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0-08-04
- 點擊:2553
- 來源:光明日報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聚焦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甘肅改革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問題,對新時代推動甘肅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明確了實踐路徑。
高質量發展,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是基礎性、根本性要求。一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兩州一縣”和18個省定深度貧困縣為重點,聚焦脫貧攻堅重點難點痛點,確保脫貧成果持續鞏固,防止摘帽后松勁懈怠,積極推進高質量脫貧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二是要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功能完備、支撐有力的基礎設施體系,深入研究和對接國家出臺的政策措施,主動謀劃,爭取實施更多的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帶動固定投資持續穩定增長,努力補齊經濟社會發展短板。
高質量發展,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是強有力的根本保障。甘肅是國家在西部布局的重要老工業基地,要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創新要素匯聚,激發實體經濟活力,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積極推進有色、冶金、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綠色化、循環化、智能化改造,加快發展先進制造、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引導蘭白、酒嘉等地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聚集區,通過建鏈補鏈強鏈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高質量發展,平臺帶動、創新驅動、開放推動是現實選擇。發揮蘭州新區、循環經濟示范區以及在甘科研院所及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的帶動驅動作用。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優化“一帶五區”農業產業布局,在促進鄉村振興中加快城鄉融合協調發展步伐。加快構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向西為主、多向并進的開放新格局,積極打造文化、樞紐、技術、信息、生態五個制高點,用好文化遺產、自然資源優勢,放大文化旅游業綜合效應。
高質量發展,生態優先、綠色導向是鮮亮底色。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構筑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是甘肅服務于國家生態安全戰略的不二選擇。甘肅要全力推進“四屏一廊”建設,突出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和隴東隴中黃土高原區保護治理兩大重點,積極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持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當前,甘肅謀劃了十大生態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總抓手,加快生態產業與“一帶一路”建設融合,持續推動生態產業走深走實。
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目的。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甘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摸底排查人民群眾最盼最急的問題,加大民生領域投入、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善各類教育辦學條件、加快衛生事業發展、推進文體事業發展、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強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優先安排公共服務項目,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作者系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