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4-15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一列中歐班列行駛在蘭新鐵路上。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宋佳龍
蘭州新區鐵路口岸加速建設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多式聯運中心和物流集散樞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丁凱
西北首家中歐班列進口商品(保稅)店在蘭州西站正式開業。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宋佳龍
第四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現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馮樂凱?(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杜雪琴
千年駝鈴搖醒絲路記憶,萬里長風激蕩時代新聲。
甘肅最大的機遇在于“一帶一路”。近年來,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堅持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積極發揮承東啟西、聯南通北的區位優勢,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著力打造向西開放大樞紐、大通道。
交流合作的空間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水平不斷提升。從駝鈴古道到開放前沿,“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動景象正在甘肅精彩呈現。
提升對外貿易質效
花開時節,位于甘肅天水的天水嘉威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有序忙碌,新鮮的蘋果正在裝箱。
“這是即將發往越南的鮮蘋果,今年我們接到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訂單翻番,甘肅鮮蘋果已經成為暢銷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金果果’。”天水嘉威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閆剛說。
隨著甘肅省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往來日益頻繁,占據貿易產品互補優勢的甘肅特色產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總值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產品搭上貿易快車。
我省通過優化調整甘肅省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由省商務廳牽頭構建外經貿“1+5+N”工作機制,先后出臺《用好“一帶一路”最大機遇?著力推動甘肅外貿提質增效行動方案》《甘肅省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工作措施》等政策措施。一系列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的創新和政策措施的出臺,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便利。
蘭州海關立足轄區產業特點,持續暢通關企協調機制,優化為企服務流程,提供定制化全流程便捷通關服務,助推我省開辟跨境電商出口新通道,拓寬共建“一帶一路”出口路徑。
圍繞“穩存量、擴增量”,省商務廳加強政策引導和服務保障,組織參加廣交會、進博會、鏈博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重點展會,赴韓國、新加坡、印尼、泰國等國家開拓外經貿市場,推動優勢產品出口。
我省累計設立國際營銷網點和海外倉128個,機電產品、裝備制造、農產品、金屬冶煉制品、化工產品、動植物產品、消費品、食品等2480余個品種陸續出口,成為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標識。2024年,農產品、化學品、外貿“新三樣”出口分別增長27.8%、40.6%和331.1%,“甘味”農產品遠銷113個國家和地區。
同時,我省積極推動對外投資合作向縱深發展。2024年,全省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1.3億美元,投資項目涉及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教育、建筑業、制造業、采礦業等諸多行業。
金川集團在印尼開發的一系列鎳資源項目,質量高、效益好,進一步提升了我省產業鏈供應鏈水平;
海默科技通過境外油田、天然氣開采設備銷售等項目,有力提升了我省國際產能合作水平;
