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4-19
- 點擊:1633
- 來源:甘肅日報
董春莉
緊扣農民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緊扣農村環境,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緊扣農業升級,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
做好“三農”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于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甘肅在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后,持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我們結合甘肅實際,挖掘甘肅優勢,扎實做好“三農”各項工作,實現鄉村治理、鄉村建設、鄉村發展目標落地落實,讓農民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共享甘肅農業發展成果。
緊扣農民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不斷為農民群眾謀好事解難事辦實事。從甘肅實際看,糧食及特色農產品穩定增長,農業生產結構持續優化。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一些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還不夠強,農民收入來源渠道單一,農民收入水平相對較低。要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精準到戶制定幫扶措施,綜合施策加大幫扶力度,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充分發揮甘肅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勞動力年輕化程度較高,吃苦耐勞、民風淳樸、善學善成的自身優勢和已經形成的勞務輸出品牌,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創新增收方式,實現增收致富。要針對農民生產生活和增收需要,大力開展精準深的技術培訓,從農民創收增收所需、干事創業所急出發,精心設計培訓課程;緊跟農業技術創新和勞務市場需求,準確把關培訓內容,提升農民農業生產技術和適應市場需要的技能;科學統籌培訓內容,深化培訓實效,引導農民扎根隴原,建設家鄉。要積極引導農民參與鄉村治理,在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維護農村社會平安穩定中,激發農民內生動力,凸顯“主人翁”地位,讓廣大農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緊扣農村環境,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關鍵舉措。保護好鄉村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造福當代、蔭及子孫的大事,要始終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開展村莊綠化行動,推進鄉村建設。近年來,甘肅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有了很大改觀,但同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城鄉一體化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當前,鄉村建設進入加快補齊短板的機遇期,城鎮鄉村進入協同融合發展的突破期,要按發展需求分類施策,精準解決鄉鎮突出問題,綜合規劃生態資源,建設發展田園綜合體,鼓勵青年回鄉創業、企業家還鄉,共同建設美麗鄉村。要準確把握階段性特征扎實推進鄉村建設,堅持規劃先行,推進“多規合一”村莊規劃,實現鄉村規劃與縣域、中心鎮規劃有機銜接。要以改善村莊環境、提高設施水平、增強公共服務為重點,統籌做好鄉村綠化、農村改廁、垃圾污水處理、環境整治、鄉風文明等,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對條件好的村莊規劃好,對傳統古村落統籌好保護和發展,對生存條件惡劣的村莊實施生態移民搬遷。
緊扣農業升級,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鄉村振興關鍵是農業要升級,產業要振興。目前,甘肅農業產業發展具有明顯階段性特征,優勢突出但發揮不充分、特色明顯但規模不夠大、農技創新但推廣不夠寬、品質獨特但品牌不夠響。加之,甘肅地形地貌復雜,土壤結構、氣候條件差異很大,但甘肅生態和氣候類型多樣,形成了單獨的小氣候、小區域,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有明顯優勢。大力發展“量小、價高、質優”的特色農業產業和產品,既能有效提升農業產業鏈、效益鏈、價值鏈,又可強化農業生態鏈和環境鏈,進而實現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強”的良性發展。進入新時代,甘肅農業產業發展也進入了轉型升級的窗口期。要科學認識人口發展趨勢,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嚴控建設占用耕地和基本農田的沖突;要立足區域資源優勢,深入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做大做強牛羊菜果薯藥等特色產業,提高規?;潭群彤a業集中度,加快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著力打造“甘味”品牌,提升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效增強特色農業市場競爭力;要打造田園綜合體綜合利用農村資產,構建觀光農業、循環農業、農事體驗,堅守農村田園生態風光,延長農業產業鏈,打破甘肅城市和鄉村的壁壘,實現甘肅城鄉統籌、融合、共同發展。
(作者為甘肅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