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8-23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近年來,我省堅持以維護流域生態安全為目標,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協調推動水生態保護與環境質量,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改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甘肅建設加快推進。
2023年,全省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斷面71個,比例達95.9%。其中,水質達到或優于Ⅱ類的斷面68個,比例達91.9%,無劣Ⅴ類水體斷面,提前2年實現消劣。32個地級和100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達到或好于Ⅲ類水質目標。沿黃流域41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2.68%,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8年達到Ⅱ類。西北諸河和長江流域國控斷面均達到或優于Ⅱ類水體。
強化上游擔當夯實黃河污染防治基礎
我省沿黃流域總面積14.59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34.3%。近年來,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取得積極進展,沿黃流域30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完成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沿黃9市州62座生活污水處理廠已有57座完成提標改造工程,全省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地級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分別達97.79%、97.16%和97%以上。同時,全省集中力量抓好國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2021年國家警示片11個污染防治類問題完成整改9個,2022年國家警示片8個污染防治類問題完成整改5個。
守護飲水安全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始終堅持把守護老百姓“水缸”安全作為政治任務和底線要求,在持續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工作的基礎上,在全國率先出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矢量邊界數據采集規范》《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檔案管理規范》《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命名和信息編碼規范》3個地方標準,形成集中式水源地監管“一個文(批復文件)、一張圖(矢量信息圖)、一本賬(管理臺賬)、一平臺(生態大數據平臺)”全過程監管模式。
印發實施《甘肅省“十四五”打好飲用水安全保障保衛戰實施方案》,持續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回頭看”。聚焦蘭州市劉家峽特大型水源地環境保護實際,協調蘭州、臨夏兩地政府建立《劉家峽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聯席會議制度》,簽訂《蘭州市劉家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生態補償協議》,保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積極爭取資金助力水環境持續改善
全省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管理工作成效顯著,項目入庫率穩定在90%左右,爭取額度逐年提高,連續4年在監督檢查、預算執行、日常管理、項目儲備等方面獲得國家獎勵,獎勵額度長期位于全國前列。
在2023年突破10億元大關的基礎上,國家安排甘肅省2024年第一批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為7.25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6821萬元。其中,生態環境部根據甘肅省中央水污染資金項目日常管理情況,在項目儲備申請額度調整、績效評價、預算執行率3個方面分別獎勵1244萬元、3926萬元、4864萬元,獎勵資金數額共計10034萬元,排名全國第二。
久久為功,方能寫好“水文章”。隨著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推進,隴原大地上“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新圖景躍然眼前。(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