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12-21
- 點擊:913
- 來源:甘肅日報
近期,全省各市州兩會陸續落下帷幕。各市州兩會亮出了怎樣的發展成績單?對未來一年有何發展規劃?對此甘肅日報進行了梳理。
號角已經吹響,使命催人奮進,實干造就未來。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站在新起點上,全省各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明確發展思路和重點任務,以飽滿的熱情開啟新征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努力把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的生動實踐。
金昌高原夏菜生產基地。(資料圖)
金昌:市企融合 爭當全省發展排頭兵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曉玲
全市生產總值歷史性突破500億元,金川集團公司營業收入和利稅均創歷史新高,市企融合縱深發展實現“新深度”……記者從近日召開的金昌市兩會了解到,今年,金昌市堅持市企融合一體化推進高質量發展,合力育產業、穩經濟、戰疫情、破難題、抓創城、優環境,實現了互融互促,共贏發展。
金昌緣礦興企、因企設市,特殊的歷史背景,決定了市企之間唇齒相依、榮辱與共的本質屬性,因而,市企融合發展成為代表委員們的共同心聲。
“金川集團作為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主體之一,將積極履行在金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領頭雁’職責,決心轉變發展方式,著力鍛長板、補短板、強動能、增后勁,以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推動金昌經濟社會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金昌市人大代表、金川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尚勇說。
市企融合,推動金昌項目建設全面提速,招商引資全面提效,園區發展全面提檔。
今年,金昌市企聯合舉辦了新能源電池產業招商引資推介暨項目簽約大會,成功承辦了2022年下半年全省重大項目開工活動,推動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42個,355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65億元;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40個,預計到位資金182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10%,同比增長20.6%;金昌經開區進位升級,位列全國217家國家級經開區第78位、全省國家級經開區第1位,河西堡工業園被列為全國發展農藥產能重點園區,永昌工業園被評為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示范工業園區。
金昌市人大代表、永昌縣委副書記、縣長俞天德說:“目前,永昌縣與金川集團融合實現‘有名有實’,達成合作意向18項,總投資將達到150億元。下一步,永昌縣將持續支持金川集團公司高端礦泉水等項目建設,支持參與永昌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參與永昌高品質菜草畜產業全過程,力爭龍頭引領,健全溝通協調、專班推進等機制,全覆蓋對接、全要素融通。”
今年,受疫情、市場疲軟等因素影響,金昌個別企業出現經營成本倒掛情況,致使下游鏈上企業缺乏原料,不能滿負荷生產。
為此,金昌市建立政企溝通交流聯席、產業鏈運行日調度等機制,開展企業投資項目信用承諾制改革,通過保障企業原料運輸、對接融資等措施,力促上下游企業不停產。
同時,面對疫情期間企業重點物資保供保暢,精準實施“提前報、及時接、快速采、現場教、及時卸、閉環送”六步法的全程閉環管理,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金昌市人大代表、甘肅天藍環保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武年說:“我們期盼在市企融合強力推動下,金昌加大對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支持,全力加快復工復產和服務業復蘇,推動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科技賦能助推武威奶業高質量發展。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武威:蹄疾步穩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新征程時不我待,新使命催人奮進。
12月12日至15日,武威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政協武威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來自全市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肩負神圣使命,認真履行職責,共商武威發展大計。
今年以來,武威市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縣域行動,努力引入增量、增強能量、做大總量,推動經濟運行逆勢而進、穩步提質。
武威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以內。
武威市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武威市第五次黨代會要求結合起來一體推進:
——堅持綠色工業引領。實施綠色工業突破行動,加快推進工業經濟擴量提質、轉型升級、綠色低碳發展,壯大奶產業集群規模,力爭奶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80億元以上。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守牢糧食安全底線,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40萬畝以上、總產量122萬噸以上。深入實施優勢特色產業倍增行動,加快建設河西走廊百萬頭肉牛、百萬頭生豬、千萬只肉羊示范區。
——堅持雙輪驅動牽引。更好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和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實施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260個以上、完成投資370億元以上,省列重大項目12個以上、完成投資80億元以上。
——堅持城鄉協調聯動。深入實施強縣域行動,實施園區提檔升級突破行動,打造百億級產業園區。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6個百分點。
——堅持保護治理并重。科學開展大規模防沙治沙和國土綠化,完成防沙治沙35萬畝、人工造林40萬畝、封育22萬畝,治理退化草原76萬畝、水土流失面積27平方公里。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積極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力爭全市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堅持共享發展理念。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5萬人,多渠道穩定和擴大就業。落實救助供養、大病救治等政策,健全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
——堅持底線思維。統籌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武威,完善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機制,加強公立醫院醫療資源儲備,科學分類做好患者救治,保障社會正常運轉和基本醫療服務。
武威市將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生態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文化興、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武威。
金塔胡楊林。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吳智軍
酒泉:苦干實干 將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董文龍
奮楫揚帆再出發,篤行不怠啟新程。
12月10日至14日,酒泉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政協酒泉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來自全市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崇高的使命擔當,認真履行職責,為打造區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酒泉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
