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7-03-31
- 點擊:362
- 來源:
近年來,省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推動我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勢頭持續向好,2016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405萬畝、產量110萬噸,繼續保持全國首位,市場影響力明顯提升。
為推動中藥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近年來,我省制定出臺《甘肅省“十三五”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甘肅省中藥材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創建辦法(試行)》等政策措施,切實加強中藥材初加工能力、中藥材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等工作。在不斷擴大種植面積、穩定提高產量的同時,我省從中藥材產業的源頭抓起,在隴西等6縣區中藥材種植省內最佳適宜區,集中建設道地中藥材黃芪、當歸、黨參、大黃等原種繁育生產基地600多畝,在隴西、渭源等12個主產縣區建設道地藥材良種生產基地4800畝,在臨洮等23個縣區建設種苗繁育基地1.2萬畝,提高了種子種苗集約化繁殖供應比例。為提高中藥材品質,我省不斷推廣標準化種植,相繼制定了18種道地中藥材標準化種植規程,重點示范推廣提純復壯、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十幾項實用技術,支持31個中藥材生產縣的加工企業、合作社建成500畝以上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100多個,年均示范面積10萬畝,帶動全省標準化種植面積100萬畝,占中藥材種植總面積的25%。
在此基礎上,我省不斷提升中藥材初加工能力和流通體系建設,依托隴西、岷縣、渭源等中藥材產業園,支持企業更新清洗、脫皮、切制、烘干、包裝設備,積極開展GM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并對通過認證的100多家中藥材加工企業進行補助。我省還建成了隴西文峰中藥材商貿城等6個規模較大的中藥材專業市場,年中藥材交易量120多萬噸,交易額逾230億元。目前,我省千噸以上大型倉儲經營企業有25家,年中藥材周轉量達120萬噸,“南藥北儲”格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