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2-06-13
- 點擊:0
- 來源:
一、2010年旅游事業發展情況<?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旅游業取得了較大成績,圓滿完成了“十一五”各項目標任務。
(一)大力實施“三年翻番”計劃,旅游業發展取得了新成就
2010年,全省旅游業發展指標又創新高。全省旅游接待人數達到4291.4萬人次,比2009年增長了26.47%;旅游總收入達到237.2億元,比2009年增長23.05%。全省旅游接待人數已完成“三年翻番”計劃的107%,旅游收入完成計劃的103%,“三年翻番”目標圓滿實現。旅游業總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8%,比“十五”末提高了2.56個百分點,全省旅游業人均收入提高到886元,比“十五”末凈增了645元。旅游業的發展對帶動城鄉居民就業,增加群眾收入等經濟社會領域的貢獻能力日益增強。
(二)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旅游開發建設取得了新突破
旅游業的發展繼續堅持以改善景區基礎設施狀況,提高景區接待能力為切入點,加大了重點景區的投入力度。爭取國債資金、世行貸款和旅游發展基金等旅游專項資金共2.5億元,組織實施了景泰石林等世行貸款自然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和敦煌陽關、慶陽周祖陵、甘肅洮州衛城—冶力關文化生態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建和改造旅游廁所225座,建設了一批高標準的交通道路旅游指示牌、旅游形象宣傳廣告牌、游客中心等旅游配套設施,全省重點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服務能力和接待能力進一步增強。有3個重點旅游景區年接待人數已過百萬人次,其中黃河三峽景區年接待游客108.8萬人次、麥積山景區102萬人次、崆峒山景區102.6萬人次。同時,極力打造“321”精品旅游線路,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旅游精品體系,形成了絲綢之路、黃河文明和大香格里拉三大特色旅游干線,隴東黃土風情紅色之旅線和隴南生態旅游線,以蘭州為中心的一小時系列休閑觀光旅游圈。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平涼崆峒山、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甘南草原和拉卜楞寺等6個景區被百萬網民網上投票評選為中國最美旅游勝地。
(三)積極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旅游管理服務邁上新臺階
積極開展了“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新版旅游飯店條例的學習宣傳活動、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檢查活動,全省飯店業服務水平有了較大提升,旅游市場秩序明顯好轉,旅游消費環境進一步優化。大力推進A級景區和星級飯店評定工作,慶陽周祖陵、涇川王母宮、天水伏羲廟等12個景區創建為<?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4A級景區,麥積山景區創建為5A級景區。強化旅游監管協調,堅持把旅游安全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旅游交通、旅游消防、旅游節慶活動、游樂設施設備及特殊旅游項目、旅游食品衛生為抓手,以防止發生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為目標,加大了對旅行社、景區、星級飯店、旅游車船、購物、餐飲、娛樂場所的安全檢查,創造了安全和諧的旅游環境。加大了基層旅游管理干部、旅游職業經營人員、旅游專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力度,舉辦了全省導游大賽和飯店服務技能大賽,表彰了一批崗位服務技能標兵。我省選手參加全國紅色旅游導游員大賽并獲得一等獎。組織參加全國旅游商品大賽獲金獎1項,銅獎2項。
(四)大力推進市場營銷創新,旅游整體形象得到新提升
有效整合各地資源和資金,集中選擇主流媒體開展了旅游系列宣傳報道活動,組織各市州在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投放旅游宣傳廣告,發布專版、專欄、專題片、新聞稿件等,開展了旅游主題形象和宣傳口號征集活動,使“精品絲路、多彩甘肅”整體形象更加鮮明。舉辦了甘肅文化旅游博覽會等大型活動和高端旅游發展論壇,開展了大型參展促銷活動。針對重點客源地開展了“甘肅旅游”新聞發布會等宣傳推介活動,宣傳促銷輻射到9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0多個城市。組建成立了甘肅省旅游信息中心,開通了12301旅游公共服務熱線,建成了甘肅旅游信息化交互平臺,完成了“三網一庫”旅游信息化建設,為各新聞媒體和網民轉載、報道、查詢甘肅旅游業發展、了解甘肅旅游提供了信息來源。
(五)科學編制旅游發展規劃,旅游業全面發展邁出新步伐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明確發展目標,找準旅游業在服務全省發展大局中的發展方向,形成各行各業齊抓旅游、市州競相發展旅游、全社會高度關注旅游的良好發展環境,啟動了《甘肅省“十二五”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并將該規劃首次列入全省重點專項規劃,使規劃更具全局性和權威性。編制完成了《絲綢之路旅游區總體規劃》、《甘肅省“十二五”重點旅游景區建設規劃》、《舟曲縣旅游基礎設施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甘肅藏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規劃》、《甘肅省紅色旅游二期建設規劃》等專項規劃,形成了與國家規劃綱要、專項規劃、重點區域規劃及地方規劃相互銜接、有機結合的“十二五”旅游規劃體系。
雖然2010年全省旅游事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于受資金投入不足、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省旅游事業發展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具體表現為:旅游市場秩序長期失范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依法治旅有待提升;人才不足和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的狀況尚未得到明顯改善;旅游企業綜合競爭力不強,粗放經營比較普遍,市場集中度較低,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少,有影響力的旅游品牌少。
