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2-12-03
- 點擊:52
- 來源:
一、前三季度甘肅經濟整體運行特征<?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生產總值保持較快增長速度
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增速分別為13.5%、12.3%、12.3%,比全國高5.4、4.5、4.6個百分點,全省經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全省實現生產總值3804.28億元,增長12.3%,比上年同期下降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4.49億元,增長6.5%,比上年同期上升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942.87億元,增長14.7%,比上年同期下降1.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276.92億元,增長10.8%,比上年同期上升0.8年百分點。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二)工業增長較快,農業生產形勢喜人,服務業發展平穩
農業生產形勢喜人。糧食產量受天氣、政策、科技等利好因素的影響,繼續保持穩中有增、效益提升的良好勢頭。夏糧4年來首次增產,產量324萬噸,比上年增加4.5萬噸,同比增加1.4%;秋糧面積大幅增加,達到2821.7萬畝,比上年增加119.6萬畝,增幅4.4%,增產趨勢明顯。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量較上年增長15%左右,全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蔬菜、水果和核桃產量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省蔬菜產量1228.6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9.2%;水果產量178.71萬噸,增長7.2%;核桃產量3.95萬噸,增長15.1%;花椒產量2.34萬噸,增長9.7%。畜牧業生產保持穩步增長。前三季度,全省牛、羊、豬出欄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6%、3.3%和5.3%。肉類總產量達到66.47萬噸,增長4.8%;禽蛋產量和牛奶產量分別為12.14萬噸和32.03萬噸,分別增長4.4%和2.5%。
工業增長較快。在各種激勵措施的推動下,我省工業經濟整體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41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4%。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89.72億元,同比增長14.4%,實現利潤127.29億元,同比下降21.96%。地方企業高速增長。全省省以下地方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省總量的30.2%,比上年同期增長24.0%,拉動全省工業增長8.7個百分點,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4.0%;省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省總量的24.7%,增長14.7%,拉動全省工業增長5.4個百分點,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7.2%;中央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省總量的45.1%,增長8.8%,拉動全省工業增長5.7個百分點,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8.8%。工業用電量累計增幅提高。前三季度,全省工業用電量為560.2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5.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6個百分點,比1—8月提高0.5個百分點。
服務業發展較平穩。我省《關于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意見》的出臺,一批試點項目得到國家資金支持,爭取國家服務業引導資金3600萬元。安排省級服務業引導資金1000萬元,重點支持現代物流、省級以上開發區、現代農業等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前三季度,全省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1276.92億元,同比增長10.8%,比上半年高0.8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完成增加值225.16億元,同比增長11.0%;批發零售業完成增加值258.63億元,同比增長10.0%;住宿和餐飲業完成增加值93.79億元,同比增長11.4%;金融業完成增加值71.65億元,同比增長21.3%;房地產業完成增加值117.01億元,同比增長5.8%。
(三)投資高位運行,消費增長較快,出口增幅減緩
固定資產投資高位運行。前三季度,全省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房地產開發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67.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83%,增幅比1—8月提高0.56個百分點。其中,項目投資完成4350.95億元,增長44.57%;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16.27億元,增長47.58%。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勢頭明顯,增長49.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14個百分點。特別是采礦業和制造業的投資為工業投資較快增長提供了強力支撐。省列重大項目建設態勢良好。47個續建項目中,1項已建成投入運行,36項進展順利;20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已開工16個;23個預備重大項目,已有5個開工建設。已開工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31.2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78.5%。
消費市場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0.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8%,比上半年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2.3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省批零住餐業實現銷售額(營業額)3935.89億元,增長20.6%。其中,批發業實現銷售額2334.14億元,增長17.8%;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294.29億元,增長25.1%;住宿業實現營業額44.22億元,增長25.3%;餐飲業實現營業額263.24億元,增長24.5%。
對外貿易出口增長進口下降。前三季度,全省延續出口增長進口下降發展態勢,出口增幅和進口降幅均收窄,出現貿易逆差局面。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73.1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1%;其中出口總值31.8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0.24%;進口總值41.2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58%。上半年我省出口增長率保持在100%以上,到三季度收窄到80%左右,上半年我省貿易順差為0.62億美元,到三季度出現貿易逆差9.4億美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
企業生產受需求不足與成本高兩頭擠壓,經營困難加大。一是工業企業效益持續下行。1—8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27.3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2.0%,降幅比1—7月擴大2.0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擴大2.3個百分點。企業效益狀況已經連續兩個月出現下滑趨勢。二是產成品庫存持續上升。由于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有效需求不足,影響工業企業正常生產和發展。尤其是煤炭、鋼鐵等行業產品銷量減少,庫存增加。到8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為500.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3%,今年以來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呈現逐月加大的局面。
(二)現代農業發展資金不足
由于設施農業和集約化生產經營等現代農業發展資金需求量大,而地方財政普遍困難,用于扶持農業發展的資金十分有限;農民收入低,貸款有效抵押物少,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投入能力弱;許多龍頭企業融資困難,發展資金不足,已經成為影響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的制約因素,特別是在日光溫室、暖棚養殖、冷鏈加工等方面前期投入較大的設施農業發展中融資問題更為突出。
(三)項目儲備不足,信貸持續快速增長缺乏有力支撐
全省水利設施建設、高新技術項目較少,加之受部分重大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進度較慢、控制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和房地產貸款等因素影響,全省符合貸款條件的好項目、大項目儲備不足。受季節因素影響,后幾個月中長期貸款的增勢將進一步放緩,如果后續缺少強有力的項目建設拉動,全省貸款尤其是中長期貸款增長勢頭可能將有所放緩。
三、2012年經濟發展環境分析和展望
(一)世界經濟呈現“弱增長”局面
