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3-14
- 點擊:152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于金玉
初春時節,走進崇信縣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干凈整潔的道路旁排列著白墻黛瓦的新民居,房前有別致的小花園,出門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醫療、公共文化服務,一幅美麗宜人的鄉村風景盡現眼前。
村民楊麗霞原先住在崇信縣新窯鎮戚家川村,由于地質災害,房屋裂縫,2023年12月,他搬進了赤城街道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說起如今居住的新房子和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她連連夸贊:“現在環境好了,衛生條件也好了,交通也便利了,醫院就在附近,看病很方便,鄰居也多了,幾個村的人聚到一起,可以聊聊天、玩一玩、樂一樂。”
崇信縣把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一盤棋”推動、“一攬子”保障,加強宣傳引導,組織鄉鎮、村組干部到群眾家中,解讀搬遷政策,傾聽群眾訴求,做到一村一策、一戶一策,著力解決群眾在搬遷中的各類“急難愁盼”,2023年完成了錦屏鎮位家溝、杜家溝,新窯鎮戚家川、西劉村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68戶212人的搬遷安置任務,建成安置點3處。工作中,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制定年度實施方案,落細落實搬遷對象認定識別、安置點規劃選址、農房設計施工監管、產業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等工作。崇信縣自然資源局等部門扛牢責任、協同配合,按照“10+5+N”政策,落實專項補助資金575萬元,貼息貸款90萬元,農房抗震改造補助資金20萬元,統籌整合項目資金2380萬元支持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各鄉鎮咬定目標、攻堅克難,抽調精干力量蹲點駐守,倒排工期,加速推進。
據了解,崇信縣在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中堅持搬遷是手段、產業是路徑、致富是目的原則,抓好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組織就業技能培訓,發放創業貸款和職業培訓補貼,積極引導搬遷群眾進入商貿、旅游、餐飲等產業務工,并鼓勵支持自主創業。同時通過增設公益性崗位,借助企業用工需求,推薦未就業大學生工作,拓寬搬遷群眾就業和增收渠道,使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2024年計劃搬遷80戶299人,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