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7-02-20
- 點擊:411
- 來源:
去年,蘭州市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全市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結構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民生福祉持續改善。2月12日,市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全市經濟運行報告顯示:2016年,我市實現生產總值2264.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0.36億元,增長6%;第二產業增加值790.09億元,增長4.3%;第三產業增加值1413.78億元,增長10.9%。
蔬菜產量持續增長農業生產趨穩
去年,我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1.8億元,增長6%。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58.85萬畝,比上年增加4.04萬畝,增長1.14%。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78.72萬畝,下降2.97%。全年糧食產量45.07萬噸,下降1.8%。
此外,蔬菜產量持續增長。全市蔬菜種植面積108.12萬畝,增長7.26%。從種植結構看,甘藍類、白菜類、塊根、塊莖菜類占全市蔬菜種植面積的比重分別為28%、19%和16%,占全市蔬菜種植面積近60%,是全市蔬菜種植主體。
重點支柱行業增速有升有降
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02億元,增長2.6%。
具體來看,去年我市工業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輕重工業呈現“重快輕慢”。截至12月全市輕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54.1億元,下降1.7%;重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347.9億元,增長4.7%。輕重工業比重為30.7:69.3;八大重點支柱行業增速“三升五回落”。全市33個行業大類中,增長的有20個行業,與上年相比,專用設備制造業、黑色金屬加工業和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速提升,有色、非金屬、醫藥、石油加工和煙草制品行業增速有不同程度回落。
此外,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增有降。水泥增長4.4%,平板玻璃增長3.8倍,涂料增長4.8倍;鋼材下降45.3%,卷煙下降15.1%,乙烯下降19.4%,鐵合金下降13.6%,電解鋁下降0.7%。
住宿餐飲業增速回落第三產業發展較快
去年,我市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413.78億元,增長10.9%,高于GDP增速2.6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增速6.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62.44%,比上年同期提高2.46個百分點,對GDP增長貢獻率達78.83%。
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213.62億元,增長4.7%;營利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36.69億元,增長18%。兩大行業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別提升2個和3.4個百分點,是拉動第三產業增長的主要因素;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住宿餐飲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及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回落,全年分別實現增加值為124.28億元、60.34億元、198.51億元、98.55億元和376.5億元,分別增長2.3%、6.7%、17.9%、9.6%和9.3%,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別回落1.7個、0.3個、1.9個、2個和3.8個百分點。
此外,主導行業較快增長。主導行業中增長較快的有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以及教育,分別增長71.68%、28.09%、25.26%和22.22%;下降的行業是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下降4.17%。
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投資增長回歸理性
去年,全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90.95億元,增長10.38%。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951.70億元,下降20.06%;500-5000萬元項目完成投資648.10億元,增長136.32%;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391.15億元,增長15.38%。
三次產業投資結構進一步調整。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6.68億元,下降7.34%;第二產業完成投資446.19億元,增長17.60%。其中,工業投資405.64億元,增長11.26%;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508.07億元,增長8.91%。全市三次產業投資比重為1.84:22.41:75.75,一產、三產投資比重下降,二產投資比重上升。
去年,全市完成基礎設施投資(含電力)842.05億元,增長22.37%。公路及鐵路建設加快,周邊綜合運輸體系進一步完善。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工程、省道301線海石灣至崗子溝公路改建工程、G341線中川至永登段公路改建工程、鹽什公路等公路建設項目加快建設,截至2016年底累計完成投資109.36億元,完成計劃總投資的44.58%;蘭寶客專、蘭渝鐵路、蘭合鐵路、蘭州至中川機場鐵路工程加快建設,高鐵路網“一日交通圈”初步形成;三是城市基礎設施功能不斷提升。城市軌道建設全面推進,地鐵一、二號線加快建設。城市管網、綜合管廊、環境治理等投資力度持續加大,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鄉村消費增長超城鎮消費品市場穩定增長
2016年以來,全市消費品市場總體呈現穩定增長,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3.33億元增長9.7%,增幅較上年提升0.7個百分點。一季度增長9%,上半年增長9.7%,前三季度增長9%,基本實現平穩發展。
分城鄉看,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1061.98億元,增長9.2%;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201.36億元,增長11.9%,鄉村市場增長比城鎮快2.7個百分點。
此外,批發業實現銷售額3526.28億元,增長9.44%;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069.74億元,增長11.41%;住宿業實現營業額29.86億元,增長12%;餐飲業實現營業額214.03億元,增長16.2%。與上年相比,批發業、零售業銷售額增速較上年分別提升7.24個和1.41個百分點,住宿業營業額增速與上年持平,餐飲業營業額增速較上年回落1.9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平穩增長CPI溫和上漲
去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61元,與上年相比凈增2573元,增長9.5%。其中:工資性收入為16577元,增長9.6%;經營凈收入為768元,增長11.5%;財產凈收入為3851元,增長8.0%;轉移凈收入為8465元,增長9.9%。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91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凈增770元,增長8.0%。其中:工資性收入為5054元,同比增長8.1%;經營凈收入為3662元,增長6.5%;財產凈收入為157元,增長19.1%;轉移凈收入為1518元,增長10.3%。
此外,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上漲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