二、2011年主要任務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年,也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的起步年。全省旅游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和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重視旅游對外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更加重視承接產業轉移,更加重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和精品名牌打造,更加重視旅游宣傳促銷和國內外旅游市場培育,更加重視旅游市場監管和現場執法檢查,深入開展“中華文化游”主題年活動,大力加強旅游重大項目建設、旅游人才隊伍建設、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積極促進旅游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大幅提升,努力把旅游產業培育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全省旅游業發展的預期目標是:接待國內外游客5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280億元左右,分別比2010年增長20%以上。
(一)加強“十二五”旅游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啟動實施工作
全面完成《甘肅省“十二五”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的編制論證工作,并提交省政府批準實施。按照規劃,積極爭取國家投資,狠抓一批重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重點做好永靖縣太極湖景區、山丹縣焉支山—山丹皇家馬場景區、炳靈寺石窟、鎖陽城遺址等重大項目建設工作,積極做好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二期名錄的申報工作和二期規劃項目的實施工作。充分發揮旅游業在服務對外開放、承接產業轉移中的重要作用,調動各地旅游開發建設的積極性,開展對外招商引資工作,爭取簽約一批有發展前途、能起支撐帶動作用的重點旅游項目,培植旅游業發展的后勁。繼續加強旅游廁所建設和管理。加快旅游商品研發基地建設,建立旅游商品設計生產和供銷體系,開發旅游紀念品、土特產品和大眾旅游商品。
(二)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百萬人旅游景區
立足建精品、創品牌,以做強實力、做精品牌、做大龍頭為目標,集中力量建設大型主題旅游景區,努力建設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產品和景區。通過項目融資和招商引資等方式,支持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會寧紅軍會師舊址、嘉峪關長城等景區創建年接待過百萬人次景區。健全管理機構,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服務體系,強化規范服務,積極開展其它重點景區創建大型主題旅游景區活動。
(三)繼續抓好旅游質量和安全工作
進一步推廣和普及旅游景區質量等級標準,鼓勵有條件的景區積極開展爭創高等級景區活動,不斷提高景區服務內涵、服務流程、服務標準規范,改善景區整體形象。按照“發展五星級、提升四星級、規范三星級”的思路,調動社會資金投資星級飯店建設,引進知名酒店品牌,提升星級飯店品牌化、集團化、特色化、專業化、低碳化水平。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質發展鄉村旅游,集中對度假村、農家樂的餐飲設施、住宿設施、基本接待設施、配套設施進行規范,對從業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對環境衛生、安全防范等保障措施進行監督檢查。加快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體制機制,打造品牌運輸集團,提升運輸質量,降低事故發生率。加強旅游目的地安全風險評估、旅游應急處置、旅游保險等重點工作,重點抓好旅游黃金周、高峰時段和突發事件情況下的旅游安全。
(四)努力抓好旅游宣傳推廣和對外交流
突出“精品絲路,多彩甘肅”品牌形象,繼續在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和北京等主要客源地投放旅游形象廣告。充分整合省內媒體資源,集中在甘肅電視臺等影響力大的媒體開展旅游宣傳推介,支持各市州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旅游形象宣傳。積極參加各種海內外參展促銷推廣活動,繼續加大自主促銷力度。著力探索不同形式的合作,在主要客源地依托旅行社、營銷機構、協會等逐步構建甘肅旅游促銷聯盟網絡。加大海外媒體、網絡及地鐵平臺對甘肅旅游的宣傳,租用海外服務器鏈接甘肅旅游外文版網頁,開辟網上銷售平臺。積極協調開放國際口岸,開辟國際航線,增開國內航班,多開旅游包機和旅游專列。舉辦好“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文化節”,進一步搭建西北地區旅游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展示推廣我省旅游形象,不斷提高我省旅游在西部地區的地位和影響。
(五)積極推進旅游人才隊伍建設
組織編制《甘肅省“十二五”旅游人才建設規劃》,細化《甘肅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中重點人才培養工程—旅游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并積極落實好2011年相關任務。以提升能力為突破口,著力建設好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鄉村旅游實用人才等五支隊伍。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送教上門、引智培訓、境外培訓、以賽代訓等多種方式,有計劃地抓好對旅游從業人員、尤其是主要崗位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劉紅軍 寧曉黎 王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