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環抱,黃河奔涌,水車悠悠,游船穿行。在望河亭上,采訪團的記者們不禁發出感嘆,黃河之濱果然很美;在酒泉金塔縣的沙漠胡楊林間漫步,感受著金秋九月,層林盡染;來到“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流連于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城市之美,邂逅“詩和遠方”……
這幾天,粵港澳大灣區采訪團記者們的“長槍短炮”連續拍攝,一篇篇圖文并茂、音視頻立體化呈現的新聞報道將大美甘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給了大灣區的居民,為他們旅行的下一站提供了心動之選。
中山橋、白塔山、黃河母親、水車博覽園、黃河樓、水墨丹霞……坐擁黃河風光,厚重的文化積淀,蘭州突出的文旅資源優勢讓采訪團嘖嘖稱嘆。
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副主任馬真勝向采訪團介紹道,近年來,蘭州把黃河風情線大景區按照“大組團、大色塊、成規模”和“一園一主題”的理念,對沿河10個主題公園進行了改造提升,改造面積34萬平方米,打造了馬拉松公園馬鞭草紫色花海等特色濱河花海景觀,成為蘭州“網紅打卡地”。
“我們希望通過澳門商報的平臺,可以讓澳門及整個大灣區的居民看到甘肅的美及日新月異的變化。”澳門商報國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劉騰飛說道,“如何能將文旅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發展優勢,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答題。澳門旅游業發展迅速,擁有很多好經驗、好模式,希望我們兩地可以加強合作,共同助推甘肅旅游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研究傳承,讓長城文物“活起來”;文旅融合,有效釋放優勢潛能;轉型發展,打造高品質幸福雄關……嘉峪關市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引得采訪團成員紛紛點贊。
近年來,嘉峪關市以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為目標,圍繞構建文、旅、商、體“四輪驅動”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投資近百億元打造關城景區,形成了國家級關城歷史文化園區、新城草湖國家濕地公園、方特歡樂世界科技園區等文化旅游產業園區。
澳門蓮花時報名譽社長王陶說:“嘉峪關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通過這次參觀采訪,我們將加大對嘉峪關市的整體宣傳力度,尤其是加強對嘉峪關關城的歷史文化宣傳,讓澳門同胞多來嘉峪關,了解嘉峪關,以此推動嘉峪關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廣袤隴原已成創新熱土
區位優勢突出、資源豐富多樣、生態環境良好、發展勢頭強勁……廣袤的隴原大地正成為投資熱土、創新高地。
連日來,采訪團一行先后來到蘭州科技創新園和張掖智能制造產業園,充分感受到甘肅迸發出的創業創新活力。
在蘭州科技創新園,“花瓣”形的建筑彰顯出科技感、藝術感、現代感。建筑內部,多功能路演廳、科技化展廳和講解機器人等科技化配套設施齊備。創業者們可“一站式”享受辦公場地、創業指導、人才引進、報稅等多樣化的服務。
今年3月,作為省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的蘭州科技創新園在蘭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順利開園。目前,蘭州科技創新園已入駐50余家企業,包括北京力控、中軟國際、上海網等優質企業。
近年來,蘭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創新創業高地,已建成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45家,其中國家級12家;建成眾創空間118家。
“沒想到,甘肅如今也有了這樣好的創新孵化環境。”深圳特區報總編室副主任陳智軍說,“蘭州匯集了多所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優勢明顯,只要能夠把人才優勢發揮好,聚力成勢,創新發展必將取得更大的成就。”
同樣令采訪團眼前一亮的還有張掖市甘州區的智能制造產業園。這個產業園是張掖打造的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以期主動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推動張掖市生態工業經濟實現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目前,園區入駐并投產運營的企業有29家,其中22家來自大灣區。
“深圳等大灣區地區在智能制造產業領域有著深厚的產業基礎和領先優勢,我們園區先后多次赴大灣區招商,因此灣區企業入駐占比高。”張掖智能制造產業中心副主任陳斌介紹道,今年5月于深圳舉行的甘肅數據信息及智能制造產業招商推介會期間,張掖智能制造產業園就成為深圳企業家關注的焦點。
“甘肅和粵港澳大灣區在產業方面的互補性很強,通過這次媒體行,我們對甘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未來,我們將努力推動兩地在文化和商貿領域的交流,讓更多大灣區的企業了解甘肅良好的營商環境,來甘肅進行更加廣泛的投資合作,共促兩地發展。”香港商報副總編輯王軍說道。(記者薛硯 范海瑞 徐俊勇 張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