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8-01-04
- 點擊:79
- 來源:
甘政發〔2017〕98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甘肅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等有關規定,我省組織開展了地下水地面沉降控制區范圍劃定評價工作,現將地面沉降控制區范圍予以公布:
一、地面沉降區范圍
在我省47個地下水超采區中,有16個超采區屬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總計8011.43km2。
(一)酒泉市玉門花海灌區淺層中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623.8km2。
(二)酒泉市敦煌淺層中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663.3km2。
(三)酒泉市瓜州縣淺層中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556.8km2。
(四)張掖市甘州區淺層中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906.4km2。
(五)張掖市臨澤縣淺層中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127.1km2。
(六)張掖市高臺縣淺層中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368.2km2。
(七)酒泉市金塔縣鼎新灌區淺層中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149.7km2。
(八)酒泉市金塔縣鴛鴦淺層大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1483.2km2。
(九)金昌市金川區淺層中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366.2km2。
(十)武威市涼州區大刺崗淺層小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47.79km2。
(十一)武威市民勤縣昌寧淺層中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425.6km2。
(十二)武威市民勤縣淺層大型嚴重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1786km2。
(十三)武威市民勤縣南湖淺層中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184.6km2。
(十四)慶陽市董志塬淺層中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214.5km2。
(十五)慶陽市慶城縣淺層小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23.71km2。
(十六)慶陽市和盛塬淺層小型一般超采區,地面沉降高易發區,面積84.53km2。
二、地面沉降控制區分級
我省地面沉降控制區均為弱沉降區,屬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一)酒泉市玉門花海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二)酒泉市敦煌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三)酒泉市瓜州縣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四)張掖市甘州區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五)張掖市臨澤縣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六)張掖市高臺縣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七)酒泉市金塔縣鼎新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八)酒泉市金塔縣鴛鴦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九)金昌市金川區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十)武威市涼州區大刺崗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十一)武威市民勤縣昌寧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十二)武威市民勤縣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十三)武威市民勤縣南湖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十四)慶陽市董志塬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十五)慶陽市慶城縣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十六)慶陽市和盛塬弱沉降區,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各市州、縣市區政府是地下水地面沉降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加強對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領導,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要加強地下水監測工作,定期對地下水水質、水位進行監測,準確掌握動態變化,為地下水用水總量控制和水位控制提供決策依據。
附件:甘肅省地下水地面沉降控制區范圍劃定成果表
甘肅省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甘肅省地下水地面沉降控制區范圍劃定成果表
編號 |
沉降區名稱 |
范圍 |
面積 (km2) |
主要含水層巖性 |
是否包含城鎮區 |
劃定結果 |
|
東經 |
北緯 |
||||||
1 |
酒泉市玉門花海弱沉降區 |
97°32′31″ |
40°25′17″ |
623.8 |
砂 |
否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98°06′07″ |
40°12′34″ |
||||||
2 |
酒泉市敦煌弱沉降區 |
94°35′40″ |
40°25′45″ |
663.3 |
砂 |
是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94°57′20″ |
40°06′17″ |
||||||
3 |
酒泉市瓜州縣弱沉降區 |
95°33′56″ |
40°32′49″ |
556.8 |
砂 |
是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96°13′59″ |
40°25′45″ |
||||||
4 |
張掖市甘州區弱沉降區 |
100°11′20″ |
38°58′02″ |
906.4 |
砂 |
否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100°38′35″ |
38°53′46″ |
||||||
5 |
張掖市臨澤縣弱沉降區 |
99°57′41″ |
39°20′26″ |
127.1 |
砂 |
否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100°04′18″ |
39°13′52″ |
||||||
6 |
張掖市高臺縣弱沉降區 |
99°27′27″ |
39°28′27″ |
368.2 |
砂 |
是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99°55′50″ |
39°17′47″ |
||||||
7 |
酒泉市金塔縣鼎新弱沉降區 |
99°30′21″ |
40°23′44″ |
149.7 |
砂 |
否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99°46′58″ |
40°21′37″ |
||||||
8 |
酒泉市金塔縣鴛鴦弱沉降區 |
98°33′25″ |
39°49′06″ |
1483.2 |
砂 |
是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99°07′23″ |
39°34′30″ |
||||||
9 |
金昌市金川區弱沉降區 |
102°10′25″ |
38°39′23″ |
366.2 |
砂 |
是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102°28′48″ |
38°30′04″ |
||||||
10 |
武威市涼州區大刺崗弱沉降區 |
103°10′51″ |
38°08′10″ |
47.79 |
砂 |
是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103°17′41″ |
38°04′59″ |
||||||
11 |
武威市民勤縣昌寧弱沉降區 |
102°28′48″ |
38°40′41″ |
425.6 |
砂 |
否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102°41′24″ |
38°27′57″ |
||||||
12 |
武威市民勤縣弱沉降區 |
102°58′08″ |
38°48′34″ |
1786 |
砂 |
是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103°42′18″ |
38°39′30″ |
||||||
13 |
武威市民勤縣南湖弱沉降區 |
103°11′05″ |
38°13′35″ |
184.6 |
砂 |
否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103°19′05″ |
38°05′20″ |
||||||
14 |
慶陽市董志塬弱沉降區 |
107°33′23″ |
35°51′32″ |
214.5 |
黃土 |
是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107°52′21″ |
35°30′20″ |
||||||
15 |
慶陽市慶城縣弱沉降區 |
107°34′06″ |
35°55′18″ |
23.71 |
黃土 |
否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107°38′06″ |
35°51′32″ |
||||||
16 |
慶陽市和盛塬弱沉降區 |
107°44′34″ |
35°29′59″ |
84.53 |
黃土 |
否 |
地面沉降控制區三級 |
107°50′14″ |
35°1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