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3-08-16
- 點擊:33
- 來源:
近幾年來,臨夏州把磚雕產業作為民族地區一大特色支柱產業來重點培育,磚雕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已經由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級階段進入漸臻成熟、加速發展的新階段,由最初的零散、作坊式生產發展為如今的以能成磚雕公司和神韻磚雕公司為代表的一批龍頭企業,臨夏磚雕產業已經由民間“小技”發展為臨夏民族地區的一大特色文化產業,精美絕倫的磚雕產品代表了當今臨夏磚雕的最高技藝和水平,產品名揚全國,其經濟價值也是愈加顯著,磚雕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一、臨夏磚雕產業發展現狀
1、臨夏磚雕的歷史溯源。臨夏磚雕,歷史悠久,始于宋金,興盛于明清,至近代更加完美,建國后到“文革”期間受到長達三十年的冷落與沉寂,臨夏磚雕藝術的傳承發生了嚴重“斷代”,一些藝術大師后繼乏人,由于從事磚雕環境惡劣、體力消耗大,收入低,一些著名工匠藝人的后代已不再從事這一祖傳的技藝而另謀他業,致使一些優秀的磚雕技藝瀕臨失傳。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再度復蘇、弘揚,進入了振興期。為了進一步挖掘和發展這一優勢資源,著力打造民族特色文化產品,臨夏州在2007年相繼成立了磚雕協會、制定了臨夏磚雕地方標準,提升了臨夏磚雕檔次,增強了企業產品的競爭力。且對磚雕生產經營企業給予大力支持,鼓勵用現代工業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工藝,增加產品種類、擴大生產規模,力求把磚雕產業培育成臨夏的一項特色產業,并以此推動旅游業和經濟的發展。
2、臨夏磚雕企業發展現狀。目前,臨夏磚雕生產企業共有10多家,再加上一些個體零散戶、私人小作坊等磚雕生產、加工點,從事磚雕行業的人員有2000余人。2012年,全州磚雕產品年產量達4萬多平方米,總產值達3.68億元以上。產品銷往新疆、青海、山東、寧夏、四川等省、區,部分產品遠銷國外,已成為地方經濟增長的一個新亮點。 “能成”、“神韻”和“永祿”是臨夏磚雕業里較具規模的幾家公司,共有員工396人,專業技術人員180余人,主要生產各種規格的傳統工藝臨夏磚雕、水泥仿磚雕、微雕工藝品及水泥磚雕建筑構件,為進一步推進磚雕研發和產業提升,在能成磚雕有限公司成立了臨夏州磚雕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組織實施了一批磚雕產業技術開發項目,其中磚雕機電一體化項目已通過省上業務部門的項目評審,“軟模制作臨夏磚雕技術開發項目”已通過省科技廳科技成果鑒定,新產品通過省工信委新產品鑒定,技術成果和新產品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公司在臨夏縣雙城工業園區建有占地50畝的磚雕產業園。2012年,三個龍頭企業生產磚雕產品約29680平方米,總產值25800萬元,主營業務收入18505萬元,實現增加值85.1萬元。
二、發展臨夏磚雕產業的優勢
1、黨委政府層面的大力倡導和扶持為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在支持甘肅的發展總體要求等重大問題上突出了文化因素,為甘肅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具有地方特色的跨越式文化發展道路指引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積極發展高原草原旅游、回藏風情旅游,打造九色甘南香巴拉和臨夏穆斯林風情旅游品牌。積極推進清真食品、民族特需用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扶持保安、撒拉等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加強和政縣古動物化石保護,提升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展示服務水平”。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已獲國務院正式批復等,國家的大力倡導和扶持為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2、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滯后性使磚雕產業發展具有了“后發優勢”。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很突出優勢,但仍處在起步、探索、培育和發展的初級階段,還存在著規模小、檔次低、分散、產業單一等許多問題。2012年,全州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1913.47萬元,占全州GDP的比重僅為1.44%,文化產業投資額44460萬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僅為2.2%。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滯后,而文化產業的發展速度遠跟不上經濟的發展,文化產業綜合實力不夠,這種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滯后性反之使其具有了“后發優勢”。
3、臨夏磚雕產業經濟價值日漸凸顯。臨夏磚雕以其濃郁的民族特色,古樸典雅的藝術魅力,出神入化的表現手法,成為河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凝結著臨夏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悠久的燦爛文化。磚雕技藝作為古建筑裝飾藝術,同木雕、彩繪等姊妹藝術在仿古建筑業界得到空前的發展,成為臨夏古典建筑業集團獨一無二的品牌特色。不少作品被國家(北京)民族文化宮博物館、甘肅省政府陳列館等征集收藏,先后榮獲第二屆國際“非遺節”西北五?。▍^)優秀獎、“最具隴原特色藝術品”、甘肅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甘肅省民間工藝美術作品 “百合花獎”、“百花獎”。磚雕作品代表甘肅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上展出,并多次在國際、國內會展上應邀參展,在第100屆廣交會上公司設計制作的產品引起溫家寶總理、吳儀副總理的關注和贊賞,同時受到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等國家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在上海世博會“甘肅活動周”期間,神韻磚雕作為甘肅的一張特色文化名片,在世博園三個區域進行現場展演、實物展示和精品展銷,受到了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三、臨夏磚雕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雖然如此,但臨夏磚雕業還面臨著人才的斷層,缺乏對磚雕文化內涵的挖掘研究和延伸,缺失文化品位,產業無法做強做大的尷尬境地。