今年上半年,歐債危機反復和蔓延,嚴重影響了歐元區的經濟,對其他經濟的外需也造成較大沖擊,全球經濟出現明顯減速。進入第三季度,美國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頁巖氣大規模開發所帶動的能源成本降低和相關產業投資增長以及奧巴馬連任,預計2012年美國經濟延續緩慢增長的勢頭,實現2%左右的增速;因歐債危機波的嚴重沖擊,歐元區經濟在三季度負增長已成定局,從而在金融危機后陷入二次衰退,預計2012年歐元區經濟將出現0.5%左右的負增長;受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低迷和主權債務危機影響,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為應對出口下滑和資本外流,防止經濟硬著陸,各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刺激措施。預計這些措施的刺激效果將在下半年逐步顯現,金磚國家的經濟有望趨穩,但全年經濟與去年相比將明顯減速。
(二)國內經濟呈現緩中趨穩態勢
隨著穩增長政策措施逐步見效,我國經濟呈緩中趨穩態勢,積極因素較多,預計全年可以超額完成預期增長目標。一是“十八大”的召開將進一步調動全國上下的發展熱情,穩增長系列政策的效果將進一步顯現,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二是我國擴大內需的政策空間仍然較大。貨幣政策方面,20%的存款準備金率仍有較大的下降空間。財政政策方面,1.5%左右的財政赤字率仍具有一定的減稅空間。三是“新非公36條”細則的實施有望為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消除各種行政障礙,減少“有形之手”對市場運行的干預,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業熱情;四是居民收入平穩較快增長有利于消費保持穩定增長。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有望出臺和低收入群體最低生活保障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
(三)省內經濟仍具備實現較快增長的條件
一是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使得增長后勁增強。我省從今年以來具體實施“3341”項目工程,即打造三大戰略平臺、實施三大基礎建設、瞄準四大產業方向,確保到2016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隨著“3341”項目工程的實施,新開工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大幅增加,這為今年后期以及2013年經濟較快發展打下了基礎;二是我省抓住國家宏觀政策預調微調的機遇,出臺了《關于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在“促進實體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勢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提高保障水平、穩定擴大就業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五大重點方面,提出50條具體措施,對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證。三是我省抓住國務院批準設立蘭州新區的機遇,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蘭州新區建設的意見》,此意見的實施會吸引更多有實力、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到蘭州新區投資,形成強大的投資搶灘效應和開放吸附效應,有利于破解蘭州發展瓶頸,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引擎,對推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四是甘肅省在西部省區率先出臺了《關于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意見》,現代物流、信息傳輸與計算機服務及軟件業、科研與技術服務等產業已成為生產性服務業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這為全省生產性服務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四)2012年全年甘肅省主要經濟指標預測
預計2012年甘肅省經濟穩中趨升。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分析,預計2012年全省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預計生產總值增長12.9%,達到5667.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0%,達到2068.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0%,達到5935.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0%,達到1877.2億元;進出口增長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達到14.5%以上,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速達到18%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
五、對策建議
(一)大力實施“3341”項目工程,推動經濟轉型跨越發展
一是加強項目前期工作。圍繞蘭州新區、循環經濟示范區和正在申報的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示范區、國家生態屏障建設保護與補償試驗區三大戰略平臺以及各地資源稟賦謀劃建設一批特色產業項目;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創新招商方式,拓寬招商渠道,發揮集聚輻射作用,吸引更多的項目入駐園區;三是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把酒嘉兩市建設成甘肅西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推進蘭白兩市經濟社會和公共事業一體化發展。四是促進富民產業加快發展。深入開展全民創業行動,大力發展吸納就業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好的第三產業,使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五是營造項目建設的良好環境。進一步規范、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工作效能。六是抓好項目推進工作。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實現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舉措就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其中的關鍵是由外需拉動向內需拉動轉變,淘汰落后產能,積極發展新興戰略產業,促進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形成以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的工業企業增長新模式。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投資渠道,落實“新非公36條”,積極落實各項政策,及時跟蹤實施情況和效果,從而真正達到該項政策鼓勵民間投資的目標,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調整。
(三)設立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在積極爭取國家投資基礎上,省級財政設立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同時整合市縣兩級資金,設立專項資金,有計劃有重點的支持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提高農業設施裝備水平;引導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規范發展,充分發揮合作經濟組織在產業化經營過程中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實現產銷對接,有效化解市場不確定性風險;發揮農民合作組織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促進土地合理有序流轉。
(四)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培植服務消費新增長熱點
目前不僅要增加工業建設項目,還應培育和扶持有利于第三產業發展和服務消費增長的建設項目。一是加大對文化休閑、旅游設施、金融保險、電影電視、技能培訓、網絡信息等活動場所的投資建設力度,大幅度降低服務性消費成本,建立準確可靠的服務消費信息系統和服務平臺,讓消費者獲得及時有效的服務消費信息,達到引導消費的目的。二是建立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專項政策資金支持體系。規范發展住宿餐飲、家政服務、養生健身等生活性服務業,對于具有優勢、規范化發展的服務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對于中小型服務企業要在稅收、工商登記、行政性收費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優惠,鼓勵其發展壯大。
(五)優化信貸結構,進一步加大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
按照全省“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引導金融機構根據各自優勢選準信貸支持的著重點和切入點,一是加大對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采礦制造等特色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的信貸投入,促進我省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二是全力支持蘭州新區、蘭白核心經濟區、關天經濟區、河西與隴東新能源基地、主要基礎設施等建設進程,發揮好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三是推動文化旅游業、現代服務業與金融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全省新經濟增長極的培育形成。四是加大對承接產業轉移和產業鏈延伸的信貸投放,推動提升全省產業協作配套能力和產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