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12-09
- 點擊:1016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六中全會精神在基層】
深入貫徹六中全會精神更好服務群眾
學用結合推動鄉村振興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洪文泉
“百年奮斗,光輝成就,歷史經驗,寶貴財富……”12月3日,在甘谷縣安遠鎮,鄉鎮干部劉曉合用自編的歌曲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希望可以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持續做好全會精神的宣傳工作。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講好時代故事。”劉曉合說。
唱歌曲、講故事、談變化、舉辦知識競賽……連日來,安遠鎮用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全會精神在基層“走新”又“入心”。
一壺熱茶、幾張小凳,在大城村文化活動中心,村民圍坐在一起,聽村黨支部書記丁小東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分享近些年身邊的變化。
道路硬化了、環境更美了、產業園里上班掙工資……丁小東講述村里發展旅游帶來的巨大變化,引起在場村民的共鳴。“在黨的領導下,今后的日子肯定更好。”“擼起袖子加油干,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對未來充滿期待、滿懷信心。
安遠鎮執法中隊堅持學用結合,通過開展志愿服務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將宣傳全會精神的場地搬到街道邊、商鋪里。“要以實際行動貫徹全會精神。”隊員張冠平說,中隊專門成立了服務小分隊,對鎮里小區院落的衛生死角徹底清理,為居民提供了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
“全黨要牢記的一個根本問題是什么?請搶答。”午間,在安遠鎮櫻桃產業園里,鎮長王慧敏提出問題,村民們積極舉手搶答,大家以知識競賽的形式學習全會精神,交流討論如何更好地發展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持續增收致富。
“全會深刻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在經濟建設上,全會指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為我們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安遠鎮黨委書記汪建全說。當前,安遠鎮特色種植養殖、農業旅游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接下來將通過全面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加快構建具有旱作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打通助學貸款“最后一公里”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銀輝 通訊員 王霞飛
“太感謝你們了!正愁孩子的學費呢,你們就送上門來了。”季玉麗的媽媽激動地說,因為岷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為他們送來了當下最急需的“禮物”——5000元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今年8月,岷縣閭井鎮的學生季玉麗如愿考取甘肅農業大學,可伴隨這份喜悅而來的,還有籌措學費的憂愁。
岷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閭井學區大學生貸款負責人在得知這一情況后,及時聯系到季玉麗,詳細了解了她家的具體困難,并對她講解資助政策。可是季玉麗的父親外出打工不在家,母親因摔傷不能到現場簽字辦理。“為更好體現‘把事辦實’的工作作風,我們驅車80多公里專程為她辦理貸款手續。”岷縣資助中心主任何愛軍說。
定西市將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作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不斷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各級學生資助部門嚴格按照“嚴防疫情、服務群眾、應貸盡貸、簡化過程”的原則,全力做好生源地助學貸款工作。縣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還為“三類戶”學生開通了綠色通道,讓“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得到真正體現。
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解決貧困學子的“急難愁盼”事,各縣區資助管理中心合理劃分了辦理區域,下沉辦理點26個,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有效避免了群眾多跑路、常跑路、跑長路,讓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針對因殘疾、大病等原因確實無法到現場辦理的學生及家長,提供“送貸上門”綠色服務和延伸服務,做到大學生生源地貸款無縫隙、全覆蓋。對未返鄉和疫情風險區的在校大學生及時開通了遠程線上辦理業務,實現助學貸款零成本辦理。
截至目前,今年定西市為4.24萬名大學生辦理了助學貸款,簽訂貸款金額2.8億元,其中線上辦理2.5萬人、“送貸上門”8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