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5-04-01
- 點擊:60
- 來源:
打造政策平臺。加快編制非公資本投資導向目錄,研究制定更大力度的產業扶持、金融服務、稅費優惠、土地供應、科技支持等政策措施。積極探索非公經濟通過參股、控股或并購等多種形式,依法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推動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或股權社會化。政府采購貨物、服務和工程,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同等對待。提高企業家政治待遇,對經營上規模、社會貢獻大、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非公企業家和領軍人才,優先推薦為全市各級勞動模范、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非公企業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政策支持范圍,在生活、醫療、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服務和保障。
打造融資平臺。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依托動產、倉單、股權、應收賬款、融資租賃和知識產權等多種類型的資產,開發適合非公企業特點、靈活多樣的金融產品,創新中小微企業資金投入方式,充分劃分政府與市場界限,更多運用貼息、基金、購買服務、業務補償和獎勵、股權投資、代償代補等間接方式,降低政府門檻,擴大扶持范圍,吸引和撬動民間信貸和民間資金投入,助推全區中小微企業發展。滿足非公企業融資需求。建立非公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選擇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上市融資培育,指導企業做好上市股份制改造,材料申報等工作,幫助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排除上市障礙,降低上市成本。
打造創新平臺。大力支持非公經濟的創新活動。支持非公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聯合建立研發機構。鼓勵支持非公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持科技成果向非公企業轉化。依托駐區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推動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支持民間資本投資創建區域和行業公共技術服務或檢測機構。加快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建設,發展壯大一批重點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為非公企業提供技術開發、產品設計、成果轉化等技術服務。落實鼓勵企業創新的優惠政策,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企業開展“研政產”合作,支持中小企業采取聯合出資、共同委托等方式進行合作研究開發,提高企業技術水平。繼續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使更多科技型非公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允許企業科技保險費計入高新技術企業研究與開發費用核算范圍,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打造品牌培育平臺。制定非公企業品牌發展計劃,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加強對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支持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提高企業商標注冊、運用、管理和保護水平,大力培育自主品牌。重點鼓勵爭創國家免檢產品,支持申報地理標志、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資格認證。支持鼓勵“老字號”企業注冊商標,引導扶持“老字號”企業申報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進一步保護和傳承“老字號”。
打造服務平臺。鼓勵非公企業體制機制創新,引導非公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集聚整合中介服務機構資源,引進創業輔導、專家咨詢、技術支持、融資擔保、人員培訓、法律咨詢、投訴維權、工商稅務代理等中介機構入駐服務大廳,盡快實現服務功能全覆蓋,為非公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加強對非公經濟的權益保護,建立健全投訴查處機制。在蘭州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設立維權中心,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合理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