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5-06-12
- 點擊:48
- 來源: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甘肅消費品市場克服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消費意愿降低等重重困難,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消費總量平穩增長。但持續增長壓力較大。
一、市場運行的特點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了平穩增長的運行態勢,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10.38億元,同比增長12.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
(一)全省批零住餐企業銷售穩步增長
全省批零住餐業實現銷售額(營業額)7618.77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批發業實現銷售額4438.91億元,同比增長15.4%;零售業實現銷售額2590.72億元,同比增長13.6%;住宿業實現營業額93.07億元,同比增長12.5%;餐飲業實現營業額496.07億元,同比增長16.1%。
(二)城鄉市場共同發展
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27.93億元,同比增長12.5%。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2.44億元,同比增長13.1%。城鎮市場增速快于鄉村市場0.6個百分點。
(三)限上貿易企業各類商品零售有升有降
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類值實現零售額1085.87億元,同比增長12.9%。
高于平均增長速度的主要有:糧油、食品、飲料類零售額同比增長51.5%;家具類零售額同比增長37.1%;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9.1%;化妝品類零售額增長13.2%。
同比增長低于平均速度的主要有:石油及其制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1.4%;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11.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增長5.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增長4%;汽車類零售額增長3.5%;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增長2.1%。
同比下降的主要有: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零售額下降20.4%;金銀珠寶類零售額下降15.5%;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下降4.3%。
二、消費品市場發展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消費需求不足。一是居民消費信心不足。目前,在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結構性調整轉型時期,居民收入增長趨緩,導致居民消費預期減退,即期消費水平減弱。二是集團消費壓縮。在中央反對“四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背景下,“三公經費”等一些社會集團消費大幅度減少,導致部分高檔餐飲、娛樂企業關門倒閉,高檔煙酒、節慶禮品、月餅等品種銷售大幅下降。
(二)價格明顯下降。受全球石油需求疲軟,原油價格持續下滑,成品油零售價迎來新的調價機制以來的連跌。2014年石油及其制品類實現零售額403.54億元,同比增長11.4%,成品油銷售額占限額以上比重達38%,對限額以上零售額具有很大影響作用;三是黃金價格大幅下滑。居民對黃金消費的熱情明顯下降。2014年金銀珠寶類實現零售額17.65億元,同比下降15.5%。
(三)新的消費熱點形成緩慢,消費持續增長動力不足。
隨著消費政策的推出,一些消費熱點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消費的穩定增長,但是隨著消費政策效應的減弱,熱點消費逐漸轉冷,這種依靠政策刺激消費,只能形成短期購買力,難以對消費品市場發揮長效作用。當前,消費市場已處于相對穩定增長的時期,新的、大的消費熱點形成有待時日,難以帶動消費高速增長。
三、幾點建議
(一)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在當前政府消費大幅縮減、企業消費停滯不前的形勢下,提升居民消費才是帶動消費品市場發展的關鍵,而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力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更是提升居民消費水平的根本條件。
(二)加強監管,改善消費環境。政府部門要加快構建安全放心、文明健康、公平公正、誠信友好的社會消費環境,為消費者營造“想消費、敢消費”的消費氛圍。首先,要加大對住宿餐飲行業的監管力度,特別是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其次,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虛假廣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等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振消費信心,促進安全消費。同時完善應對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工作預案,提高預測預警能力,積極引導經營者價格自律,合理引導消費者心理預期。
四、2015年展望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關鍵時刻。傳統的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經濟增長模式急需轉型升級,“穩增長”必須從以投資、出口為重轉向以消費為主導,“三駕馬車”并重,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發展的增長模式。經濟發展的客觀必然,使消費的戰略地位提升到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消費需求列在新常態首位,對商貿流通在現代流通方式、流通基礎設施、流通領域改革、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工作進行部署,重點推進信息消費、綠色消費、住房消費、旅游休閑消費、教育文體消費和養老健康家政消費六大領域的消費,為擴大消費增長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預計2015年全省消費品市場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