級產業基地,國家旅游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復我省隴東南地區五市(慶陽、平涼、天水、定西、隴南)為國家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創新區。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加大,目前,有16家企業聯合科研機構開展新藥及保健產品研發項目47個,總投資4.96億元,其中有22個在研產品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園區為載體,以中藥、生物制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為重點,調整和優化產業布局,形成特色顯著的隴藥產業鏈和產業集群;以企業為主體,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重大項目為抓手,推進產業要素整合重組,著力培育一批大企業、大集團,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努力把隴藥產業打造成全省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增長極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在產業規劃、公共政策與服務等方面的作用,營造良好的隴藥產業發展環境。
2.堅持創新驅動、科學發展。通過深化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增強創業動力,形成有利于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的發展模式,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3.堅持清潔生產、綠色發展。加快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在隴藥生產中的推廣應用,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實現隴藥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4.堅持質量為先、規范發展。加強全產業鏈質量管控,推進標準化生產,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5.堅持交流合作、開放發展。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為契機,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交流,引進國內外大型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快隴藥產業發展。
(三)發展目標。到2020年,建立完整的隴藥產業發展支撐體系,突破一批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品牌產品,形成一批產業集群,把隴藥產業培育成全省重要的支柱產業,實現產業規模穩定增長、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基本合理、空間布局顯著優化、產業集中度大幅提升的總體目標。
1.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中藥種植業200億元,醫藥工業3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
2.培育1—2家主營業務收入5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2—3個單品種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大品種。
3.建設9個隴藥加工制造業產業園區,10個大宗道地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
4.中藥材標準化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達到50%以上,中藥材加工率達到60%。
5.當歸全產業鏈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
三、發展重點
(一)現代中藥。
1.發展中藥材標準化生產。積極推進當歸、黨參、黃芪、紅芪、甘草、大黃、柴胡、板藍根等優勢品種標準化種植,擴大規范化生產規模,提高中藥材質量品質和種植效益。建立甘肅大宗道地中藥材質量標準體系,制定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指導中藥材規范化生產。推動中藥材精準作業和機械化生產等技術的應用和推廣,鼓勵以企業為主體,建設中藥原料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和良種繁育基地,支持采用現代技術進行綠色加工,從源頭上確保中成藥和中藥飲片產品質量。
2.提升中藥飲片加工水平。推動中藥飲片生產規模化、現代化發展,提高清洗、分選、切片、烘干、包裝等生產過程機械化、自動化水平。加強中藥飲片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精選原料中藥材,嚴格加工炮制技術,積極發展小包裝飲片、精制飲片、超微飲片等高品質中藥飲片,重點扶持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中藥飲片加工企業,通過實施技術改造,促進產業升級,推動我省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由小、散、弱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3.發展中藥提取物及配方顆粒。加強中藥提取、分離、純化等關鍵生產技術的研究,提升中藥材的加工層級。加快中藥提取物、配方顆粒產品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研究,推進中藥提取物標準化和國際化進程,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支持當歸、黨參、黃芪、大黃、甘草、柴胡、板藍根、紅芪、黃芩等品種的提取物和配方顆粒產品研發,加快產業化生產,提高中藥材精深加工水平。
