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2-22
- 點擊:155
- 來源:隴東報
據隴東報報道 記者日前從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2023年,我市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著眼筑牢隴東黃土高原生態安全屏障,高位謀劃、高位推動,多項措施落實落細,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質增效、穩中向好。
生態建設持續增強。加快推進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隴東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再造一個子午嶺”提質增效、“一村萬樹”、固溝保塬等重點生態工程,完成人工造林62.27萬畝、森林撫育7.2萬畝、補植補造62.2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77.75萬畝,建成“一村萬樹”工程達標村232個;基本完成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7%;保護塬面235.3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008平方公里,修建小型水保攔蓄工程215座;8縣(區)632萬畝治理面積全部列入“三北”六期工程核心攻堅區,慶城縣列入國家新一輪生態綜合補償重點地區,西峰區清水溝水利風景區入選全國唯一水土保持型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污染防治有力有效。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均值分別下降7%和6.9%,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全省第三,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境內23個國、省、市地表水考核斷面剔除地質因素影響全部達標,水質優良比例91.3%;2個市級水源地、12個縣級水源地和23個“千噸萬人”鄉鎮級水源地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地下水)Ⅲ類標準;7個地下水國控監測點水質全部達到考核目標要求。
油區治理成效顯著。華能正寧電廠二氧化碳捕集和油田驅油增產等CCUS項目已規模化布局;西峰油田、南梁油田納入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華慶油田等8個開采區納入省級綠色礦山名錄,油泥處置利用、油田伴生氣資源化利用等產業加快發展,規上油服企業達到70戶;節能技術裝備研發應用和設施改造持續推進,生態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位于全省前列。(慶陽融媒記者栗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