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5-06
- 點擊:72
- 來源:甘肅省生態環境廳
聲環境功能區是加強噪聲污染防治、改善聲環境質量的工作基礎。開展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情況評估,有助于查找存在的問題并改進完善,對推動改善聲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落實《“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打好技術基礎、補齊領域短板、強化機制弱項、緊抓責任落實”為著力點,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甘肅省在全國率先開展縣級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評估工作。
一、高度重視,精心部署
市民熱線“12345”、環保投訴熱線“12369”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中,噪聲污染投訴在受理的投訴案件中占比較大,說明了噪聲管理工作和噪聲污染防治工作的推進迫在眉睫,表明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期望已不僅僅體現在周圍日漸好轉的生態環境和綠水青山,更是對創造周圍美好聽覺環境的期望。在《“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征求意見階段,我省積極與生態環境部對接、溝通,爭取將我省蘭州市納入全國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評估評估試點城市,提前開展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評估工作;同時我省積極謀劃制定了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評估三年行動計劃并組織實施。2022年、2023年已經完成包括14個市級城市所在地內的54個縣、區的評估工作,2024年正在實施剩余32縣級城市的評估工作。
二、科學評估,嚴把質量
為確保評估評估結果的客觀準確,提高工作效率,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一是結合本省實際,印發相關工作通知,使各市詳細了解評估要點,提前準備相關資料。二是邀請評估方案編制單位通過現場培訓、線上培訓等方式對我省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對評估指標進行解讀,對評估工作方案進行技術審核和指導,并現場對我省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評估工作進行指導。三是開展技術培訓,先后舉辦了全省噪聲監測技術培訓班、全省聲環境功能區劃評估與生態環境噪聲監測技術培訓班,邀請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專家,對我省相關人員開展聲環境功能區劃分工作培訓,共計培訓240余人,為區劃評估做好技術準備。四是組織規劃、監測、環評、執法等方面專家組成專家組到相關縣區對執行情況、實施效果、存在問題等開展現場核查評估。
三、及時反饋、落實整改
及時梳理評估意見和建議,建立工作群加強溝通交流與問題反饋,指導各城市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報告和區劃圖。為噪聲污染防治、聲環境質量監測點位調整、環境質量評價、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做好技術支撐。
我省將繼續指導全省各地市做好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分和調整工作,完善優化功能區噪聲監測點位。同時,嚴格按照《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等相關要求開展噪聲監測及數據報送工作。持續改善聲環境質量,逐步形成寧靜和諧的文明意識和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