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7-06-06
- 點擊:91
- 來源:
甘政辦發〔2017〕78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省屬有關企業:
《“一業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工作方案》已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5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一業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工作方案
為著力破解全省產業培育、企業發展和政策落實中的重大問題,進一步增強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省政府決定建立“一業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工作機制,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為此,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提出“八個著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立足全省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新興產業發展趨勢,找準新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培育壯大新動能新優勢;選擇一批有優勢、有潛力的重點骨干企業,加大扶持力度,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振興壯大;抓住制約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強化政策集成落實,加大政策完善創新,優化政策制度供給,精準定向施策,加快推動全省經濟在新常態下突圍破局。
二、工作路徑
(一)深入開展調研。對全省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要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全面調研摸底,詳細了解各產業發展現狀、發展潛力和發展趨勢,摸清企業技術水平、產品研發和市場前景,掌握近年來已出臺重大政策落實情況,切實找準產業培育、企業發展、政策落實中的重大問題,為精準施策打下堅實基礎。
(二)強化智力支撐。借助外力、借助外腦,根據重點產業、重點領域的現狀和發展需要,從國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主管部門聘請一批專家學者,組成相關領域的專家咨詢團隊,為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三)制定專項方案。在深入調研咨詢的基礎上,針對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發展需要,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骨干企業提質增效等方面,按照“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的要求,分門別類制定具體行動方案,提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推進機制和保障措施。
(四)精準定向施策。在全面落實現有政策基礎上,根據企業發展形勢和產業發展需求,一事一議、靶向施策,修訂完善已有政策,加強政策儲備力度,結合實際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更好發揮政策的集成放大效應。
三、重點任務
(一)突出產業抓支柱,實施“一業一策”。
1.加快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1)石化行業。協調中石油穩定原油加工指標,爭取國家布局建設百萬噸級對二甲苯等項目,延伸工程塑料、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產業鏈。(責任領導:宋亮;責任單位:省工信委、省政府國資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
(2)有色行業。提高銅鋁產品深加工能力,發展高附加值稀土功能及應用材料。推進電解鋁產能“等量置換”與跨區域轉移,加快煤電鋁一體化發展。(責任領導:宋亮;責任單位:省工信委、省政府國資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
(3)冶金行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特種鋼、專用鋼、特種合金材料、碳素材料,開發生產石墨電極,超微孔炭磚,高導、長壽命、耐腐蝕炭塊,新型鋁用炭磚等。(責任領導:宋亮;責任單位:省工信委、省政府國資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
(4)農產品精深加工行業。發揮各地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馬鈴薯、畜產品、果蔬、葡萄酒等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通過產業聯動、要素集聚、模式創新、品牌引領,提升特色農產品加工行業整體競爭力,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責任領導:楊子興;責任單位:省農牧廳、省委農辦、省工信委、省商務廳等)
2.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1)中醫藥產業。積極推進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道地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中醫藥產業園區、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設,醫藥產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布局逐步優化,流通體系不斷完善。(責任領導:李斌;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中醫藥管理局、省工信委、省農牧廳、省政府國資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
(2)新材料產業。推進精密銅合金、高性能合金材料、鎳鈷銅金屬類、稀貴金屬材料等產業化。加快發展特種橡膠、工程塑料、水性聚氨酯樹脂等先進高分子材料。(責任領導:宋亮;責任單位:省工信委、省政府國資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
(3)核產業。積極推進中核甘肅核技術產業園建設,實施核產業基礎設施及千噸級核乏燃料后處理等項目,促進軍工核技術與民用核產業的高端對接,構建現代化核工業產業體系。(責任領導:黃強;責任單位:省工信委、省政府國資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
(4)文化旅游產業。舉辦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第七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等重大節會。抓住當前旅游黃金季節和寶(雞)蘭(州)客專開通契機,加大旅游促銷推介力度,開發推出民族風情游、絲路自駕游等10大系列旅游產品,扶持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發、生產、銷售龍頭企業。(責任領導:郝遠;責任單位:省旅游發展委、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等)
(二)突出企業抓龍頭,實施“一企一策”。
1.實施強化對中央在甘企業服務行動。
(1)蘭州石化公司。協調中石油總部增加蘭州石化公司原油加工指標,幫助企業解決稅收等方面的具體問題。(責任領導:宋亮;責任單位:省工信委、省發展改革委,蘭州石化公司)
(2)甘肅煙草工業公司。爭取卷煙生產指標,加強協調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具體問題。(責任領導:黃強;責任單位:省工信委、省發展改革委,甘肅煙草工業公司)
(3)省電力公司。協調國網及西北交易中心加大電力外送份額。(責任領導:宋亮;責任單位:省工信委)
