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11-09
- 點擊:850
- 來源:甘肅日報
張俊宗
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理念,以加快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為主線,緊緊圍繞國家實施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堅行動,承擔起為國家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的重要使命,爭創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區,打造西北高等教育發展新引擎,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邁上新征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理念,以加快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為主線,緊緊圍繞國家實施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堅行動,承擔起為國家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的重要使命,爭創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區,打造西北高等教育發展新引擎。
辦好教育,關鍵在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歷史經驗,是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根本保證。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必須牢牢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確保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必須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落實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責任擔當。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科技是實力、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高校要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部署,以教育、科技、人才統籌部署、協同發展的系統思維發展高等教育,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優化同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學科結構、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模式和科研評價體系。要胸懷“國之大者”,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持續完善大學創新體系,強化基礎研究,在解決好“卡脖子”的核心問題上下功夫,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團隊和研究平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創新活力的高層次領軍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著力培養“四有好老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立德樹人,久久為功。將黨的理論創新成果融入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全過程,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教育引導廣大青年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努力培養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優秀人才。
使命召喚,再啟新程。黨的二十大發出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動員令。高校作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必須始終與現代化強國建設和民族偉大復興同行同向、同頻共振。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領會其中的道理學理哲理,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要胸懷民族復興大志,勇擔民族復興大任,堅定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從教育發展理念與發展方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等方面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走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路。要努力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圍繞“三新一高”,著力加強一流學科建設、產學研用相結合和科技創新,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和蘭西城市群建設等重大戰略,圍繞生態安全、邊疆治理、民族教育、教育信息化、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推進校地校企合作和協同創新,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信息鏈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和發展新優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智力支撐,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事業中建功立業。(作者為西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