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3-18
- 點擊:120
- 來源:甘肅省生態環境廳
為推動改善轄區渭河水質質量持續好轉,針對進入低溫枯水期地表水環境質量不穩定情況,定西監測中心以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為初心使命,為切實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耳目”作用,拓展工作思路,主動聯合駐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開展針對性的調查監測工作,旨在不斷助力水環境監測和分析研判,為環境管理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和溯源分析,助力駐地環境管理部門科學、有效管理轄區地表水環境質量,助力駐地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
一、集思廣益,扎實開展,穩妥推進
首先召開技術骨干專題分析調研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理清工作思路。詳細制定了《調查監測方案》,劃定了從企業上游5公里處至異常斷面下游3公里的監測區域。根據方案和監測因子特點隨即展開工作。一是針對上游企業排放水量較大的實際狀況,對企業生產處理工藝各環節進行排查,結合企業生產處理工藝,選取有代表性的環節,確定監測因子,布設3個監測點位;二是在企業上游5公里處開始到異常斷面下游3公里之間展開地毯式摸排調查和采樣監測,根據河流走向、支流匯入、沿途污染物排放等情況,共布設12個點位,開展為期3天的現場監測和實驗室分析工作;三是走訪調查沿途村莊聚居區畜禽養殖、人畜生活垃圾和農村污水處理處置,沿途洗車站點污水滲漏狀況,切實摸清農村面源污染現實情況。經過現場監測和實驗室分析,獲得有效監測數據405個。調查監測結束后,結合監測結果和走訪調查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計算污染物通量,劃定了主要污染物出現河段區域,提出了進一步加大企業運營管理、加強排入河道污染物監控力度和河道沿線農村面源污染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恢復河道自凈能力等的合理化意見建議。
二、加強監測數據質量管控,保證監測質量
現場采樣人員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和技術要求,在采樣位置確認、樣品采集、樣品保存、樣品運輸、采樣記錄等環節中,注重全過程質量控制規范進行,確保采樣各環節的規范性和可靠性。為確保實驗室數據質量,質控人員加大監測數據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在盲樣分析、加標回收率實驗、現場平行樣分析、實驗室平行樣分析等環節嚴格把關,實驗室人員嚴格執行環境監測相關技術規范和質量管理的有關規定,按照監測全流程,進行科學分析,確保水質環境監測數據的“真、準、全、快、新”。
三、發揮監測數據優勢,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此次調查監測工作,定西監測中心充分認識到監測數據優勢,發揮派駐環境監測部門作用,科學助力轄區生態環境管理部門管理,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發揮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管理的前哨作用。出具了內容詳實、圖文清晰的調查報告,以調查結果、數據報表、污染物發生發展變化趨勢圖、點位模擬地形圖等的形式,直觀的反映了此次調查的詳實程度,為轄區生態環境管理部門的水環境質量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下一步,定西監測中心將以“監測先行、監測靈敏、監測準確”為導向,不斷提升監測工作水平,持續推進監測能力建設,不斷加強數據質量管控,發揮好監測數據“耳目”作用,主動作為,為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供強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