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1-02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制定出臺《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條例》、三省協同立法共建大熊貓國家公園、開展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守護“地球之腎”……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這個重點任務,圍繞助力全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系統修復戰、治水興水升級戰、國土綠化持久戰,久久為功、善作善成,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打好生態系統修復戰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7月27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條例》。
自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省人大常委會積極響應,組織甘肅代表團以全團名義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交了《關于盡快制定黃河保護法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議案》,推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黃河保護立法程序。同時,將《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條例》列入2021年立法調研項目,啟動了立法程序。2022年,組織工作專班起草條例草案。
2022年11月22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初審,今年7月24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二審。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一致認為,條例從生態保護擴展到高質量發展、黃河文化生態保護傳承,構成了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綜合性法規,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濕地作為全球重要生態系統之一,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生態功能,對維護我國生態、糧食、水資源、生物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被譽為“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
8月7日至10日,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和全國、省人大代表專題調研工作組,在酒泉、張掖、甘南、蘭州執法檢查并同步開展代表專題調研??船F場、聽匯報、聊對策,金塔縣北海子濕地、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瑪曲縣阿萬倉濕地、碌曲縣尕海濕地、蘭州新區秦王川濕地公園等地,都留下了他們的履職足跡。
2022年底,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決策部署,依據《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關于“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從大熊貓保護實際出發,可制定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的要求和立法法有關規定,經四川、陜西、甘肅三省人大常委會商議,決定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管理協同立法。
7月27日,《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的決定》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按舜稳f同立法的首次嘗試,尋求最大公約數,共畫生態環境保護的最美同心圓,為今后相關領域的立法開拓了思路、作出了示范?!笔∪舜蟪N瘯h資工委綜合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打好治水興水升級戰
水是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水資源是維系地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
2007年9月,《甘肅省石羊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條例》頒布實施,為規范流域水資源管理、推進流域水資源保護利用、改善流域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上位法的修改和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2022年,省人大常委會正式啟動條例修訂工作。2023年5月31日,《甘肅省石羊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條例》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修訂通過。結合條例修訂草案初審和二審中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的意見建議,修訂后的條例六章三十九條,明確“石羊河流域機構負責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具體工作”,提出“開發、利用流域水資源,應當堅持興利與除害相結合,正確處理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關系,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并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同時規定“單位和個人取用水應當控制在定額內。對超定額取用水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超定額部分累進收取水資源費”。
新時代甘肅農業節水工作進展如何?
7月24日,提請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的關于全省農業節水情況的調研報告給出了建議。此前在6月上旬,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先后到蘭州、白銀、張掖、金昌4個市8個縣(區),深入26個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高效節水灌溉項目、蓄供水工程、水肥一體化種植基地等,對全省農業節水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力求找準問題癥結,尋求改革發展良策。
在分組審議現場,常委會組成人員集思廣益,就進一步做好農業節水工作提出意見建議。省人大農委副主任委員、常委會農工委主任王春江表示,下一步,將依法督促有關方面加大全省水網規劃建設力度,加快灌區現代化改造步伐,構建節水型農業生產體系,強化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推動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
打好國土綠化持久戰
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是改善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舉措。2018年底,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草局印發《關于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全方位推進國土綠化,增加生態資源總量,提升生態服務功能,全力筑牢國土生態安全屏障的目標。
7月24日,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副組長、省人大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朱建海向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作關于全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情況的調研報告。據介紹,為掌握近年來我省組織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以水定綠、科學造林、防沙治沙、修復生態、建設美麗甘肅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省人大常委會成立調研組,結合主題教育建設山川秀美現代甘肅專題調研,在全省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調研活動。
“健全法規制度、強化資金保障、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科技支撐,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綠色幸福感’”,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圍繞進一步打好國土綠化持久戰提出了意見建議。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聽取審議全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是省人大常委會運用法治力量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有力舉措,也是省人大常委會依法保障山川秀美幸福美好新甘肅建設的具體實踐。
在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省生態環境廳廳長葛建團就2022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和工作完成情況以及2023年的工作安排作詳細報告。
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一致認為,要持續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政治責任和底線性任務,緊盯風險抓治理,緊盯短板弱項抓治理,推動環境保護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見效。此外,有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要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持續精準發力,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做到科學有序;把防治水土流失作為綜合治理的重要工作,通過水土保持修復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注重戈壁荒漠的生態保護和修復。(記者石丹丹 通訊員 齊昕 張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