4.發展現代中藥制劑。針對心腦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婦兒科疾病、消化科疾病等中醫優勢病種,挖掘經典名方,開發復方、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中藥新藥,加快推動療效確切、臨床價值高的中藥創新藥的研發及產業化。支持發展與甘肅大宗道地藥材資源結合緊密的現代創新中藥,鼓勵臨床療效確切、使用年限長的院內中藥制劑申報新藥。推動規模化高效分離與制備技術、中藥新型制劑技術、智能質量控制技術等應用和推廣。支持中成藥大品種的二次開發,鼓勵企業加大對中藥大品種培育的投入,加強對藥物作用機理的探析,研究和提升生產工藝技術,實現重點產品的升級換代,發展現代中藥大品種。
5.發展中藥養生保健產品。發揮中藥促進人體增強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勞等方面的保健作用,推進中藥向預防、康復、養生保健等方向延伸發展,重點圍繞當歸、黨參、黃芪、紅芪、枸杞等優勢中藥材,開發改善記憶、延緩衰老、調節血脂、血壓、抗疲勞等保健功能食品。加大以甘肅道地藥材為主要原料的藥膳、藥妝、功能性日用品等系列產品研發及市場推廣力度,發展中醫藥養生及文化旅游產業,構建中藥產業鏈。
(二)生物技術藥物。
1.人用生物制藥。鼓勵企業開發單克隆抗體、細胞因子等重組藥物和預防疾病的新型疫苗、活性蛋白與多肽類藥物、抗腫瘤藥物。重點推進傷寒vi結合疫苗、3價輪狀病毒疫苗、13價肺炎多糖結合疫苗、流腦多糖結合疫苗等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進程。加大治療性蛋白藥物開發力度,推進人用單克隆抗體研發進度,開展特異免疫球蛋白、因子類產品研發;加快A型肉毒毒素增加適應癥臨床研究,開發肉毒神經毒素產品。積極發展病毒性肝炎、人禽流感等傳染性疾病和腫瘤、流行疾病、遺傳病產前診斷等領域的新型診斷試劑盒、生物芯片等產品。加快無血清細胞培養基、動物血清等產品研發生產。
2.獸用生物制品。研究開發獸用預防類生物制劑和診斷類試劑,重點發展口蹄疫、狂犬病、仔豬腹瀉、支原體病、衣原體病、球蟲病等動物重要疫病的疫苗和診斷試劑;研究開發快速檢測試劑盒、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用品、人畜共患傳染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用品;研究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物、使用安全的新型獸藥、標準質控產品、殘留快速高靈敏度檢測技術產品。
(三)高性能醫療器械。
1.醫用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加快研發制造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示范裝置,優化性能指標,制訂完善產品技術要求,完成注冊檢驗和臨床試驗,取得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充分發揮醫用重離子加速器裝備產業聯盟作用,穩定非標部件供應,規范和統一非標部件標準,確保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產品質量;建立重離子診療信息中心,集成全國臨床數據,形成集醫療服務和裝置的運行維護為一體的大數據信息服務平臺,開發應用緊湊型注入器、超導同步環、超導旋轉機架等新興重離子治療關鍵設備,研發和推廣呼吸門控和思維放射治療計劃系統等治療新技術。建設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研發制造及推廣應用產業園,形成相關配套產業,推動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大科學裝置相關產業化應用。
2.植介入新材料及新產品。突破鈦鎳記憶合金頸椎前路融合器和脊柱撐開器等新產品的關鍵技術,加快產業化進程,推進生物可吸收材料、心血管支架及其輸送裝置等產品的研發,應用3D打印技術提高骨科植入物等新產品研發制造水平。加快雙葉型人工機械心臟瓣膜等新產品的產業化,研發醫用導管、導絲、導鞘、球囊及涂層支架等新產品,構建人工機械心臟瓣膜相關產業鏈。
四、空間布局
根據全省隴藥資源分布及產業發展狀況,重點建設10個大宗道地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和9個產業園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相互依托、配套協作的產業布局。
(一)10個大宗道地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
1.當歸標準化生產基地。在定西市、隴南市、甘南州、臨夏州等海拔2000米以上優勢區域,建設當歸標準化生產基地。
2.黨參標準化生產基地。在定西市、隴南市等海拔1800米以上優勢區域,建設白條黨參、紋黨標準化示范基地。
3.黃芪標準化生產基地。以定西市為主的優勢區域建設黃芪標準化示范基地。
4.大黃標準化生產基地。在隴南市、定西市、平涼市等海拔1800米以上優勢區域,建設大黃標準化示范基地。
5.甘草標準化生產基地。在河西地區、白銀市、蘭州市優勢區域,建設甘草標準化示范基地。
6.枸杞標準化生產基地。以白銀市、酒泉市優勢區域為主,建設枸杞標準化核心示范基地。
7.板藍根標準化生產基地。以民樂縣等傳統優勢產區為主,建設板藍根標準化示范基地。
8.柴胡標準化生產基地。在定西市、隴南市建設柴胡標準化示范基地。
9.紅芪標準化生產基地。以隴南市、定西市為主的優勢區域,建設紅芪標準化示范基地。
10.半夏標準化生產基地。以西和縣、清水縣等傳統優勢產區為主,建設半夏標準化示范基地。
(二)9個產業園區。
1.蘭州高新區隴藥綜合產業園。依托區域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等重點企業,建成集研究開發、中試實驗、孵化培育、加工制造為一體的隴藥綜合產業園。
2.蘭州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完善園區服務功能,搭建承接產業轉移平臺,發展現代中藥、生物制藥、化學藥、生物醫學工程,配套建設現代醫藥物流配送中心。
3.隴西中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發展中藥提取物、中藥配方顆粒、養生保健產品、中藥飲片、中成藥等產業。
4.岷縣中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主要布局中成藥、中藥提取物、中藥飲片、中藥化妝品等中藥加工業,鼓勵發展中藥膳食飲片和中藥保健產品。
5.渭源工業園區中藥產業園。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園區承載能力,重點發展超微飲片、小包裝飲片、精制飲片等優質中藥飲片,鼓勵發展中藥保健產品。