1、政府缺乏統一的規劃、協調指導和有效的支持。臨夏磚雕產業在近幾年雖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導,但目前磚雕生產仍處于零散的小規模、小作坊式生產經營,公司規?;潭炔桓?,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只有能成磚雕公司和神韻磚雕公司屬全州“三上”企業,但由于種種原因,生產能力仍相對較小,對經濟的貢獻率不大,永碌磚雕公司規模仍未達到限上標準。
2、對磚雕這一傳統產業的保護開發,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臨夏磚雕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州上還沒有制定出相應的保護、傳承、發展的措施,對外宣傳力度不夠,品牌培育工作滯后。臨夏磚雕產業必須加快深層次的研發,著重解決磚雕生產品種單一、設計守舊、材質較差、包裝落后等因素的制約,只有通過產業鏈的開發研究,發揮“集群效應”,培育一批企業和技術人員,延伸產業鏈,才能實現磚雕產業發展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3、磚雕大師后繼乏人,磚雕技工的培訓工作不適應當前磚雕產業迅速發展的要求。臨夏磚雕作為一種知識、技術密集性行業,從事這一行業需要繪畫、書法、古典詩文、雕刻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識和藝術素養,在臨夏磚雕行業內部,目前卻形成了題材創作、制圖、雕刻、修飾加工等環節相互脫節的現象,傳統工藝所要求的從題材創作、雕刻到修飾成形一氣呵成的創作過程成了分段制作的“流水線”式作業,致使磚雕作品整體缺乏風格上的統一性和連貫性,缺乏傳統磚雕藝術生動的氣韻。由于從事磚雕環境惡劣、體力消耗大、收入低,一些著名匠工藝人的后代不再從事這一祖傳的技藝而另謀他業,致使一些優秀的磚雕技藝瀕臨失傳。現在全州從事磚雕藝術生產的人員達2000人左右,但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理論和學術研究水平空缺,使臨夏磚雕的發展一直處于一個低水平、低檔次的階段。
4、磚雕產品設計理念陳舊,生產方式落后,制作工藝比較粗糙,產品批量小,營銷方面等客上門,主動尋找、拓展市場的意識缺乏,難以適應市場需求。
5、磚雕作品缺乏應有的藝術價值也是制約磚雕產業發展的一個因素。隨著古典建筑行業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一些磚雕藝人受利益驅使,迎合市場需求出現了一些作坊簡單、做工粗糙的磚雕作品,個別私人作坊為追求經濟利益而貶低了磚雕作品應有的藝術價值,出現以次充好、無序競爭、損害“臨夏磚雕”品牌等不良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臨夏磚雕藝術品牌的市場聲譽。
四、加快磚雕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
(一)實施強勢推動戰略。組織有關部門,形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注入必要的資金,研究臨夏磚雕發展規劃、項目開發、市場開拓、技工培訓、品牌培育等問題,同時宣傳、廣電、文化等部門要采取網絡推介、電視宣傳、展會宣傳、禮品宣傳等形式多樣的手段,切實加大向外宣傳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切實提高臨夏磚雕的知名度,把臨夏磚雕培育成代表臨夏形象的一張名片和金字招牌。
(二)實施文化支撐戰略。一是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文化部門要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成功的基礎上,深入挖掘磚雕文化內涵,促使企業由過去單純的建筑裝飾產品向科學的、大眾的先進文化產品轉變,以特色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文化與經濟的融合。二是充分發掘愛國主義、和諧建設、精神文明的內容,不斷開發新的文化產品。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產業集群,大力開發磚雕藝術的旅游產品、旅游商品,延伸產業鏈,提高企業效益。
(三)積極開展技術改造,不斷推進技術創新。要幫助磚雕企業多方籌資,充分發揮磚雕藝術協會和研發中心的作用,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技術攻關,加快磚雕產業的深層次研發,重點解決磚雕花色品種單一、設計守舊、材質較差、包裝落后、設備老化、安裝方法滯后等制約因素,帶動磚雕產業的快速開發,促進經濟與文化事業的協調發展。與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相比,磚雕藝術的發展方向不是要進博物館,而是要在創新中開拓開發市場,把磚雕做成一個大的產業,并以此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要運用現代工業技術改造和提升磚雕傳統工藝,增加產品種類,擴大生產規模,促進磚雕產業向規模化、綜合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四)提高產品質量,實施名牌戰略。要突出磚雕優勢,樹立商標意識和名牌意識,抓好臨夏磚雕品牌工作,進一步提高產品知名度,增強其市場競爭力。主管部門要加強與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協調,制定“臨夏磚雕”統一的技術標準、質量標準、市場準入標準,狠抓產品質量。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勞務、經貿等部門要加大開展磚雕雕刻培訓工作力度,壯大磚雕技術人員群體,同時,要招聘一批懂管理、會經營和工藝、藝術院校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到企業管理、雕刻、工藝設計等崗位,定期培訓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為進一步擴大磚雕生產規模,提高磚雕產品產量奠定基礎。
(六)多方籌資,拓寬磚雕產業投融資渠道。積極向銀行等金融部門進行項目推介,介紹磚雕產業發展潛力和優勢,增強金融部門對磚雕產業發展的信心,放寬貸款條件,提高貸款額度,并要爭取貼息貸款,同時相關部門要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項目,爭取項目建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