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6-14
- 點擊:18
- 來源:甘肅省生態環境廳
近年來,為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更好地了解沙塵天氣的形成機制、傳輸路徑和影響程度,甘肅省嘉峪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從沙塵監測能力提升、預警預報、質控管理和隊伍培養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強化沙塵監測分析及預警預報能力,為科學支撐駐地沙塵污染防治打下堅實扎實基礎。
一、科學謀劃部署,強化應對能力
為積極應對沙塵污染,中心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務理念,對重污染天氣高度重視,不斷強化應對能力。一是積極組建沙塵天氣監測網絡,推動駐地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建設,現建有3個國控空氣自動站、1個省級空氣自動站、1個國控沙塵暴監測點和26個環境空氣質量網格化平臺微型站,24小時進行連續監測,實現從手工到自動再到機理成因監測的轉變,持續為空氣環境質量治理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二是加強對嘉峪關沙塵起始源地、加強源地及可能受沙塵天氣影響的下游區域的監測分析,為開展沙塵天氣過程及成因分析研究提供技術支撐。提前部署安排,強化會商研判,解決技術難點,提高對沙塵污染擴散條件、污染等級、污染持續時間的分析研判,依托甘肅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平臺,開展未來沙塵天氣影響精細化預報。三是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提前防范大風沙塵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第一時間做好應急監測保障工作,保證技術人員在崗、在責、在狀態,儀器設備及監測車輛狀態良好,確保應急響應及時高效。
二、及時分析研判,精準預警預報
一是縱向加強與氣象部門會商研判沙塵對我區的影響程度及趨勢,同時積極與上游市氣象局做好聯防聯報,橫向強化與氣象信息員溝通聯系,及時掌握沙塵天氣移動速度,建立健全沙塵天氣預警預報機制,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研究探討對區域內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工作的技術路線,及時做好沙塵天氣空氣質量趨勢研判和預警預報。二是切實發揮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先導作用,嚴格落實《甘肅省沙塵天氣過程影響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預報工作方案》的相關要求,采取專人、專盯、專辦制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通報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天氣形勢,收集資料,及時分析研判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利用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數據,對沙塵發展情況作出動態判定,加大預警頻次,提醒相關部門提前防范大風沙塵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并做好應急保障工作。三是通過持續更新、優化利用各類空氣質量相關數據,進一步提高沙塵天氣過程預報準確率,積極做好沙塵天氣污染過程的分析與數據剔除工作,按照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要求,今年我中心累計編寫報送了14份沙塵剔除報告,發布163份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為評估沙塵對嘉峪關市空氣質量影響和駐地沙塵污染治理提供科學支撐。
三、加強質控管理,強化人員培訓
一是開展常態化質量控制管理,持續督導第三方機構做好運維保障工作,解決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故障,并就維護要求進行技術指導。采取日常監督、盲樣考核和數據審核等方式對第三方運維機構進行質量檢查,確保了多年來沙塵監測從未間斷,數據傳輸穩定。二是出現沙塵天氣時,加強空氣質量自動站周邊環境的巡檢力度,確保站點儀器正常運行,為沙塵污染過程的分析研判提供有效可靠的監測數據。三是積極組建專業化監測隊伍,通過組織開展監測人員培訓,從監測技術、質量管理、數據分析研究等多個方面大力提升監測人員素質,打造了一支技術過硬的監測團隊。近三年,累計參加和開展了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培訓6次,參訓人員486人次。
下一步,甘肅省嘉峪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將不斷細化大氣污染監測工作措施,加大科研投入,融合地面沙塵、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衛星遙感和激光雷達等多源數據,開展沙塵影響溯源研究,構建沙塵天氣預報預警模型,進一步提高沙塵天氣預報預警能力,為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奠定堅實的基礎。 (曹如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