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09-03-15
- 點擊:0
- 來源:
一、2006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6年,全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推進項目建設和國企改革,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實現生產總值638.47億元,增長12.01%。完成地區性財政收入106.19億元,增長10.46%;一般預算收入33.14億元,增長17.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41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98元,分別增長10.42%和6.82%。
(一)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結構逐步改善。全市完成工業增加值230.88億元,增長16.6%。工業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結構不斷優化,中石油蘭州分公司70萬噸乙烯建成投產、蘭州鋁業26萬噸電解鋁及90萬千瓦自備電廠、吉利轎車、20萬噸甲醇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通過國有大型工業企業的持續改造升級以及對鐵合金等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的清理整頓,全市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5%。高新區完成技工貿總收入195億元,增長29%;經濟區完成技工貿總收入100億元,增長100%。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達到194.78億元,增長13.5%。
(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新農村建設起步良好。全市農村經濟總體上平穩發展。共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301.84萬畝,糧食、蔬菜產量分別達到30萬噸和163.9萬噸。各類畜禽存欄總數達到322.03萬只。新農村建設起步良好,全市共確定國家和省市新農村建設試點示范村90個,累計投入資金2億元,其中市上確定6個小城鎮、20個試點示范村,投資1億元。
(三)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8.21億元,增長14.88%。市屬投資完成160.8億元, 增長29.89%。列入計劃的120項重大項目順利實施。市級行政中心西遷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上報國務院,張掖路步行街改造建成投入使用,西關什字等10個重點區域的城市設計已經鋪開,蘭州客運中心開工建設,南河道二期綜合治理,城市東南北三大出口改造和榆中供水等項目積極推進。北濱河西路銀沙段、世紀大道加快建設,和平、夏官營地區和西固石化城的開發建設全面起步,61個“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大,已有9個有形改造完成階段性目標。
(四)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兩次率隊赴“珠三角”、蘇、浙等地區學習考察、招商引資,舉辦“浙商論壇”等活動,成績顯著。全市引進到位資金72.5億元,增長40.37%。其中,新簽內聯合同項目342項,到位資金66.9億元,結轉項目到位資金5.6億元。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7戶,合同利用外資3834.39萬美元。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7.88億美元,其中出口5.8億美元,分別增長10%和15.5%。
(五)消費市場活躍,服務業發展較快。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9.72億元,增長12.87%。物價水平低位運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1.7%。金融運行平穩,金融機構存款余額、貸款余額、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長13.61%、9.1%、18.23%。。東部市場四期改造完成,瑞德摩爾大型商城加緊建設。
(六)國企改革取得顯著成果。全市納入“393”攻堅戰的242戶企業中已有231戶企業完成改制任務。實施的百戶企業資產重組中,33戶大中型國有企業完成了重組,引進資金40.1億元,盤活存量資產44.3億元;74戶企業進行了內部重組,組建了新公司。已完成改制重組的企業,盈利水平明顯提高。
(七)公共服務領域投入力度加大,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啟動深化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使全市34萬人次的學生享受到“兩免一補”的政策,完成了780所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蘭州五中、三十三中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273所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共有參合農民81.74萬人,參合率達85%。31所鄉鎮衛生院和50所標準化村衛生所建設進展順利。城關區國家社區信息化示范項目竣工運行。蘭州文化藝術綜合樓建成投入使用。全年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40.7萬人次,勞務總收入8.25億元。
二、2007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2007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2%,萬元產值能耗降低5%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國家和省規定指標之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以上,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9%和7%,新增就業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2007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加快重大項目建設,保持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
以產業發展、新城區開發、新農村建設和招商引資為重點,進一步抓好重大項目的爭取和建設。交通能源建設方面,加快蘭青復線建設,爭取開工建設蘭渝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繞城高速,重點抓好海石礦井改擴建工程、河口峽、柴家峽水電站、國電蘭州公司、大唐西固公司2×300MW熱點聯產項目建設。工業方面,加快建設年產10萬輛吉利轎車、黃河嘉釀50萬噸啤酒項目、西北化工有限公司5萬噸涂料生產線搬遷項目,積極抓好榆中鋼廠15萬噸電焊條生產線、金川科技園鎳及鎳合金材生產線、蘭鋁年產26萬噸電解鋁及3×300MW自備電廠、金剛輪胎年產60萬套全鋼子午胎等重點項目。農業方面,重點實施退耕還林、農村安全飲水、以工代賑易地搬遷、無公害蔬菜建設及農業產業化示范項目。城市基礎設施方面,重點加強安寧新城區、和平東擴區、高新區和空港園路網建設,開工建設南山公路,加快世紀大道的建設進度,啟動建設西關什字休閑廣場、西固步行街。推進汽車南站、紅門子公交樞紐建設,做好城市三大出入口道路擴建、環境整治及鄧家花園、西關什字的綜合整治。
堅持重大項目協調制度、市級領導督查制度和目標考核制度,做好重大項目的征地拆遷、建設配套和資金落實各個環節工作。繼續配合做好蘭州鐵路樞紐、集裝箱中心站的前期工作,積極推進南山公路、藍星新材料基地和中鋁20萬噸鋁板帶箔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