中電建甘肅能源公司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電站運維項目,是我省企業在“建營一體化”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甘肅地質工程公司近兩年來在贊比亞全國完成589眼水井鉆探,維修658眼水井,占據了贊比亞打井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小而美”項目廣受贊譽;
……
如今,剛果(金)、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塞拉利昂、塞爾維亞、加納、肯尼亞、白俄羅斯、南非、老撾、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都有了甘肅企業的身影。
我省以高水平招商引資牽引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利用蘭洽會、藥博會等重大活動,加大外貿主體內培外引,新認定7家省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外貿供應鏈服務。2024年,我省新增有進出口實績企業139家,有實績外貿企業達到875家。
加快建設蘭州新區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和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金昌國家級經開區有色金屬冶壓加工項目獲批國家外經貿提質增效示范項目。深入推進蘭州、天水兩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入駐企業達445家,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11.3億元。
全省培育建設蘋果、種子、新型材料、石油裝備、洋蔥等6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以及玉門化工、靜寧紅牛、蘭州新區專業化工、岷縣中藥材等32個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產貿不斷融合,產業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2024年,全省實現進出口總值615.4億元,增長25.2%,高于全國(5%)20.2個百分點,增速全國第一。我省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27.7%,占全省外貿總值的77%。
搭建貨暢其流通道
3月28日,一列滿載著183輛國產汽車的JSQ中亞圖定班列,在蘭州海關所屬金城海關完成申報和監管放行流程后,從蘭州東川鐵路口岸駛出。該班列經由霍爾果斯口岸出境,4天后抵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全程約3000公里。
自2024年10月17日起,甘肅(蘭州)國際陸港正式開啟JSQ圖定班列,實行一周一列穩定發運。
這里正逐漸發展成為西北最大的商品汽車物流集散地。
近年來,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依托多式聯運物流園、鐵路口岸、整車口岸等多個功能區,在省內率先開辟了中歐、中亞、南亞、中吉烏、西部陸海新通道、隴海大通道六個方向國際貿易通道。
“現在,我們的貨運班列已經通達20個國家30多個城市。”甘肅(蘭州)國際陸港有關負責人介紹,企業累計發運國際貨運班列1631列,占我省始發國際班列的50%以上。
截至目前,我省已陸續開通運營中歐、中亞、南亞、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吉烏”中亞新通道、東部海港鐵海聯運等“四向多條”國際貨運班列,線路覆蓋歐洲、亞洲、非洲等地20多個國家。全省共發運國際貨運班列3093列121420車,貨重264.28萬噸,貨值50.61億美元。
一列列國際貨運班列,正在拉近甘肅和世界的距離。
2月27日,南美洲秘魯的礦產品海外倉正式掛牌運營;4月2日,蘭州—塔什干國際定班全貨機航線2025年首航成功……今年以來,甘肅國際物流集團充分發揮開放平臺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不斷釋放“通道+平臺+產業”聯動效應。一季度,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2.7%、物流收入同比增長10.3%、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25.3%、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5%。
在蘭州新區中川北站物流園,甘肅物流集團發揮蘭州新區節點樞紐、區港聯動、產業集群優勢,推進“物流帶動貿易,貿易帶動產業,產業反哺物流”的生動探索,協同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航空口岸,形成以電子產品、進口糧油、進口木材加工出口為一體的多業態發展格局。
蘭州新區國際貨運班列自2015年7月從這里首發以來,已實現到發班列1095列。蘭州新區至中亞、歐洲、南亞的國際貨運班列匯聚于此,與俄羅斯、德國等近40個國家開展了經貿合作,近20家本地企業產品銷往全球。
甘肅物流集團路港物流公司、甘肅省民航航空物流有限責任公司還依托蘭州新區交通樞紐地位,建設國際航空港、鐵路陸港、綜合保稅區、鐵路口岸、航空口岸國際物流大通道保障基地,構建“空鐵海公網”多式聯運格局。
目前,蘭州新區多式聯運業務已輻射近60個國家和地區,產品涵蓋鐵礦石、氧化鋁、電解銅、木材、棉紗等基礎原料,機械裝備、新能源汽車等工業產品。
