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3-21
- 點擊:122
- 來源:甘肅省生態環境廳
地處甘肅、青海交界的祁連山被譽為河西走廊“生命線”和“母親山”,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56條內陸河的主要水源涵養地和集水區,它在維護中國西部生態安全方面有著舉足輕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近期,甘肅省張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赴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張掖段)境內,對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工作。
現場查勘,確保監測工作順利開展。為確保監測點位能夠真實反映祁連山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張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高度重視,積極準備,從2月下旬開始,組織監測技術人員先后多次進入祁連山境內開展監測點位調查。工作人員克服山路險峻、道路積雪等困難,利用GPS、地圖APP等手機軟件對監測點位進行精確定位,并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布設技術規范》,對監測點位及周圍環境進行仔細勘察優化,確保了監測點位的代表性、合理性、科學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提高質量,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一是在開展監測工作前,張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組織監測人員對監測儀器設備操作進行了熟練掌握,并對儀器設備使用狀況逐一進行了檢查,對所需儀器設備進行了維護校準,制備了對環境空氣顆粒物測定所需濾膜及標準濾膜。二是嚴格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等相關要求開展工作。三是嚴格落實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相關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措施,認真做好各項監測記錄,科學計算監測結果相對誤差,為后續評價數據質量打下基礎。
“水清則活,山靜則葆?!北Wo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環境質量,不僅關乎我們的生活福祉,更關系到子孫后代的未來,開展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張掖段)的環境空氣質量,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為加強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和有效支持。下一步,甘肅省張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將以監測先行、監測靈敏、監測準確為導向,以更高標準保證監測數據的“真、準、全、快、新”為目標,運用科技手段持續做好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空氣、地表水、土壤、噪聲等環境質量監測工作,為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奠定堅實基礎,為駐地生態環境部門監管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