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1-22
- 點擊:428
- 來源:甘肅省水利廳網站
白銀市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87處,敷設各類農村供水管道3.7萬千米,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農村供水工程體系,集中供水率達98%,自來水普及率90%,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集中供水率89%,自來水普及率84%),規?;┧こ谈采w農村人口達到88%以上,超過全省2025年工作目標64%的24個百分點,農村供水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為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農村供水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市、縣水務部門多措并舉,全力以赴,做好農村供水保障工作,同時,把“凍管”防治作為冬季供水主要任務,搶前抓早做好防凍保供工作,力保冬季農村供水穩定,以扎實工作和務實成效迎接國考。主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筑牢思想認識,壓實工作責任。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要求,市水務局將重點任務分解到具體科室,責任到人,定期調度。通過召開全市農村供水工作推進會、座談會和現場推進會等方式,再安排、再部署,不斷壓實工作責任,堅持定期匯報,不定期督導,壓茬推進工作落實。全面靠實縣區人民政府主體責任向鄉、村兩級延伸,落實村級水管員727名,實名制管理,動態調整,加強考核管理和技術培訓,持續提高“最后一米”管護水平;各級投訴問題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43%。時時做好“抗大旱、抗久旱、抗嚴冬”的準備,市、縣水務部門高度重視防凍工作,把“凍管”防治作為守牢不發生系統性供水風險的底線屏障,強化風險意識,結合實際,提早采取科學應對措施,防范農村供水管網凍阻,保管網暢通供水穩定。
二是加快建設進度,補齊工程短板。今年以來,爭取落實中央和縣級財政整合資金1.06億元,實施提升改造項目35個,改造敷設各類供水管網總長度1262.3公里(干管99.8公里,村級管網633.5公里,入戶網管529公里),新建水池20座,改造各類閥井1370座。其中:列入為民實事農村供水工程6處,總投資2966萬元,我們采取旬通報、月調度、季會商等制度精心組織實施,細化措施、堅持以日保旬,以旬保月,按期完成了全部建設任務;組織實施水質提升三年專項行動,對10處農村供水工程水源水質及凈化消毒設施進行提升改造。針對年久失修,壓力等級標準較低的供水不穩定管網、設施以及農村供水“卡脖子”問題,爭取了581萬元中央維修養護資金,對90處農村供水工程進行維修,補齊工程短板,進一步提高了農村供水保障能力。
三是防范精準務實,落實應急保障。對今年遭受了暴洪災害沖刷、道路平整硬化等情況覆土層厚度發生變化的管線,我們做到逐一排查,對達不到凍土層厚度的,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做到提前防范,改造隱患“凍管”243公里,自來水新入戶1432戶;健全完善冬季供水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演練,安排指導各供水單位搶修人員、機具、車輛24小時備勤,一旦出現管網凍裂、漏水等故障,采取拉水、送水等應急措施,堅決保障影響區群眾的生活用水。指導縣區制定完善應急供水預案,編制縣級應急預案11個,編制供水工程應急預案30個,在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或特殊情況時,通過應急措施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用水。組建應急搶修隊伍41個210人,配備搶修車輛58輛,配備應急供水車31倆。引導鼓勵群眾做好水窖等單戶儲(蓄)水設施的清淤、管護工作,做到有備無患,保證水窖長期有水,提升抵御自然災害,抗風險的能力。
四是加強宣傳引導,做好設施保護。加大《甘肅省農村飲用水供水管理條例》《白銀市農村飲用水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規范化指導意見》宣貫力度,市、縣水務部門通過微信公眾號、刊印宣傳冊(單)、微信群、設置溫馨提示牌等方式,不斷加大入戶設施防凍知識和經驗宣傳,市、縣水務部門微信公眾號宣傳點擊量突破2萬人,全市發放各類宣傳資料達5萬份以上。引導群眾定期檢查水管出水情況,并督促群眾提早采取苫蓋、包裹等措施做好入戶設施防凍保溫,確保防凍措施到位,及早消除末端凍阻隱患。要加強行業內部、供水單位、運行管理人員內部宣傳,強化農村供水政策的普及,形成從“源頭”到“龍頭”全過程有人巡、有人管,全民防、戶戶通的冬季穩定供水模式。
五是強化供水調度,確保水源穩定。今年6月以來,我市部分區域降水偏少,為防范旱情持續,牢固樹立“抗大旱、保民生”的思想,優先保障群眾飲用水需求,因地制宜,采取錯峰定時供水、拉水和送水上門等方式,分批次為203戶飲用水窖水的群眾拉水送水199車次,解決了854人、3626頭牲畜的用水困難。及早謀劃應對可能發生的今冬明春連旱情況,加強協調調度,從供需兩側發力,一方面千方百計做好儲水調度,增強水源穩定性,冬灌結束前,調蓄池儲水量已達到560萬方以上,完全能夠保障今冬明春兩季農村居民用水需求,另有12處供水工程直接從黃河取水,供水水源穩定,冬季取水有保障。另一方面引導用水戶提前做好儲水準備、裝水入窖,提高安全用水、節約用水和有償用水意識,營造良好用水環境。(包宏撰稿??雒煥維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