(4)中鋁連城分公司。完善鋁電價格聯動政策。(責任領導:黃強;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委,省電力公司)
2.實施省屬國有企業破題攻堅行動。
(1)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指導金川公司盡快辦理2×150MW熱電聯產項目電力業務許可證。協調金融機構幫助企業實施債轉股。(責任領導:黃強;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政府外事辦、省財政廳、省政府金融辦)
(2)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協調有關部門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協調鐵路部門爭取運價優惠,協調將榆鋼一期生產許可證(煉鋼、軋鋼)擴證至二期,幫助企業實施債轉股。(責任領導:黃強;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委、蘭州鐵路局、省商務廳、省政府外事辦、省質監局、省財政廳、省政府金融辦)
(3)甘肅省投資集團鐵路有限公司。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將部分礦產資源等國有資產劃入省投資集團鐵路有限公司,增強融資能力,加大籌融資力度,加快鐵路建設步伐。(責任領導:黃強;責任單位:省政府國資委、省工信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4)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協調落實政府性航線補貼政策,推動落實PPP項目合作。(責任領導:宋亮;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
(三)突出工作抓難點,實施“一事一議”。
1.研究落實重大政策。主動對接國家陸續出臺的新政策,結合我省實際細化完善,及時制定出臺貫徹意見。對各領域已出臺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績效評估。對我省亟需解決的新問題,及時研究制定針對性政策措施,提高政策供給的有效性和精準性。(責任單位:省直相關部門)
2.研究解決重大問題。
(1)電網輸配電價改革。根據國家輸配電價改革方案,科學合理核定電網運營成本,爭取2017年6月底前制定出臺符合我省實際的輸配電價標準。(責任領導:黃強;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委,甘肅能源監管辦、省電力公司)
(2)壯大縣域經濟。貫徹落實我省《關于深入推進區域首位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甘辦發〔2016〕62號)等文件,制定加快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堅持市場需求導向,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尊重企業與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和經營決策權,著眼于技術創新、產業集聚和品牌培育,大力支持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把中小企業作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發揮中小企業集聚產業發展的作用,培育特色鮮明、輻射范圍廣、發展潛力大的特色產業集群,力爭縣域經濟發展一年初見成效、兩年大見成效。(責任領導:孫偉、楊子興;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委農辦、省農牧廳、省工信委、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等)
(3)加大政府引導,實現PPP模式新突破。整合省級現有專項資金設立甘肅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引導資金,以鐵路和機場項目為突破口,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和放大作用,提高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的積極性,探索破解PPP項目融資難題。引導資金主要以資本金方式注入,形成PPP關系中政府一方的股權,額度視具體項目的收益方式、實施方案確定的政府投入方式等安排。各市州參照省級PPP項目引導資金設立市級引導資金,加強對市州本級項目庫PPP項目的引導支持。支持國家確定的武威、張掖兩市加快市政工程領域PPP模式創新工作試點,以點帶面實現我省市政工程領域PPP模式新突破。(責任領導:黃強、宋亮;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等)
(4)發展“戈壁農業”等特色農業。學習借鑒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通過植物生長營養有機質等方式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驗,把荒灘戈壁與光伏、祁連冰雪融水等優勢資源結合起來,與有機質栽培、設施種植、高效節水等先進技術組合起來,發展獨具特色的非耕地設施“戈壁農業”,力爭把寸草不生的戈壁灘打造成西北乃至中亞、西亞、中東歐的“菜籃子”生產供應基地。在總結白銀等地經驗基礎上,在黃河沿岸適宜地區發展鹽堿地高效養殖業。(責任領導:楊子興;責任單位:相關市州人民政府,省農牧廳、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林業廳等)
3.推動重大項目落地。
(1)大力推動項目前期工作。確定5月份為全省項目前期集中審批辦理工作月,重點協調解決17個重大項目前期審批中存在的問題。(責任領導:黃強;責任單位:有關市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建設廳、省環保廳、省財政廳、省林業廳、省農牧廳、省水利廳、省交通運輸廳等)
(2)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實施投資項目集中開工復工行動,抓住當前施工黃金期,集中復工和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對于截至目前應開未開和沒有按時復工的項目,由包抓領導負責,集中協調解決問題,限期開工。(責任領導:黃強;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建設廳、省環保廳、省財政廳、省林業廳、省農牧廳、省水利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公共資源交易局等)
(3)推進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緊盯國內外前沿技術、領頭企業、領軍人物,明確發展方向、工作目標和行業標桿,通過專業招商、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等措施,拓寬招商渠道。落實“誰招商、誰負責”和“誰簽約、誰落地”原則,強化市州政府的主體責任,保障土地供應、基礎設施配套、金融信貸等要素,促進項目順利建設。(責任領導:黃強;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政府金融辦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級層面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各分管副省長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統籌推進“一業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方面的工作,定期分析情況,研究解決推進落實中遇到的問題,指導各項工作科學有序開展。
(二)壓實工作責任。建立領導干部抓政策落實、抓項目落地、抓產業推進的包抓責任體系,明確重點任務和時限要求,層層靠實工作責任,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三)加大績效評估。建立科學規范的績效評估機制,對重點產業培育、重點企業發展、重要政策落實等情況,進行階段性評估,并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完善考核激勵問責機制,嚴格考核,兌現獎懲,推動各項工作抓實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