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10-08
- 點擊:708
- 來源:甘肅日報
“今年以來,天水市全面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積極融入‘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自覺肩負起省委、省政府賦予的‘建設區域中心城市’職責使命,深入推進‘四強’行動,做深做細‘五量’文章,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奮力譜寫老工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近日,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國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談到天水市經濟社會發展亮點,王國先說,一是全力以赴抓項目、擴投資。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的關鍵抓手,落實重大建設項目協同推進機制,清單化調度監管、鏈條化靠實責任、節點化督查通報,全市437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483億元,天水機場遷建、靜天高速公路、曲溪城鄉供水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為經濟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深入開展招大引強突破行動,繪制11張產業鏈招商圖譜,組建50個工作專班,組織開展招商活動647次,引進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49項,到位資金284.63億元。其中,省外項目到位資金281.11億元,同比增長10.5%,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堅定不移抓工業、興產業。立足全國老工業基地的實際,始終把發展壯大工業經濟作為重中之重,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聚焦建設集成電路封測產業聚集區和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圍繞打造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醫藥食品、建筑建材5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強化企業跟蹤服務,全面落實惠企政策,加快推進重點項目,117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28.26億元,旭康中性硼硅藥用玻璃項目正式投產,杰瑞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等項目加快建設,黃龍抽水蓄能電站、華天集成電路新產業基地等項目積極推進,工業對全市經濟的支撐能力持續增強。
三是多措并舉抓農業、促振興。嚴格落實防返貧監測機制,分層分類落實幫扶措施,沒有出現規模性返貧問題。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市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圍繞打造果菜畜藥高品質現代化特色農業先行區,加快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秦州區和麥積區分別列入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整合投入各類資金4.5億元,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堅”,鄉村面貌持續改善。
四是千方百計抓三產、活消費。有效應對疫情的沖擊影響,積極組織開展各類促銷活動,“一企一策”指導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外貿發展逆勢而進。1至8月,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30.89億元,同比增長8.32%。加快推進中國(天水)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發展,舉辦跨境電商直播售貨、農特產品集中發車等活動,花牛蘋果、秦安蜜桃等農特產品出口至俄羅斯、越南、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全面落實疫情形勢下促進旅游業發展各項措施,深入開展旅游宣傳推介,加快推進麥積山游客服務中心、白鹿倉國際旅游度假區等項目建設,文化旅游市場加速回暖。
五是持之以恒抓改革、增動能。堅持以改革創新添活力、提能級,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國資國企、財稅金融等領域改革,發展動能持續增強。深入推進強科技行動,全力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甘肅省集成電路制造材料創新聯合體”掛牌成立,天水市大型電氣傳動系統與裝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穩步推進,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5.4%。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大力推行“不來即享”等利企便民措施,發展“軟環境”持續優化。
六是傾心盡力抓民生、保穩定。堅持基本財力向民生領域傾斜,全市財政民生支出達到157.5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6%。清單化推進民生實事辦理,省、市列20項民生實事有序推進。有效應對疫情沖擊,認真落實第九版防控方案,持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全力抓好生態環保、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等工作,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王國先表示,天水市將聚焦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堅持不懈抓項目、興產業、惠民生、促發展,推動老工業基地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白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