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2-05-28
- 點擊:0
- 來源:
一、2010年全省財政預算執行情況<?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010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實現353.6億元,完成匯總預算的118%,增長23.4%。其中省級收入130.8億元,完成預算的114%,增長20%。大口徑財政收入實現745.3億元,完成計劃的113.7%,增長23.4%。全省財政支出實現1466.7億元,增長21.4%,其中省級支出313.4億元,增長16.1%。
(一)全面完成預算收支任務。堅持依法科學征管,強化重點稅源、潛力稅源、零散稅源管理,充分挖掘增收潛力;完善征管辦法、深化收繳改革,加大重點行業、重點項目和重點環節非稅收入征繳力度,確保應收盡收。完善考評機制,加快預算下達,加強資金調度,及時撥付資金,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財政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支出的均衡性、時效性進一步提升。
(二)積極爭取中央支持。當年中央共下達我省各類補助1023億元,比上年增加138億元。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央完善政策措施,繼續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并進一步加大了對藏區扶持力度。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已批復,中央補助資金34.8億元。55億元地方政府債券全部落實到項目。“一事一議”試點縣達到63個,中央補助達到4.1億元。均衡性轉移支付、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獎補資金大幅增加。當年省對市縣補助929億元,比上年增加130億元,
(三)努力促進經濟發展。籌集資金60多億元,支持鐵路、公路、機場等重點項目建設。撥付資金29.5億元,推進污染治理、節能減排、能源節約利用和資源綜合利用。安排資金2.9億元,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循環經濟發展。投入資金8.7億元,支持和服務中小企業發展。辦理出口退稅4.3億元。落實資金6億元,促進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利用政府主權外債資金2.2億美元,增加了經濟社會發展投入。安排扶持專項1億元,銜接落實對口援建資金1億元,加大對藏區發展支持力度。
(四)大幅增加“三農”投入。各級財政用于農林水事務、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方面支出230億元,比上年增加39億元。整合資金7億元,深入實施促農增收“六大行動”。投入資金6.8億元,新修梯田面積達到163萬畝。籌集資金7.1億元,解決了13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增農村沼氣用戶10萬戶。落實資金3億元,實施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項目。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投入7.2億元,支持了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下達資金15.3億元,支持整村推進、集中連片開發等扶貧項目建設。撥付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獎補資金12.2億元,帶動社會投入20.7億元。整合資金2.6億元,實施農民技能培訓工程。
(五)有力保障民生資金。全省教育支出達到227.9億元,比上年增加21.5億元。落實資金12億元,支持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安排資金15.6億元,提高中小學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撥付資金17.1億元,提高高校、職業學校、高中學生助學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籌措資金2.4億元,啟動了化解省屬高校債務工作。全省社會保障和保障性住房支出272.7億元,比上年增加64.4億元,較好地保證了城鄉低保、企業改革、就業再就業、救災撫恤等方面的需求。城鄉低保標準再次提高10%,城市低保標準由月人均185元提高到204元,農村低保標準由年728元提高到850元,總保障人數達到408.9萬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覆蓋34個縣557萬人,領取待遇人數達到56.3萬人。撥付資金2.8億元,向425.7萬困難群眾發放臨時物價補貼,向10萬名大學生發放伙食補貼。補助資金14.1億元,有效落實了積極的就業政策。認真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撥付資金46.2億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全省醫療衛生支出 100.3億元,比上年增加12億元。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新農合三項醫保參保率均超過95%。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人均補助標準達到15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財政補助標準由人均80元提高到120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補助達到 28.6億元。下達資金5.9億元,加大城鄉醫療救助力度,惠及86萬人。全省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 29.5億元,比上年增加5億元。全力支持搶險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地震災區實現了“力爭在兩年內基本完成原定三年任務”的目標,舟曲、成縣等泥石流災害災后恢復重建全面啟動。
(六)深入推進管理改革。統一了內外資企業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政策,開征了甘肅教育附加,實施了石油、天然氣資源稅從價征收改革。省級和14個市州本級、36個縣全面編制了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進一步深化。政府采購規模達到60億元,增長20%。省直管縣試點改革平穩運行。“一冊明、一折統”惠農資金發放辦法進一步調整完善。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實行了“六獎一補”考核獎懲政策措施。主體功能區轉移支付范圍擴大,考核評價辦法實施。政法經費保障體制改革平穩推進。覆蓋資金運行全過程的財政監督機制加快建立。
二、2011年的重點工作
2011年全省財政收入按增長14%安排,全省地方收入代編預算為403.1億元,大口徑財政收入任務為849.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加上預計中央財力性補助等收入,全省總財力可達到942.6億元,再加上預計中央專項補助和上年結轉,財政支出預算將達1600億元以上。其中:省級收入預算安排為125.6億元,省級支出預算安排為264.5億元。為確保完成今年財政任務,必須做好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發揮職能作用,支持經濟發展。支持實施區域
發展戰略。按照“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加快白蘭核心經濟區建設。充分發揮財稅政策調節作用,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實施工業發展“六大行動計劃”。加快高效節能產品推廣和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積極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完善政策措施,實施省屬商貿流通、建筑、旅游等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工作。認真落實支持非公經濟、中小企業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加大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技術創新、產品開發的扶持力度。支持地方金融、融資、擔保機構做大做強。
(二)有效增加投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落實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推進“四個1000萬畝工程”。支持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擴大農業保險補貼規模,健全產糧(油)大縣獎勵制度。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地質災害防治,在31個縣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建設工程。深入實施促農增收“六大行動”,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積極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組織發展。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促進草原生態保護和牧民持續增收。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穩步開展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試點。積極推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改革。完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制度,積極穩妥化解鄉村公益性債務。
(三)優化支出結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經費保障水平。繼續落實好城市義務教育學生免學雜費政策,支持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問題。貫徹執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學費政策,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120元提高到200元。大力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和建設,將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標準由15元提高到25元。完善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辦法,繼續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范圍,穩步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將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10%,將城鎮無收入居民納入養老保險范圍。再次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10%。支持實施20萬戶農村危舊房改造、2.5萬戶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建設2萬套廉租住房,對人均住房建筑面積<?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0平方米以下的10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支持社會平安工程建設,加大食品安全和基本藥物質量監管力度,建設全省道路治安智能控制系統,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全力支持災后恢復重建。
(四)厲行增收節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強化非稅收入收繳,確保依法征收、應收盡收。從今年1月1日起,將除教育收費以外的預算外資金全部納入預算。研究完善國有資本收益上繳辦法和考核辦法,強化日常收繳管理。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入征管。繼續清理和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管理。做好中央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工作。落實部門主體責任,狠抓項目前期準備、用款計劃編制、支付申請和資金撥付等工作,加快完成應用支撐平臺建設,實現預算編制、指標管理、預算執行、監督控制的有機銜接,完善考核獎懲、分析通報、督促檢查制度,提高財政支出的時效性、均衡性。積極清理整合重大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和社會事業發展等專項,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五)加強基礎管理,推進財稅改革。圍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繼續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加大縣級基本財力保障力度,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在67個縣市全面實行省直管縣財政管理改革。細化政府性基金預算,繼續試編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在全省范圍內全面編制部門預算。進一步深化國庫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積極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逐步形成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
(六)強化財政監督,提高依法理財水平。認真貫徹《監督法》,嚴格執行《甘肅省預算審批監督條例》。高度重視審計、監察和社會監督。牢固樹立大監督理念,提升財政監督合力。開展災后重建、民生資金以及重大財稅政策實施情況等專項檢查。完善財政監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繼續推進“小金庫”專項治理。加強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