6.天水生物醫藥產業園。以天水市二十里鋪工業示范區為主要區域,依托天水岐黃、甘肅成紀等企業,重點發展中成藥、生化藥品、化學藥品和醫療器械等產業。
7.酒泉生物醫藥產業園。依托祁連山藥業、酒泉大得利、甘肅巨龍等企業,重點發展化學藥品、中成藥和中藥提取物等產業。
8.重離子醫學產業園。依托中科院近物所、蘭州重離子醫學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武威榮華重離子醫院股份有限公司,在蘭州市和武威市建設重離子醫學產業園,形成集專科醫院、醫用重離子加速器裝備制造等為一體的重離子醫學產業園。
9.隴東南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創新區。以天水、隴南、甘南、平涼、慶陽為主要區域,建設集中藥材種植、加工、中醫旅游保健產品開發、中醫診療、保健、中醫文化普及等為一體的中醫藥旅游生態園,開展中(藏)醫特色治療、康復理療、針灸推拿、人工按摩等項目,以及探訪岐伯和皇甫謐故里等古代名醫的特色旅游,傳播中醫藥文化。
(三)市場體系。結合交通運輸、倉儲物流和市場發展情況,按照高度集聚和相對集中的原則,在中藥材產業重點區域規劃建設以隴西為中心,建設集倉儲物流、市場交易和電商平臺為一體的現代化交易市場,發展大宗中藥材現貨期貨貿易,形成全國區域性中藥材專業市場,配套建設渭源會川、岷縣當歸城、宕昌哈達鋪三大產區市場,擴大交易規模。在臨洮、武都、文縣、禮縣、民樂、瓜州、民勤、康樂、甘谷、卓尼等重點產區,逐步改造建設10個產地市場。同時,依托省內藥品流通行業骨干企業,發展藥品倉儲、物流配送、區域代理等醫藥流通業,建成集倉儲物流、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為一體的現代化醫藥物流配送中心,形成立足甘肅,輻射全國的醫藥營銷物流網絡體系。
五、主要任務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工程。推動省內制藥企業體制機制創新,轉變經營理念,釋放發展活力,加強與國內外醫藥領域優勢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引入專業化經營團隊,招人聚才,創新管理模式。加強創新資源共享與合作,推動跨區域、跨領域的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和協同創新,支持企業聯合國內外醫藥科研機構建立研發平臺,合作開發生物制藥、現代中藥和以甘肅大宗藥材為原料的中藥保健產品。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行動,激活社會各界創新元素,推動基于“互聯網+隴藥”的創新模式,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隴藥產業“雙創”平臺。
專欄1 創新發展專項 |
1、企業體制機制創新。支持制藥企業利用各自優勢和資源對外開展產業鏈整合優化,引入管理及研發團隊參股經營等方式,促進發展模式創新、經營管理創新、市場營銷創新。 |
專欄2 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專項 |
1、完善道地中藥材質量標準體系。制修訂當歸、黨參、黃芪、紅芪、甘草、柴胡、板藍根等10個道地藥材質量標準和規范化栽培技術規程,建立從種子種苗、種植技術、產地加工、質量檢驗等環節的標準體系。完善農藥、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等安全性檢測方法和指標,建立中藥材外源性有害物質殘留數據庫。 |
專欄3 道地中藥材全產業鏈開發專項 |
1、當歸全產業鏈建設。建設當歸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20萬畝,扶持當歸腹痛寧滴丸、當歸丸等品種做大做強,發展優質當歸飲片。依托甘肅當歸產業發展研究院,開展當歸種質資源環境、質量標準體系、標準化栽培技術、產地初加工新技術、安全性評價、新藥創制和保健產品研發、倉儲物流、市場營銷和品牌培育等全產業鏈研究。 |
專欄4 大品種大品牌培育專項 |
1、質量標準提升和增加適應癥。A型肉毒毒素、當歸腹痛寧滴丸、貞芪扶正膠囊(片)、蓯蓉通便口服液、結核丸、定眩丸、小兒黃芪健脾口服液、祖師麻膏藥等。 |
(六)實施營銷能力提升工程。推動“互聯網+”市場營銷,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現代流通新業態,鼓勵企業使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銷售產品;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在醫藥物流領域的應用,提升倉儲物流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和運轉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支持隴藥企業在國內重點市場設立營銷中心及連鎖經營店,與國內大型醫藥流通企業建立新型產銷合作模式。組織開展省內外醫療機構與甘肅制藥企業對接合作,積極推進我省特色中成藥品種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和基本藥物目錄,支持企業參與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加強院內中藥制劑調劑使用和委托配制,建立省內醫療機構使用隴藥產品獎勵機制。鼓勵企業參加全國性醫藥展會,宣傳推介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
專欄5 市場營銷專項 |
1、市場營銷能力。建設蘭州現代醫藥物流配送中心、定西中藥材倉儲物流和現貨交易中心、宕昌哈達鋪中藥材交易市場。支持中藥電商交易平臺建設,擴大市場營銷渠道。 |
(八)實施質量安全保障工程。加強隴藥產品質量監管,規范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支持企業開展GMP、GSP認證,做好藥品再注冊工作。全面提升基本藥物質量水平,落實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要求。鼓勵發展醫藥行業第三方質量檢驗機構,強化質量監管服務。實施中藥飲片生產質量管理提升計劃。加強中藥材生產及銷售全過程管理,嚴格投入品使用,開展道地藥材認證,應用互聯網新技術,建立中藥材生產、加工、銷售、使用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實現“來源可知、去向可追、質量可查、責任可究”。鼓勵和引導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產企業使用可追溯的中藥材原料,保證中藥制劑產品質量穩定。加強質量品牌建設,鼓勵發展非處方藥和醫療器械知名品牌,促進質量安全水平提升和產業升級。
