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2-01
- 點擊:336
- 來源:甘肅省生態環境廳
近日,甘肅省蘭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順利完成全省首個“碳監測”預警站的安裝調試工作,正式開展在線運行。這也是我省首批高精度溫室氣體監測站之一。
為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落實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補齊蘭州市碳監測能力短板,提升碳監測技術水平,根據《甘肅省“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十四五期間要在蘭州、慶陽等重點區域補充揮發性有機物、二氧化碳、氧化亞氮自動監測設備,并試點開展氫氟碳化物、六氟化碳、全氟化碳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監測。作為全省碳監測首批試點城市,蘭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為推動碳監測預警站建設的順利完成,進行了多方面努力。
一是嚴格篩選,確定監測點位。按照生態環境部《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方案》相關規范要求,點位布設應按照城市主導風向和次主導風向上下風向設置監測點位,并且點位能夠環繞城市并具有一定高度。蘭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與設備供應方和鐵塔公司專業人員統籌協調,經過反復比對分析和綜合研判,在蘭州市安寧區沙井驛、城關區蘭山公園、城關區東崗世紀新村三個備選點位中選取建站條件最優的城關區東崗世紀新村作為蘭州首個碳監測預警站點位。
二是精心組織,安裝調試設備。蘭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在時間緊、人員少、沒有碳監測相關工作經驗的條件下,與設備供應方統籌協調、高效合作。在站房建設完成后立即開展設備安裝,整體安裝過程嚴格按照規范進行,通過工作人員精心安裝和調試,溫室氣體監測設備運行狀態整體良好,監測數據穩定。經過15天的試運行,設備的技術性能和指標均達到合同約定的要求。
三是開展培訓,提升業務水平。在設備安裝調試結束后,蘭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邀請設備廠家立即開展了現場培訓,結合《城市大氣溫室氣體監測試點技術方案》、《大氣甲烷光腔衰蕩光譜觀測系統》等技術規范,對設備組成、工作原理、操作步驟、日常校準和運行維護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重點舉例分析了自動檢測儀在監測數據和設備運行異常時的正確處理方式。蘭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就儀器管理的重點、難點和常見問題與廠家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切實為碳監測預警站順利運行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下一步,蘭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將繼續完善溫室氣體在線自動監測相關運行工作,保障自動監測站點穩定、保質、高效的運行,為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及時掌握更全面的大氣環境質量變化提供可靠的數據基礎,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