2022年,酒泉市克服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和疫情反復沖擊等諸多困難,全市各族人民和各級干部苦干實干,經濟逆勢而進,一批大項目落地落戶,城鄉面貌有了新變化,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全產業鏈推進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的典型經驗受到國務院和省政府通報表揚。”
“全年實施各類項目104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37個,省列重大項目考核全省第一。”
“1萬戶舊宅變新房,新建農村公路1200公里,3個鄉鎮、20個村進入全國‘百縣千鄉萬村’鄉村振興示范創建行列。”
“醫療水平逐步提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評全省第一,老年人健康體檢率全省第一。”
……
成績屬于過去,奮斗成就未來。
酒泉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23年奮斗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和8%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
“我們必須毫不松懈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才能勇挑重擔、不負人民。”酒泉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表示,2023年將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做好項目儲備、強化新能源項目支撐、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大抓投資;全產業鏈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壯大現代化工產業、加大礦產資源勘查力度、發展核及核關聯產業,改善工業結構;抓改革、壯產業、改農田、建農房,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廣泛傳播以敦煌文化為引領的酒泉文化、做活以敦煌旅游為龍頭的全域旅游、全盤復活第三產業,建設文旅大市;通過強科技、強縣域、優化營商環境、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夯實基礎性支撐;精準有效開展疫情防控、努力實現充分就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好區域醫療中心、織細織密社區保障網、貼心盡心回應群眾關切,全力以赴保障民生。
藍圖催人奮進,逐夢惟有篤行。與會代表、委員紛紛表示,將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酒泉的火熱實踐,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把市兩會提出的一項項目標任務變成美好現實,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慶陽石油資源開發場景。(長慶油田黨委宣傳部提供)
慶陽:積能蓄勢 奮楫揚帆再出發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安志鵬
預計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預計全年生產原油1040萬噸、占地1.7萬畝的“東數西算”產業園全面鋪開……在日前召開的慶陽市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慶陽市亮出2022年“成績單”,同時發布了2023年發展“任務表”和“路線圖”。
“強工業是慶陽趕超發展的必由之路。”慶陽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介紹,慶陽市將堅定不移實施強工業行動,力爭2023年原油產量、加工量分別達到1050萬噸、355萬噸,天然氣產量達到7億方;堅持“風光火氫儲”同步發展,推進正寧2×100萬千瓦調峰煤電項目,加快環縣甜水堡零碳產業園建設,推動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經濟優勢。
慶陽集“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東數西算”四大國家戰略于一身,已進入新一輪大開發大建設的快車道。慶陽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慶陽市將加快建設中能建“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零碳大數據產業園等示范項目,建設慶陽至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地區網絡直連鏈路,打造數字經濟千億級產業鏈。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慶陽正在聚力建設農業強市。2023年,慶陽市將持續“保糧、擴畜、提果、增菜、養菌”,確保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40萬噸左右,穩固新時代“隴東糧倉”;著力構建以種植業為基礎、養殖業為牽引、菌業為閉環的“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模式,創建鎮原縣和環縣2個國家級、建好8個省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不斷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項目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2023年,慶陽市將建設立體交通網,開工建設平慶鐵路和長慶橋至慶陽、褚家灣至馬福川鐵路;建設骨干供水網,積極開展馬蓮河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建設城鄉電力網,開工建設隴東換流站和慶北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綠色生態網,持續實施“再造子午嶺”提質增效行動等重點項目,深入推進“固溝保塬”工程,努力為高質量發展蓄動能、增后勁。
慶陽市還將建立容缺預審機制,爭取“拿地即開工”;推進實施參股控股,打造“自己的公路、自己的鐵路、自己的機場、自己的銀行”;支持重點企業開展新能源等領域技術研發,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奮力打造良好的政務、政策、要素、產業和政商環境。
“紅色文化是慶陽最獨特的精神標識和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慶陽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將持續擴大“紅色圣地”知名度和影響力,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
隴南市區濕地公園。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冉創昌
隴南:加壓趕超 抓緊抓好各項工作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陳多
12月9日至12日,隴南市五屆人大二次會議和政協隴南市五屆二次會議如期而至,來自全市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齊聚一堂,共商發展大計,共繪美好藍圖。
2022年,是隴南發展史上極其不易的一年。在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隴南的偉大征程上,書寫著太多難忘與憧憬,銘刻著每一名奮斗者堅實的足跡。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災情等多重風險挑戰和嚴峻復雜的發展形勢,隴南上下緊緊圍繞建設“三城五地”宏偉目標,深入推進“十大行動”,接續奮斗、加壓趕超,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特色優勢逐步顯現,投資拉動不斷增強,脫貧成果持續鞏固,城鎮功能更加完善,綠色價值日益凸顯,質效水平同步提升,顏值面貌美麗蛻變,內生動力全面激活,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惠民舉措有力有效,政府效能顯著提高。
在隴南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隴南取得的不俗成績:隴南連續兩季度重點工作綜合評價獲全省“貢獻獎”;三季度,隴南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居全省第3位,預計全年完成560億元,增長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將分別邁上3萬元、1萬元大關;其余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位次普遍前移。隴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動能逐步增強、勢頭更加強勁。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隴南的關鍵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特殊而重大。這一次會議,描繪出了新的行動路線圖。