(九)實施國際化發展工程。以貫徹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為契機,深化與國外醫藥企業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借助歐洲在天然藥物、生物藥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和標準,通過優化投資環境,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促進隴藥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支持優勢企業在境外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與產業基地,設立中醫保健服務中心及經銷店,通過“以醫帶藥”模式促進中醫藥拓展中西亞及歐盟市場,帶動中藥國際化標準研究和中藥飲片、復方配方顆粒產品以及中藥制劑出口,實現隴藥走向國際市場。
專欄6 國際化提升專項 |
1、國際市場開拓。支持企業開展中藥、生物類似藥國際注冊,獲得境外上市許可。支持建立海外岐黃中醫學院和中醫醫療機構,推動按摩、針灸、服帖等中醫治療技術率先走出去,通過中醫治療帶動傳統中藥制品、特效藥、單品藥和藥膳食品有重點、有步驟地開拓國際市場。 |
(一)優化發展環境。著力改善投資環境,強化服務和引導,簡化辦事程序,在企業開辦、新藥報批、投融資、土地使用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按照“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的思路,扶持發展醫藥產業中介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人才、技術、信息、金融、財務、法律、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服務,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大扶持力度。全面落實國家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體經濟、企業技術創新、農產品初加工等方面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各類創投基金的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隴藥產業。支持企業申報國家醫藥產業發展相關項目,積極爭取專項資金扶持。用足用活用好精準扶貧貸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隴藥產業發展的支持,中藥材主產區地方政府要加強政策銜接與資金整合,積極推進種植保險覆蓋中藥材產業,保障藥農收益。鼓勵符合條件的隴藥加工企業通過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債券)等債務融資工具實現融資,支持隴藥企業上市融資和股權融資,拓寬融資渠道。
(三)推動要素整合。加快隴藥產業園區建設,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制定優惠政策,聚集發展要素,促進項目落地。鼓勵企業通過收購、控股、參股等多種方式實施兼并重組,組建大型醫藥企業集團。探索建立企業閑置藥品文號盤活機制,優化藥品文號資源,制定相關支持政策,鼓勵省內制藥企業將常年不生產且主要原料為甘肅大宗藥材、有市場開發前景的藥品文號,作為生產要素進行整合,提高藥品文號利用率。
(四)加強人才支撐。落實國家和省上相關人才政策,創新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充分利用國家“千人計劃”和甘肅省“科技功臣”、“領軍人才”等政策,重點引進懂經營、會管理的醫藥行業高級管理人才。支持企業以項目為紐帶,采取聯合攻關、項目顧問、技術咨詢等方式,引進醫藥領域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建立醫藥人才聯合培養機制,強化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依托蘭州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和甘肅農業大學等高校,培養一批實用性較強的專業技術人才。
(五)強化宣傳推介。加大隴藥品牌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現代媒體,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模式的隴藥傳播體系,集中宣傳隴藥骨干企業和優勢品種。挖掘甘肅中醫藥文化內涵,開發岐伯、皇甫謐等甘肅特色中醫藥文化資源,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的公益宣傳,營造隴藥市場氛圍。創建體現隴藥特色的品牌標識,提升隴藥整體形象,提高隴藥品牌美譽度和市場影響力。開展國際中醫藥展會,聯合具有一定規模的國際展覽機構,面向國際傳播甘肅特色中醫藥文化,提高甘肅中醫藥的國際知名度。
(六)發揮協會作用。加強隴藥行業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協會在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參與政策制定,及時反映行業訴求,引導企業規范經營,維護公平競爭環境。支持行業協會拓展服務功能,開展行業統計、檢測認證、信息咨詢、教育培訓、國際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在服務行業發展、維護企業權益、與政府部門溝通協作中發揮作用,助推隴藥產業加快發展。
(七)推進規劃實施。隴藥產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共同推進本規劃的組織實施,確保各項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要建立規劃實施動態評估機制,做好運行監測分析,緊盯國家醫藥產業政策導向,及時發布投資指導目錄,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各地各相關部門要抓緊制定與本規劃相銜接的實施方案,落實相關配套政策,形成工作合力,推動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