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10-18
- 點擊:2137
- 來源:蘭州晨報
甘肅渭源,有座鳥鼠山,山中溪水潺潺,那就是渭水源頭。東漢末年,有位年輕的道士在此修行十六年后,出山濟世,名揚天下。后來,他騎青牛到許昌,見了曹操,將一套養生功法傳給正在為疾病困擾的曹丞相。練習過后,曹丞相就不由自主地說,神醫啊!
人們想不到的是,他活了百歲,曹丞相只活了65歲,居然和曹操同一年去世。這背后,究竟有什么樣的故事呢?這就是老王今天要講的,漢末三國時期隴上名醫封衡的故事。
封衡(?~220) 字君達,號青牛道士,隴西貆道人。歷代記載他,多為隴西人,康熙后有記載他為武山人。據甘肅中醫藥大學教授李應存先生考證:“封衡很可能出生在今之武山,后來可能遷居到今之隴西東南渭水東岸三臺鎮,年老隱居于渭源之鳥鼠山,因此說其是武山人、隴西人都正確。今之武山、隴西、渭源一帶為其主要的活動范圍,根據其曾跟曹操談論過養生之道,其行蹤還到達過中原等地。”
童年時期,封衡就出家為道士了,也同時開始學醫,曾經到鳥鼠山中修行采藥16年。后來,為提高自己的醫術,他就打聽尋訪名醫,希望拜師學藝,提高醫術。有一次,他聽說嵩山中有個道人名叫魯女生,得到過玉女傳授的《五岳真形圖》和修煉之法。于是,他騎著青牛東行去尋訪魯女生。
果然,封衡在華山找到了魯女生,跟著他學習。然而,拜師學藝,哪有那么簡單。他跟著學了好長時間,最終通過老師考驗,才學到了養生之術,這就是《五岳真形圖》中的修煉法門。
然后,他又回到了鳥鼠山中修煉醫術。此時,已是東漢中晚期了,社會動蕩不安,尤其是隴西郡金城郡一帶,不時有游牧民族襲擾。他雖在山中修煉,但也不時下山,為鄉親們醫治各種病痛。為了不耽誤時間,他把自己采來的藥材,加工成各種丸藥,施舍給鄉親們。
他騎著青牛,帶著兩個童子,在各地行走,遇到病患就隨手救治。封衡的藥非常靈驗:“人有病,不問識與不識,便以腰間竹管中藥,與之,或下針,應手立愈……”
一來二去,人們都知道有個青牛道士,醫術高超,不少人就到山中拜訪他,可往往不得見。后來,曹操也聽說了他的大名。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召集天下名醫及方士到許昌,其中有封衡、左慈、華佗之徒等十六人。這些人到了后,曹操問保養身體的方法,封衡回答:“減思慮節嗜欲而已。”其實,他說的還是比較多的:體欲常少,勞無過虛,食去肥濃,節酸咸,減思慮,損喜怒,除馳逐,慎房室,春夏泄瀉,秋冬閉藏。
他還向曹操傳授了一套氣功術。曹操依法習練,收效良好,嘆道:“封衡乃神醫也。”
從許昌回隴上后,他繼續隱居于鳥鼠山中修道,于公元220年去世,據說活了一百多歲。令人奇怪的是,曹操也在公元220年3月15日去世。
2012年,封衡被甘肅省衛生廳評為甘肅省古代十大名醫之一。民間傳說,封衡的老家在隴西縣城,至今隴西城內還有個封家巷(今甘肅省隴西縣北關封家巷),他的故事至今還在隴原大地上流傳。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王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