(二)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認真落實《蘭州市新農村建設規劃綱要》,在繼續抓好6個小城鎮和20個試點示范村建設的基礎上,新確定6個小城鎮進行重點扶持,選擇20個行政村作為試點示范村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標準化建設。突出發展特色蔬菜產業,力爭蔬菜產量達到163萬噸,“訂單農業”面積突破100萬畝。鼓勵發展特種養殖,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不斷改善農業基礎設施。以病險水庫加固和大型灌區改造為重點,推進水利工程建設。抓好沼氣、太陽能等農村新型能源的推廣。今年解決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搞好榆中北山和皋蘭地質災害多發區易地搬遷工作,推進榆中國扶縣以工代賑工作。加快實施通鄉公路建設,重點建設永登馬家坪至秦川、榆中韋營至中連川、安寧至皋蘭高山等6條通鄉公路。
(三)加快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著力調整經濟結構
積極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以能源原材料、裝備制造、食品醫藥三大領域為重點,突出發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農產品加工、中醫藥及生物醫藥、能源電力、高技術七大產業。圍繞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特色資源開發等國家重點專項,做好高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的上報爭取工作,積極組織實施高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
加快推進園區建設步伐。著力引導和支持企業向開發區及產業聚集區發展。高新區在主園區完善創新體系、加速擴張的同時,進一步加快彭家坪產業基地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新城區建設為契機,在重點項目落地和新型產業發展上取得重要進展;進一步加大空港循環工業園、西固石化科技產業園、鹽場堡生物科技園的建設力度。
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緊緊圍繞大型企業集團,發展服務型、加工型非公有制企業。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技術創新、人才培訓等服務體系,確保非公經濟增加值增長20%以上。
(四)以節能減排為主要抓手,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以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為重要抓手,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增長方式轉變。加快建立科學的節能減排體系、考核體系和監測體系。認真做好重點工業企業普查,對能耗排放摸底建檔,制訂節能降耗及發展循環經濟規劃和制度建設。推進西固區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爭取列入國家試點區。繼續抓好黃河蘭州段污染治理和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整治、窯街和阿干鎮采煤沉陷區的綜合治理。積極創造條件開工建設雁灘、西固污水處理廠,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
(五)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不斷提升服務業水平
以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為重點,全力推進東部商貿經濟帶、西部商貿經濟圈建設。加快籌建青藏物流園區建設,把蘭州建成拉薩、西寧在內陸地區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流轉基地。積極發展直營、特許加盟、網上購物、郵購快遞等新型業態,重點培育蘇寧、國美、家世界、安泰堂、方鑫、賽和、定遠蔬菜交易批發中心等10戶跨行業、跨地區的連鎖經營龍頭企業。繼續推進“萬村千鄉”、“雙進”等工程。鼓勵對品牌、管理、創新等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發展,振興“老字號”企業。
充分利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結束的歷史契機,積極爭取國際金融、保險、旅游、貿易等服務業機構在蘭開展業務,積極承辦國際國內商務會展活動,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
(六)積極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重點抓好蘭州職業技術學院二期、蘭州市職業技術實訓基地、城關職校、女子職校、皋蘭職校建設和蘭州三十三中、五中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建設。健全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繼續加大以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和衛生隊伍建設,全面建立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完成榆中、永登、西固、七里河鄉鎮衛生院改造。繼續推進社區衛生服務建設。加強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重點抓好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蘭州劇院改造等建設。抓好市體育中心、市體校改擴建、榆中亞高原女足訓練基地等項目。繼續實施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大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力度,重點做好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舊址建設項目、世行貸款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項目、明肅王陵、金天觀古建筑群的保護和開發。
(七)關注民生問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積極做好新增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再就業及“4050”人員安置工作。要完善企業裁員機制,避免把富余人員集中推向社會。進一步強化勞務輸轉工作,全年輸轉城鄉剩余勞動力30萬人次以上。加強和改善就業服務,規范勞動力市場秩序。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全年培訓各類人員2.5萬人。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制度,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加強社會福利事業項目建設,重點抓好蘭州市社會保障服務大廈、大灘兒童福利院、第二殯儀館、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蘭園少兒活動中心改造等項目。
(八)全面推進以國企改革為重點的各項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全面完成國企改革“393”攻堅計劃,繼續深化和完善“兩個置換”,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運營體系。在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推進政府行政管理、事業單位改革的同時,重點抓好衛生、文化體制改革。以舉辦2007年新亞歐大陸橋區域經濟合作國際研討會、新絲綢之路市長論壇為契機,促進對外開放,推動蘭州出口加工區和青藏物流園區的建設。做好第十四屆蘭洽會的籌備工作,力爭全年引進資金達到1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