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10-12
- 點擊:713
- 來源:甘肅日報
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下好自立“先手棋”、打好自強“主動仗”,就必須讓人才真正在科技創新中挑大梁、當主角,讓人才活力在科技創新大環境中競相奔涌。
近年來,甘肅省著眼“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完善人才政策體系,科技人才結構持續優化,科技人才活力得到有效激發。
經過不懈努力,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由2012年的53.88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60.52萬人,專業技術人員質與量不斷提升,結構比例逐漸優化。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數量由2012年的3.68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4.31萬人,人員規模穩步擴大。此外,我省著力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力度,高層次人才隊伍日益壯大,全省現有兩院院士1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71人。
完善保障制度,營造更優人才環境
這些年,我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加緊完善科技人才服務保障體制機制,努力營造有利于人才“穩、育、引、用”的發展環境,加快形成西部地區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全面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2022年2月,省委召開人才工作會議,立足甘肅實際,總結成績、分析形勢,提出建設西部地區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把中央確定的新時代人才工作戰略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轉化為我省人才工作的具體思路舉措,全力推動我省人才工作邁上新臺階。
2022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圍繞人才發展全鏈條全環節,建設高層次人才平臺和創新高地,打造科技創新主力軍,著力集聚各方面高素質人才,突出授權松綁、完善評價體系、創新激勵機制,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讓人才發揮最大的作用、體現最大的價值。
優化科技創新生態,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2022年4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甘肅省強科技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對科技人才工作進行專章部署,實施更加精準的科技人才支持政策,構建梯次銜接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等全鏈條人才成長機制,構建產學研全鏈條的人才發展格局。
創新激勵機制,涵養良好人才創新生態
為完善科技人才政策體系,我省創新性地在全國率先提出“45歲以下科研人員主持承擔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的要求,樹立了在科研一線發現、培養高素質青年科技人才的鮮明導向。同時出臺了《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科研經費、平臺資助、成果轉化、激勵保障等多個方面制定有效扶持和獎勵措施,人才干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信心更強。
修訂完善了《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相關配套文件,增加授獎總數,提高獎金額度,增設特等獎。優化工作流程,安排專項資金對促進和開展技術成果交易的單位進行獎勵。科技獎勵對區域科技進步與創新人才的激勵導向作用更加明顯,科技激勵對科技創新的保障作用更加有力,讓科研人員“名利雙收”。
2022年2月,省財政廳省科技廳聯合印發《甘肅省省級科技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賦予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進一步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落實“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創新活力專項行動”,在部分高校院所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試點。實施科技管理流程再造,重塑科技管理服務體系,為科技人才心無旁騖做研究營造寬松的科研氛圍。
發揮創新載體作用,激發人才創新潛能
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是激活創新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創新驅動的有效載體。
近年來,我省圍繞現有國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布局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吸引集聚了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鍛造了一批引領行業科技創新潮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2021年,我省加入國家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引導人才參與國家重點項目競爭,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和人才培養層次,獲立項資助17項。實施博士后引進培養計劃,開展在甘就業(入職不超過2年)的博士畢業生和全日制優秀博士生主持省級青年科技人才培育項目,鼓勵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持續與中科院聯合實施“西部之光”人才計劃。加大自然科學基金支持力度,近幾年,累計執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445項,支持經費22.14億元,培養了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
此外,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企業創新聯合體管理辦法,投入科技經費1.2億元,組建8個創新聯合體,集聚省內外近150個單位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致力于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鍛煉人才。2021年組織實施“揭榜掛帥”和科技重大專項62項,凝聚培養了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近年來,在科技計劃項目支持下,36人(項)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近700人(項)獲得我省科學技術獎勵。
為了做好國家與省級引才引智基地的聯動,我省制定《甘肅省引才引智基地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了省級引智基地的申報要求與條件、組織與評審、建設與管理等相關內容。
2020年認定“廢舊礦山修復治理甘肅省引才引智基地”等10家單位為甘肅省引才引智基地,覆蓋蘭州、定西、慶陽、酒泉、武威、張掖等6個市州。各引智基地結合自身優勢領域,積極發揮高端平臺作用,拓寬國際科技合作新模式,為甘肅與中國西部地區相關領域的成熟關鍵核心技術走出國門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化區域協作,搭建人才共育橋梁
我省持續深化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以及大型科研院所等科技“國家隊”的合作,與中國工程院簽訂省院科技合作協議,共同組建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甘肅研究院。
與中國科學院達成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與4家中央科技型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科技部農村中心共同啟動“100+N”開放協同創新體系建設,探索建立技術研發供給、成果轉移轉化、園區提質增效、人才進鄉入村的工作機制和模式。
開展院士專家“隴上行”系列活動,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近年來,我省持續深化跨區域科技合作,人才合作交流從全面參與到深度融入,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拓寬渠道廣聚人才,引才引智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不斷深化東西部科技人才幫扶協作,與東部協作地區聯合認定了“雙地”科技特派員366名。通過各類平臺和項目共引進生物醫藥、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態環境、文化旅游等領域高層次人才400人次,涉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俄羅斯、新西蘭、以色列、希臘、羅馬尼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依托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甘肅研究院、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甘肅)等高端人才服務基地建設,借助院士、專家、科技領軍人才的知識和技術優勢,以推動甘肅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充分發揮科技咨詢智庫在產業技術攻關、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等領域的作用,在白銀、慶陽、定西、隴南等地開展實地調研、學術講座、技術指導、交流咨詢等活動,為加快縣域鄉村振興助力。(記者張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