隴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指示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融入“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加快實施“四強”行動,堅定不移建設“三城五地”,持續深入推進“十大行動”,努力實現“九個新突破”,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找準隴南定位、把準隴南方向,繼續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隴南奮勇前進。
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
與會代表、委員紛紛表示,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始終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戰略清醒和“亂云飛渡仍從容”的發展定力,繼續奮斗,勇往直前,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好,讓人民群眾看到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際成效。
甘南州瑪曲縣“天下黃河第一灣”。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甘南:錨定目標 接續奮斗啟新程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12月11日至14日,甘南州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政協甘南州十五屆二次會議在合作市召開,全州各條戰線的代表、委員匯聚一堂,共商國是,積極為群眾發聲,踴躍為發展獻策。
政府工作報告展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一年來,甘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落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打造“五無甘南”、創建“十有家園”,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強基固本、拓展成果,鄉村全面振興邁出新步伐。扛牢責任、強化治理,生態保護建設取得新成效。深挖潛能、調整結構,特色產業發展厚植新優勢。聚力攻堅、補齊短板,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深化改革、優化環境,區域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多措并舉、改善民生,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新進步。創新治理、夯實基礎,平安甘南建設邁上新臺階。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9.27億元,增長3.5%;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97億元,同口徑增長2.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0.1億元,增長12%……
“我們必須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我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的關系,統籌兼顧,協調聯動,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句句堅定鏗鏘的話語,激蕩在每一位代表、委員的心中。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將迎來自治州建州70周年,甘南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努力打造“五無甘南”、著力創建“十有家園”,加快建設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奮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如何謀定后動?如何真抓實干?代表、委員們獻諍言、謀良策、出實招。
州人大代表次九九說,政府工作報告催人奮進。農牧村是甘南發展的根本和基礎,鄉村振興是推進農牧村現代化的現實路徑,2023年,迭部縣尼傲鄉尖尼村將把農牧村建設得更加美麗宜居,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加幸福殷實。
州政協委員格桑才讓說,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持續改善基礎設施,延展文旅產業鏈條。他提交了“讓好山好水好文化成為甘南發展的重要資源優勢”的提案,并圍繞文旅融合,豐富業態建言獻策,希望為文化旅游產業優質高效發展出力。
奮楫揚帆再出發,勇毅前行鑄輝煌。甘南州正以堅定的信心、豪邁的姿態、穩健的腳步,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守正創新,繼往開來,努力譜寫甘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篇章。
臨夏雙城至達里加(甘青界)一級公路。(臨夏州委宣傳部提供)
臨夏:加速躍升 爭先進位謀發展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虎
凝心聚力謀發展,踔厲奮發向未來。
12月9日至12日,臨夏州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政協臨夏州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來自全州各地、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要事,議全局之事、謀發展之計、獻務實之策。
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這一年臨夏州的非凡成就,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臨夏州未來一年怎么干指明了路徑。
2022年,臨夏州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提升;大抓特色產業培育,縣域經濟發展蓄勢發力;聚焦“三農”中心任務,農業農村發展更顯活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致力增進民生福祉,人民生活品質穩步提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成績來之不易,未來更需努力。2023年,臨夏州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全省“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深入實施“四強”行動,聚力打造“五個區”,全力建設“六個臨夏”,奮力實現“七個方面重大突破”,加快鄉村振興步伐,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臨夏。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這是2023年臨夏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如何實現發展目標,臨夏州將重點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
——聚力鄉村振興補短板、深耕“三農”提質增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統籌推進“五大振興”,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推進鄉村建設行動。
——聚力項目建設穩增長、做強發展動能引擎。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強基礎、促增長、爭進位的有力抓手,千方百計謀劃爭取項目,大力實施“千億招商”行動。
——聚力產業培育強支撐、激活縣域內生動力。因地制宜發展文旅、商貿、工業、美食等特色產業,深入實施“5540”百億工業企業和“十百千萬”商貿企業培育工程。
——聚力城市發展開新局、打造幸福宜居環境。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深入實施美麗城市(縣城)規劃建設十大行動。
——聚力生態保護筑屏障、厚植綠色發展底蘊。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蘭西城市群生態建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聚力民生改善增福祉、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兜牢民生保障底線,著力強化社會治理。
——聚力改革開放增活力、構建多元賦能格局,堅持創新驅動、改革賦能、開放促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使命昭示未來,奮斗鑄就夢想。臨夏州干部群眾表示,將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全州各項目標任務上來,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臨夏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