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11-22
- 點擊:1047
- 來源:甘肅日報
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常務副省長 石謀軍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從十個方面總結概括了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十分重要、彌足珍貴。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下面,主要圍繞運用實踐“堅持人民至上”這一重要經驗,談一些認識體會。
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這是時代的強音,也是人民的心愿。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堅持人民至上”必須把“兩個確立”“兩個維護”貫徹到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落實到廣大黨員干部的實際行動中,無論研究謀劃工作、出臺政策文件,還是制定措施辦法、推動工作落實,都把“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
高質量發展是基礎支撐。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享有高品質生活,就是最有說服力的高質量發展答卷。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結合起來,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和處理經濟增長與改善民生的關系,以百花齊放的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的高品質生活需要。要緊緊抓住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把國家所需、甘肅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統一起來,找準我省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和切入點,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利長遠,努力走好高質量發展的甘肅之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永恒課題。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當前,我省撕下了“苦甲天下”的歷史標簽,正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越是在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越要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這一永恒課題不動搖,通過我們的努力不斷增強隴原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托幼等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防范化解風險是底線任務。沒有安全和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當前,隨著我省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要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做到見微知著、未雨綢繆。要針對梳理排查出的問題,建立工作臺賬,明確工作措施,靠實工作責任,力爭把隱患化解消除在萌芽狀態。要建立健全風險研判、決策評估、防控協同和防控責任機制,主動加強協調配合,努力形成齊抓共管、各方聯動的工作格局。
持續為基層減負是作風保障。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活力來自基層,力量來自人民。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緊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動向新表現,持之以恒抓好為基層減負工作,在深化拓展成果上下功夫。要克服松勁思想和懈怠情緒,清單化管理、動態化監測、常態化預警,保持高壓整治態勢,決不讓來之不易的減負成果前功盡棄。要緊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動向新表現,從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和領導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推動基層減負工作走深走實。要聚焦制約基層干事創業的深層次源頭性問題,靶向施治、精準施策,持續為基層干部松綁減負,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更好服務人民群眾提供作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