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5-25
- 點擊:1352
- 來源:甘肅日報
金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第二十七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
甘肅(蘭州)國際陸港東川鐵路物流中心。
蘭州國際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購中心。
商務工作聯系國內國外,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商務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團結奮進,迎難而上,全省商務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穩中向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擴內需、促消費
商貿流通暢通有序
擴內需、促消費是立足當下、著眼長遠的選擇,是經濟循環重要的牽引帶動力。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商務系統聚焦農村市場,建成10個大型商品交易市場、50個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改造提升1170個縣鄉農貿市場,全省冷鏈庫容由2017年500萬噸增至目前1000萬噸。
聚焦“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深化東西協作消費幫扶,在天津、福建、山東等對口幫扶地區建成8個東西協作電商體驗館。打造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華南、西南等地區農產品銷售新構架,累計建成11個銷售服務中心。
創新促消費活動載體,舉辦“全國消費促進月”“樂享消費·惠購隴原”等主題促銷活動,組織開展各類消費促進活動9560多場,帶動消費增長800億元。
探索商務新業態新模式,實施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中央廚房試點。推動全省電商同城配送體系建設,目前已覆蓋全部市州和絕大部分縣區,實現銷售6.7億元。舉辦電商直播大賽,直播、短視頻等網銷新渠道廣泛應用,網上交易規模持續擴大。5年來,全省累計實現網絡零售1803億元,年均增長15.75%。
行遠自邇,篤行不怠。5年來,全省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811億元,年均增長4.8%。
壯主體、強骨干
對外貿易穩中提質
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我省不斷培育壯大外貿主體,全省外貿主體規模增加到7000多家。組建成立外貿企業聯盟,50家聯盟企業外貿額占全省外貿總額80%以上。
加快布局境外網點,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國際營銷網點84個,其中海外倉39個。
全力推動外貿轉型,建成河西種子、酒泉洋蔥、天水蘋果、蘭州新區石油裝備、平涼蘋果和蘭州市新型材料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6個,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28個。
創新發展跨境電商,獲批建設蘭州、天水2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16億元,年均增長143%。
5年來,全省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980億元,年均增長9.5%。2021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490.9億元,同比增長28.4%。高于全國7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10位。
走出去、請進來
招商引資質效雙升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和源頭活水。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商務系統以招商引資的新突破助推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大招商”、優化“軟環境”、抓住“新機遇”,不斷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添磚加瓦。2018年以來,省外到位資金總量持續快速增長,累計達11260億元,年均增長15.6%。
省商務廳出臺政策高位推動,把招商引資工作融入產業體系構建和經濟社會發展大格局中,出臺《關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組織實施招商引資“四個突破行動計劃”,連續兩年召開全省招商引資大會將企業“請進來”。
兌現省級獎補資金,完善省級招商引資財政獎補實施辦法,累計向甘肅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檔電解銅箔建設項目、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制造示范應用項目等8家重點招商引資企業兌現省級獎補資金8000萬元。
謀劃重大招商活動,連續兩年由省政府主要領導率團赴粵港、滬浙招商。引進“三個500強”企業在我省投資項目60個。
高質量舉辦蘭洽會,線上線下創新模式,精心打造培育招商引資金字名片,蘭洽會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持續提升。近三屆蘭洽會累計簽約項目1791個,簽約金額9057.6億元,落地項目1563個,項目落地率達到87.27%。
持續優化投資環境,落實重大項目省級領導包抓機制,組織化解涉企歷史遺留問題166個,化解率達到98.8%。成立省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中心,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發展。
搭平臺、暢通道
對外開放突破推進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商務系統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打造對外開放發展新優勢,推動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
開放平臺漸成體系。我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14個商務代表處,84個國際營銷網點,與74個境外商協會建立合作機制,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往來關系。蘭州鐵路口岸、航空口岸和敦煌航空口岸,武威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4個國家級經開區,蘭州、天水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日趨完善,為推動對外經貿合作提供了堅實支撐。
利用外資快速增長。全省運營良好的外資企業達312家,較2017年增長33.9%,5年來累計實際利用外資3.7億美元,年均增長25.6%。金昌、蘭州、天水經開區在全國排名大幅提升。
對外投資穩步推進。全省設立非金融類境外企業137家,涉及冶煉、集成電路、基建、鐵路、能源等多個行業,分布在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5年來對外直接投資14.9億美元,實現了技術升級和市場拓展“雙豐收”。
外運通道四通八達。我省圍繞“暢通道、聚物流、興產業”,開通中歐、中亞、南亞公鐵聯運、西部陸海新通道、東部海港鐵海聯運、“中吉烏”、中老鐵路等貿易通道,通過鐵路、公路、海運等方式通達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貨運班列實現多式聯運常態化運營,5年累計發運國際貨運班列1681列、貨值24.3億美元。
助脫貧、防疫情
商務為民擔當有為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商務系統探索形成電商扶貧、產銷對接扶貧、東西部消費協作扶貧、牛肉面扶貧、家政扶貧、境外勞務扶貧、定點幫扶“6+1”商務扶貧系列模式。農村電商、家政、牛肉面技能培訓超45萬人次,為253家家政服務企業、13.6萬名家政服務人員建立了信用記錄,對外投資合作帶動外派勞務13842人,帶動創業就業超20萬人,農產品網上銷售額由93億元增長至226億元,年均增長24.86%,探索出的電商扶貧隴南經驗、廣河模式、環縣模式,為全省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疾風驟雨礪初心,危難時刻顯擔當。
2020年初以來,我省受到多輪疫情沖擊。面對疫情,全省商務系統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堅決扛起行業疫情防控和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的政治責任,及時研究制定暢通運輸通道、加強采購儲備、完善企業扶持的政策措施,啟動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機制,確保市場供應保障平穩有序。
乘風破浪正當時,不待揚鞭自奮蹄。新時代、新征程,全省商務系統將以更加昂揚奮進的姿態、更加積極主動的擔當、更加務實創新的舉措,譜寫全省商務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