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6-04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6月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3年甘肅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并介紹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有關情況。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擴綠、增長,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我省環境空氣質量總體保持穩定,水環境質量總體鞏固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安全可控。
2023年全省14個地級城市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為86.4%,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指數為3.51。全年沙塵天氣呈頻次、強度雙增的變化趨勢,各城市空氣質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14個地級城市累計受沙塵天氣影響1168天·次,全省14個地級城市均未出現酸性降水。
2023年全省74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95.9%;劣Ⅴ類水體比例為0%,提前一年實現消劣。黃河、西北諸河、長江三大流域水質均為優。51個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中,Ⅰ—Ⅳ類水質點位占比80%,Ⅴ類占20%。主要超標指標為氯化物和鈉。全省32個地級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和100個縣級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中,除4個地級水源地和7個縣級水源地因本底原因出現水質超標外,所有水源水質均達標。
2023年我省土壤污染風險得到基本管控,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全省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全省城市晝間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52.2分貝,聲環境質量等級為二級,聲環境質量為“較好”;夜間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43.9分貝,聲環境質量等級為二級,聲環境質量為“較好”。2023年全省環境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陸地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處于當地天然本底漲落范圍內。各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氣溶膠、沉降物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和氣碘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處于本底水平。
我省持續加強祁連山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估和生態環境監管,監測評估顯示,祁連山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整治成效持續鞏固,祁連山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循環能力逐步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得到加強。我省堅決擔起黃河污染防治的政治責任,聚焦工業、生活、農業污染防治及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重點領域,圍繞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等重點區域,緊盯國家黃河生態環境警示片反映問題,推動納入年度要點的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全面完成。2023年黃河流域41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92.68%,高出黃河流域9省區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黃河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8年達到Ⅱ類。全省12個市、18個縣區建立了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同時,我省積極協商相鄰省份,分別與四川、寧夏建立省際流域橫向補償機制,即將與青海省簽訂流域橫向補償機制協議。
同時,強化重點碳排放企業核查與履約,組織完成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7大行業119家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2021、2022年)碳排放配額核定、發放、清繳和交易等工作。全省20家電廠提前足額完成履約清繳,共清繳配額1.92億噸。
據介紹,今年六五環境日以“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主題,在平涼市設主會場。本次活動前期六項“綠色”系列宣傳活動已于4月啟動實施,在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將為“美麗甘肅 鏡頭里的故事”生態環境保護短視頻和“美麗甘肅 光影綠境”攝影作品征集活動獲獎代表頒獎;“黃河安瀾”甘肅生態文學作品、甘肅省生態環保小達人選拔結果也將在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發布。(記者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