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0-11-30
- 點擊:1436
- 來源:甘肅日報
“我們先是找物業公司,解決不了,又找施工單位,還是解決不了,后來聽人說可以找甘州區綜治中心,我們就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過來了,沒想到問題很快就解決了,真是要為區委區政府點贊!”家住張掖市甘州區食品廠綜合樓的居民鄭海高興地說。
鄭海點贊的,正是甘州區近年來創新推出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機制,它被形象地總結為“中心吹哨、部門報到”。這一機制自2018年探索實施后,如今已在張掖全市進行了推廣,并且成為全省市域社會綜合治理領域典型的創新型做法之一。
“只進一個門、只跑一趟路”
鄭海的事兒要從今年上半年說起。當時,他所居住的食品廠綜合樓于2016年進行舊樓改造后,下水管道經常堵塞,讓小區居民苦不堪言。“起初大家都以為是舊樓改造工程質量有問題,通過向街道反映,街道工作人員聯系工程隊做了下水管道疏通,但沒過幾天又堵上了。”鄭海說,“反反復復好多次之后,我們關注到樓下有幾家餐飲店,他們的油污排放量比較大,有可能是主要原因,但人家證照齊全,正常經營,我們作為居民也拿人家沒辦法。”
直到今年6月,鄭海和鄰居們一起向甘州區綜治中心反映了上述問題。“區綜治中心受理問題后,立即‘吹哨’,讓相關的區住建局、區市場監管局、西街街道等部門前來‘報到’。經聯合調查,確定主要原因在于樓下幾家餐飲店所排油污加劇管道堵塞。”甘州區信訪局副局長孟曉光介紹說。甘州區市場監管局當即對餐飲店負責人進行約談,隨后餐飲店與居民達成協議,妥善處理了管道堵塞問題,一個困擾居民許久的難題就這樣迎刃而解。
類似的問題其實每時每處都在不斷發生,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方面面臨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問題,大量的矛盾糾紛情況復雜,涉及部門多,部門之間協調難度大。“九龍治水”如何破解?甘州區給出的解題方法正是“中心吹哨、部門報到”。
2018年以來,甘州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豐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創新形成了“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機制,整合政法、信訪、司法等部門工作力量,建立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推動矛盾糾紛調處“只進一個門、只跑一趟路”,分級調處化解矛盾糾紛,有效地推動了各級信訪矛盾就地解決。
“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解決”
走進甘州區綜治中心,一名熱情的“工作人員”迎面而來,她叫“丹丹”,名字寓意張掖丹霞,這是一款在張掖當地組裝生產的機器人。“政策法規、法律咨詢等,丹丹都能給前來辦事的群眾做準確的介紹。”甘州區信訪局工作人員徐國宏說。
“丹丹”的存在,為甘州區綜治中心增加了些許科技感。甘州區綜治中心建成于2018年6月,設置有群眾接待大廳、綜合協調辦公室、矛盾糾紛調處室、視頻監控研判室、心理咨詢室、法律援助服務室等“一廳五室”,整合綜治、信訪、司法、公安、法院等部門力量入駐,開展大協調、大指揮、大調度。
在甘州區綜治中心的框架下,當地還建設了23個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和265個村級綜治中心。鄉鎮(街道)綜治中心以滿足群眾接待、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社會治安形勢研判、綜治信息化建設、網格化管理等內容為基礎,整合便民服務大廳、司法、人民調解等資源開展工作。村(社區)綜治中心本著實用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全力推進統籌資源、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等各項任務落實。
甘州區把三級綜治中心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實戰化平臺,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整體布局和平安建設總體規劃。以三級綜治中心為平臺,甘州區成立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成立23個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265個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和15個行業調解委員會,形成以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為核心、四級調解組織為支撐的“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解決”解紛服務實戰平臺。
“我們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實行集中受理、集體研判、歸口交辦、限期辦結。綜合運用現場調解、上門調解、預約調解等‘三調聯動’機制,目前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46起,調處率100%,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疑難問題綜合協調解決。”南街街道政法委員李紅霞說。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伴隨我國民主法治進程的不斷推進,民眾法治意識日益提高,法律維權意識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司法解決糾紛的期待越來越高,大量的糾紛以訴訟方式涌入到基層法院,法院的案件受理數量不斷增多,使得基層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愈加顯現。
“我們建立了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實行‘訴前調解+律師參與+司法確認’調解模式,對事實清楚、爭議不大、權利義務明確的20類案件,按照人民調解程序調解,調解成功后制作調解協議,申請法院予以司法確認;調處不成功的,將情況反饋至法院優先立案辦理。建立‘綠色通道’,符合條件的案件收案當天移送,做到隨時受理、隨時移送、及時辦理。”甘州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區綜治中心主任高亮說。
三級綜治中心的運行有力推進了甘州區基層社會綜合治理水平,有效化解了一部分案件,不僅減輕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壓力,也提升了辦案效率和質量,促進了法治權威,有效引導群眾樹立“自覺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理念,構建起黨政主導、政法推動、上下聯動、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法治基礎保障的“六位一體”法治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了依法治理水平。
“我們堅持把解決好群眾的小事、難事、煩事作為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出發點,把三級綜治中心作為重要平臺,把‘中心吹哨、部門報到’作為有力抓手,為群眾來訪辦事提供了便利高效的服務,讓群眾‘有處辦事、有人管事、有人干事’,實現了‘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街道),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的目標,探索出了一套具有時代特征、甘州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甘州區委政法委書記張鵬說。(記者蹇勇德 范海瑞 崔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