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12-20
- 點擊:794
- 來源:新甘肅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激勵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圍繞農業優先型和文旅賦能型的發展定位,依托‘十有’特色資源,健全‘產業就業雙輪驅動’的穩定增收機制,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辦好民生實事,奮力譜寫經濟繁榮、城鄉美麗、生態宜居、治理高效、人民幸福的現代化新武山嶄新篇章。”近日,武山縣委書記王新強在接受甘肅日報記者專訪時說。
如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加快武山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實際成效?王新強表示,武山縣將立足實際,重點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武山縣縣城全貌
一是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增強縣域綜合實力。深入推進強縣域行動,全力打造蔬菜和生豬兩條“五十億級”全產業鏈,形成“2+5+N”現代農業產業布局。實施“11234”工業強縣戰略,抓好縣工業集中區開發建設和鴛鴦馬力工業集中區建設,促進資源優勢更好轉化為經濟增長優勢。大力實施“商貿活縣”戰略,著力促消費、擴內需、穩增長,健全完善商貿體系,加快產地市場、冷鏈物流建設,著力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武山油菜花海美如畫
二是全域旅游打造名片,積蓄發展強勁動能。按照“11711”全域旅游發展思路,加快水簾洞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推進水簾洞游客中心和鐵籠山、太皇山大景區旅游公路、寧遠古堡文化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切實將文化、旅游、農業、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打響“世界第一摩崖佛·武山十有祈福地”旅游品牌,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勁動能。
武山豆角喜獲豐收
三是“一線六圈”全域扶持,促進城鄉全面振興。大力實施一線六圈“城鄉振興計劃+全域旅游創建”工作,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切實將“一線六圈”打造成文旅農康的融合體、鄉村建設的綜合體、產業興旺的示范體、縣域經濟發展的承載體、引領時代新風的實踐體,有效解決全縣東西南北鄉鎮以及山川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進城鄉全面振興。
武山蔬菜大棚助農增產增收
四是民生保障盡心竭力,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傾力抓好就業、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健全完善醫療、保險、救助、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常態化開展城鄉共治“六大行動”,促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加強渭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抓好榜沙抽水蓄能、國儲林建設等重點項目,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精準落實十條優化措施,用好縣委管干部、干部管家屬、家屬管親朋、學校管學生、學生管家長“五管”機制,切實筑牢生命健康安全防線。
武山旋鼓舞
五是以文化人持續強化,廣泛凝聚發展共識。持續強化意識形態工作,深入開展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大力宣傳武山“十有”特色資源,充分發揮渭川文化研究中心、渭川文化產業研究院等各方面作用,推出一批文藝精品力作,擦亮“渭川文化”品牌。常態化開展“一愛一為”志愿服務行動,持續開展“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凝聚全縣上下思想共識。
武山縣臥牛山古洞
六是從嚴治黨縱深推進,提升黨建保障能力。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決扛牢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統籌抓好各項工作,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氛圍,為建設幸福美好現代化新武山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白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