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5-05-14
- 點擊:42
- 來源:
一季度,全省工業經濟運行基本平穩,但面臨的形勢異常嚴峻,市場需求疲軟、產品價格持續低迷、企業經濟效益下滑的局面沒有改觀。單就數據來看,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仍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15位、西部第7位、西北五省第1位。
專家分析,隨著季節變化,企業開工率進一步向好,預計二季度我省工業運行將企穩回升。
工業主要領域有喜有憂
省工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占比6%的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5%。蘭石集團完成產值增長79.3%,蘭州長城電工運行平穩,蘭州電機、星火機床生產有所下降。占比16.9%的食品行業同比增長12.3%。甘肅煙草公司生產卷煙比同期增加4.8萬箱,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2.25%。
但是,以冶金行業為主的其他行業則面臨諸多困難。
一季度,占比7.9%的冶金行業同比增長2.3%,鐵合金、碳化硅銷價嚴重倒掛,停產嚴重。截至3月底,鐵合金停產電爐107臺、停爐容量105.8萬千伏安,分別占到61.49%、59.4%。與之相對應的電力行業也在下滑。一季度,占比12.6%的電力行業同比下降2.5%。省電力公司售電量完成185.41億千瓦時,下降6.68%。
煤炭行業面臨的形勢也不容樂觀,由于國內煤炭需求銳減,價格持續下跌,企業庫存爆滿。省內三大煤業煤炭庫存高達497萬噸,同比增加313萬噸,增長170%。占比27.5%的石化行業受原油價格發生結構性變化、下游市場需求受限等影響,省內三大煉廠完成原油加工量同比減少9.67萬噸,完成產值同比下降30.12%。
工業穩增長壓力不斷加大
上述數據的起伏表明我省目前工業穩增長壓力不斷加大。一季度,全省工業增長7.6%,增速較去年下降0.8個百分點。從百戶企業情況看,占比達62.6%的石化、建材、煤炭、冶金、電力行業增長乏力。傳統行業受有效需求不足、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創新不足、轉型發展受限等困擾,增速進一步放緩。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的發展面臨人才、技術、模式制約,尚未形成新的增長點。
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虧損面和虧損額增加。到3月底,石化、冶金和煤炭行業虧損加劇。據有關資料顯示,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已連續2個月小幅回升,表明外部市場的積極因素在聚集,加上國家宏觀政策調控和省上系列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的進一步實施,消費市場將會小幅回暖。隨著季節變化,企業開工率進一步向好,特別是4月底隴西鋁廠400KA電解槽投產,工業用電量會進一步提高。預計二季度我省工業運行將企穩回升。
多重因素導致市場低迷
對于我省工業面臨的嚴峻形勢,業內人士指出,受宏觀經濟調整和產能過剩等多種因素影響,省內企業下游市場需求低迷,企業開工積極性不高。截至3月底,銅價下降16.9%,鋼材(酒鋼)下降19.7%,鋁價下降1.6%,硅鐵下降18.12%,均跌破成本線。受大宗原材料價格較同期大幅下跌影響,企業生產明顯下降。一季度,省內5戶重點企業減少產值130億元,對全省工業增速造成較大影響。
也有專家指出,我省產業結構單一,原材料工業占比大,且大部分處于產業鏈低端,在經濟新常態下,工業結構深層次矛盾凸現,受到嚴重沖擊。現有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不多,規模不強,缺乏大的好項目,沒有新的增長點。中小微和非公有制企業規模小、比重低,尚未形成鋪天蓋地之勢,對全省工業還沒有形成有效支撐。
數據顯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全省完成工業投資同比增長42.34%、23.5%、14.21%,今年前2個月,同比下降1.74%,呈逐年回落下降趨勢。業內人士指出,工業投資明顯回落顯現出全省工業處于舊優勢逐步弱化、新優勢尚未確立的轉型陣痛階段。
主動適應新常態提高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省工信委有關人士表示,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下一步將幫助已開工企業穩定生產,確保有訂單、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滿開。同時,協調解決低負荷運營企業實際困難和問題,完善增長方案,積極引導企業加快創新和轉型步伐,挖掘潛力,加強管理,切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及時發布和更新全省2015年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供需信息,積極為企業開拓市場。
此外,我省還將全面梳理2014年建成且具備投產條件的項目,排出項目清單,落實責任,強化督導。力爭今年有300個工業項目達產達標,發揮效益。狠抓已簽約項目落地,對2012-2014年簽約但尚未落地的項目,落實相關部門和市州政府,加快推進步伐。落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10條扶持措施,通過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力爭有200戶企業實現入規,努力擴大工業增量。充分發揮節能減排項目對工業投資的拉動,督促市州對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盯上協調辦理,努力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掃清障礙。大力推進銀企對接和融資擔保工作,進一步完善支持擔保機構服務中小企業政策措施,著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