2024年,我省航空口岸國際客貨運量實現“雙增長”,蘭州航空口岸完成出入境8.96萬人次,同比增長1.3倍。敦煌航空口岸新開通敦煌至韓國、泰國2條國際客運航線,完成出入境8338人次,創年度新高。新開通蘭州至奧克蘭、塔什干、香港、大阪4條國際(地區)貨運包機航線,完成國際航空貨運量4848噸,同比增長99%,創歷史新高。
前不久,蘭州被國家確定為中歐班列節點城市納入西北區域中歐班列集結網絡,我省國際貨運班列建設邁入發展新階段。
為推動蘭州新區綜保區高質量發展,我省出臺了《支持蘭州新區綜保區高質量發展十四條措施》《加力推進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建設發展有效促進績效評估整改提升措施》等政策措施,2024年蘭州新區綜保區內新增注冊企業46家,活躍企業63家,完成進出口31.4億元。
甘肅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黃金大通道火起來了、動起來了。
締結民心相通紐帶
“敦煌景色”獨具魅力、“絲路印記”深厚多元、“甘肅元素”多姿多彩……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省推動形成了多元互動、百花齊放的人文交流新格局,繪就出濃墨重彩的“甘肅畫卷”。
近年來,甘肅文旅積極搭建文化交融橋梁,與6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文物保護、文化傳承、遺產管理、數字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
我省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取得重大突破,獲取英、法等國藏敦煌文物高清數字圖像10.3萬余幅,初步建成敦煌學研究文獻庫,實現30個洞窟高清圖像和6500余份藏經洞文獻上線與全球共享共用。
據介紹,敦煌研究院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互訪交流63次,在新西蘭、法國、美國等國及港澳臺地區舉辦石窟藝術、數字敦煌等精品展14場次,開展學術交流活動30余場次。
石窟保護、遺產管理的敦煌經驗、敦煌標準、敦煌模式正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敦煌畫工“神筆張”、女兒“英娘”和波斯商人伊努斯患難與共、生死相交……我省經典舞劇《絲路花雨》,演繹出古絲綢之路上友好往來、民心相通的動人情誼。
《絲路花雨》出訪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弘揚著“友好通商、互惠共融”的精神。
同時,我省積極構建敦煌文化國際傳播媒體矩陣,打響“敦煌文化周”“敦煌文化環球連線”等外宣品牌,敦煌研究院海外社交媒體賬號覆蓋120個國家(地區),數字敦煌國際共享覆蓋78個國家、2300萬訪客,敦煌文化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第七屆敦煌文博會,我省邀請來自5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800多名嘉賓參會,在文化交流、成果展示、國際傳播和招商引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太昊伏羲祭典”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舉辦海峽兩岸公祭伏羲大典34屆,成為海內外華人拜謁祖先、尋根祭祖的盛會,促使全球華人文化根脈情感更加濃厚。
敦煌文博會、公祭伏羲大典已成為我省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平臺。
2024年,我省積極參與文化和旅游部開展的“歡樂春節”“部省合作”等活動,開展對外人文交流活動123項。在荷蘭、意大利、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開展甘肅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廣活動,同時舉辦國際青年漢學家研修班、港澳青少年內地游學聯盟大會等系列活動,受到廣泛關注。
醫藥衛生領域合作是我省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省衛生健康委依托我省中醫藥資源優勢,全力推動中醫藥“走出去”,甘肅中醫藥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持續擴大。
通過自建運營、借助國家項目、援外醫療、與外方醫院合作等多種模式,我省在巴西、吉爾吉斯斯坦等12個國家建設16家岐黃中醫中心或學院,培訓海外中醫人員4000余人次,開展各類中醫診療32萬余人次,中醫針灸、中醫理療等傳統中醫技術受到廣泛歡迎。
每年,我省選派省內中醫藥領域專家學者,參加國際學術交流互訪和在海外中醫中心駐點工作,宣傳推介隴藥品牌和產品,開展科研合作和中醫服務。先后吸引來自俄羅斯、巴西等國300余名海外醫務人員來甘進行中醫藥參訪、3000余名學員接受中醫藥培訓。
甘肅-匈牙利岐黃中醫藥中心積極為當地民眾開展高質量全方位的中醫藥服務,榮獲匈牙利“國民健康特別獎”和“價值與質量”兩項大獎,匈牙利岐黃中醫中心注冊的“DR.CHEN”(陳博士)商標獲歐盟GMP標準認證,中醫藥在中東歐市場廣受歡迎,有力擴大了甘肅中醫藥的影響力。
從黃河之濱到中亞草原,從隴原大地到歐洲大陸,我省正以奮進之姿,架起開放合作的“鋼鐵駝隊”,鋪就高質量發展的“金色絲路”,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