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5-28
- 點擊:61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王鵬?蘇久永
民樂縣以構建“一屏一帶一廊”生態功能區為目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科學、生態、節儉、務實開展國土綠化行動,進一步筑牢了建設幸福美好新民樂的生態安全屏障。
堅持保護優先,系統修復治理
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圍繞“一屏一帶一廊”生態功能總體布局,科學配置保護和修復、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重點實施祁連山生態質量提升工程、北方防沙帶綜合治理工程、黑河流域生態治理工程等,著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有效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截至目前,民樂縣已完成生態修復營造林58.7萬畝,修復“三化”草地14.5萬畝,有害生物防治71萬畝,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19.06萬畝,退化林分修復3.4萬畝,國家儲備林建設2.86萬畝,生態系統固碳能力不斷增強。
科學規劃引領,優化綠化布局
依據區域發展布局和生態保護格局,統籌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科學編制國土綠化專項規劃,優化布局國土綠化空間,合理確定綠化規模和強度,依法依規安排綠化用地,科學實施重點區域植被恢復,全力構建科學綠化新格局,基本構建起了層次多樣、結構合理、功能完備的生態防護體系。截至目前,全縣林地面積達64.8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6.51%,草原植被蓋度達63.2%,城市綠地率42.14%,鄉村道路綠化率達到70%以上,鄉村綠化率達到30%以上。
扮靚城市顏值,增進民生福祉
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載體,結合地域民俗文化,加大公園綠地建設力度,豐富城市森林文化內涵,初步建成分布均勻、功能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加快建設城在綠中、人在園中、美麗宜居的生態城市,切實增強市民對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城區綠地總面積達446.7萬平方米,綠地率達到42.14%,綠化覆蓋率達到45.8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7.33平方米,城區主次干道林蔭道路率達到60%以上。
統籌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環境提升與群眾增收,提升林草質量,培育特色產業,不斷拓寬林業產業內涵和外延,延長林業產業鏈條。按照“政府扶持、企業運作、農戶參與”的發展思路,以林下養殖、林下種植為基礎,開發林畜、林果、林花、林菌、林藥等模式,林下種植面積達3.85萬畝,林下養殖達3.06萬只,林下經濟總產值達9434萬元。
完善管護機制,鞏固造林成果
以林長制改革為總抓手,探索推進“四綠”工作法,全面構建責任在縣、運行在鎮、管護在村的林草資源網格化管理體系,設置縣級林長10名、鎮級林長71名、村級林長344名,架設縣鎮村三級林長公示牌182塊,聘用生態護林員439名、草管員162名,建立常態化林長巡林制度,把管建責任落實到山頭地塊,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的林長制改革新機制。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進一步加大森林草原防滅火宣傳和巡查、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監測、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全面管控林區道路,全縣公益林管護率100%,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四率”達標,切實筑牢森林資源安全“銅墻鐵壁”,持續鞏固民樂縣生態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