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1-13
- 點擊:1784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銀輝 通訊員 李 丹
這是一場跨越千山萬水的幫扶。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福州市由此與定西市結下不解之緣;2017年2月,福州市與定西市簽署《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確定了4個幫扶原則、5項協作內容和6大協作機制的“456幫扶模式”。
4年來,福州與定西攜手并肩,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大路上闊步前行。“對標定西所需、傾盡福州所能”,福州市真情實意幫扶、真金白銀投入,助力隴中7縣區46萬余人告別貧困。

福州市臺江區援建的臺安新村,讓80余戶村民住上了新房。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李 丹
一
冬日的定西,山水之間似乎多了幾分蕭瑟。然而,安定區魯家溝鎮臺安新村內,卻充滿生機——一排排獨具特色的農家小院引人注目,一座座種植大棚在太陽的照耀下泛著銀光。這里是魯家溝鎮82戶易地搬遷建檔立卡戶實現安居樂業、開啟幸福新生活的“臺安新村”,也是福州市臺江區與定西市安定區結下深厚友情的見證之一。
魯家溝鎮嚴格落實省、市、區扶貧工作安排部署,搶抓福州市臺江區結對幫扶有利機遇,結合全鎮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戶實施易地搬遷,規劃建成臺安新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讓周邊村莊的群眾搬出了大山。
山林村是魯家溝鎮的山區村之一,朱利國一家祖祖輩輩都住在山溝里,交通不便、靠天吃飯,住房存在安全隱患。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曾是他的夢想。
“搬不動大山就搬房,搬不動江河就搬人”。臺安新村易地扶貧搬遷點的建設實施,讓朱利國家搬出了大山、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房子。朱利國高興地說:“現在的日子比起以前,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p>
記者了解到,臺江區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4.2萬元建設實施臺安新村安置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綠化工程、硬化扶貧產業園道路,切實改善了新村人居環境,提高了搬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自來水通到家里,出門走硬化路,在家門口掙錢也有去處了。”說起現在的生活,從小岔口村搬來的王軍滿心歡喜。
安置點規劃建設在哪里,產業發展就培育延伸到哪里。為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在臺江區的幫助下,當地實施了蔬菜制種日光溫室、蔬菜儲藏基地、草產品加工基地等特色產業基礎建設,通過“黨支部+產業園+龍頭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當地的合作社每年就近吸納臺安新村58戶貧困戶承租大棚進行蔬菜種植,帶動每戶年均增收2萬元以上,實現了易地搬遷與發展產業、就業相結合,為搬遷群眾開辟了新的產業發展路徑。

東西部扶貧協作讓農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岷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東西部扶貧協作使岷縣中藥材遠銷各地。 岷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福州的企業吸納多名岷縣貧困群眾務工。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銀輝
“你看這個葉子,要區分開來,混到一塊兒的話種子的純度就不一樣了……”從東風村搬來的邵俊堂一邊采摘西紅柿一邊笑容滿面地說,“多虧了政府和村‘兩委’的幫扶和引導,要不我哪懂這些技術?!?/p>
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和村“兩委”的鼓勵引導下,邵俊堂不再外出打零工,他到海闊種子農民專業合作社租了8個大棚,做起西紅柿和辣椒的育種制種。在傳粉授粉時節,他的每個大棚至少雇用兩個人進行為期20天到40天的傳粉授粉,每天報酬不低于90元。
數據顯示,福州市累計幫助定西市投入飲水安全、住房安全建設項目2626萬元,建設貧困村道路291.09公里;建設鄉村學校、幼兒園10所。與此同時,福州市還積極引導本地企業在定西投資建廠,幫助提升當地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延伸產業鏈,開拓產品市場。目前,定西市所有行政村都有主導產業。

福州市鼓樓區選派優秀教師在定西市渭源縣支教。 渭源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二
在福州見到包晨亮時,剛開始聽他說話,已經帶上了一點當地口音?!拔铱梢宰杂汕袚Q的”,隨后包晨亮用家鄉話和我們聊起自己的福州情緣。
包晨亮出生在漳縣石川鎮虎龍口村,他從蘭州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后曾在家務農,還到烏魯木齊做過房地產銷售?;叵肽且欢稳兆?,他覺得當時工作不穩定、心里沒有底。
2017年,包村干部告訴包晨亮,福州市招收定西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到福州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包晨亮報名并通過了考試?,F在聊起來,包晨亮說這次考試是他“人生的轉折點?!?/p>
當年9月底,他們一批40多人從定西來到福州。包晨亮被分到連江縣長龍鎮林業站。最初的一個月,包晨亮并不適應福州的生活?!半m然9月底了,但福州的天氣依然很熱,吃的也不太習慣?!卑苛琳f,“我當時想,實在不行就回定西?!?/p>
大學所學的專業和林業工作幾乎沒有交集,包晨亮就一點一滴去學,防火、防病蟲害、植樹造林……慢慢地,包晨亮不僅適應了工作,而且還喜歡上了福州這個地方。他說:“我負責的山林有4萬多畝,沿著海岸線,天與海是藍的,中間一條綠色,是山林?!?/p>
2018年,在一次單位間的聯誼活動中,包晨亮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得益于東西部扶貧協作,讓我在福州有了穩定的工作,還成了家,可以說是‘安居樂業’。”包晨亮說。
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脫貧致富的重點之一。2017年,河仁慈善基金會與定西市教育局、福州定西扶貧協作指揮部簽署協議,出資1000萬元資助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包括孤兒、單親家庭、殘疾人家庭、貧困老區家庭)的高中學生,連續支持三屆共1300多名學生,資助每生每年2500元,直至高中畢業。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幫扶下,渭源縣上灣鎮舊貌換新顏。 渭源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三
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福建春暉服裝科技有限公司與臨洮縣合作成立服裝加工企業,吸引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務工。這樣,公司總經理張洽一年要來定西五六次。
“那里(定西)的人們很淳樸,隨著了解越多,越能感覺到定西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肯干、苦干,通過自己的奮斗實現這份愿望。”張洽說,定西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福建省甘肅商會會長賈朝暉對福州市、定西市的交流頗有感觸:“從2016年福州市幫扶定西市開始,兩地有了大量文化、人員往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今在福州,如果我說‘我是甘肅人’,許多人會猜測‘你是定西人吧’?!?/p>
越來越多的福州人開始了解定西。賈朝暉舉例說,最初,福州人把定西的寬粉條放到沸水里簡單煮幾分鐘,便撈出來吃,感覺口感并不太好。后來,隨著他們對定西特產及其烹飪方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享受來自大西北的美食了。這些年,也有越來越多的福州人選擇到定西、到甘肅旅游。在賈朝暉看來,東西部扶貧協作也有效激發了福州市民對定西、對甘肅的好奇和向往。
在福州定有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定西大賣場”內,不僅有蜂蜜、中藥材、粉條等定西特產,還可以看到墻壁上掛著通渭麥稈畫,馬家窯彩陶模型和洮硯也整齊陳列在一側的柜子上。來到這里的福州市民不僅能夠零距離接觸定西的優質特產,還可以了解這片黃土地的歷史和文化。
新的起點上,定西人民與福州人民在“三苦精神”“真抓實干,馬上就辦”優良傳統的鼓舞下,為隴中大地播撒的希望之種,正在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