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12-22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紀錄片《大敦煌》劇照
周仲謀?劉?昊
紀錄片《大敦煌》在歷史與發展的坐標中,在中外文明交流融合的視野中,從新的角度認識、理解、闡釋敦煌,既彰顯出扎實的學識素養,亦流露出深厚的文化情懷。
一
與以往的敦煌題材紀錄片相似,《大敦煌》同樣注重對敦煌悠久歷史的追溯和呈現。不過,《大敦煌》是在中外文明交流、碰撞、融合的視野中回顧歷史的。第一集《何以敦煌》開篇用以喚起觀眾情愫的,是季羨林先生關于敦煌的論述,從對我國現存的唯一漢代驛置機關懸泉置的介紹展開,以考古學視角回溯敦煌的前世緣起,在發掘出土的漢簡中探尋敦煌之所以為敦煌的證據。正是張騫對通往西域道路的“鑿空”,打通了東西方往來的道路,敦煌開始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正是大量像懸泉置這樣的驛所機構,為古代東西方貿易往來、文化交流提供了保障,才有了敦煌莫高窟對中外文明的匯聚。
《大敦煌》詳細考證了一些圖像符號,如“三兔共耳”“星圖”“飛天”等。在豐富的文獻資料基礎上,通過一幅幅精美圖像的細節對比,以及一幕幕學者們嚴謹論證的場景畫面,得出敦煌是融匯以往世界各國文明精華所在的結論,一步步揭示出東西方文化在敦煌交流融合的深層密碼。敦煌是中西方文化重要的交流節點。在大漠孤煙的映襯之下,各國人民友好親切的交流成為敦煌文化的主旋律,更成為紀錄片《大敦煌》的重要表現內容。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繪制出了一幅絕美的敦煌文明圖景。
二
該片對敦煌歷史的深情回望,不僅體現在對文化藝術與思想的關注上,而且體現在對個體生命及其境遇的同情和理解上。例如,在關于古粟特人的講解中,該片采取從宏觀到微觀的敘事策略,先是總覽式地介紹“異方寶貨,多聚此國”的撒馬爾罕的建立,然后過渡到粟特文化與漢文化的交流上。有力印證了中華民族兼容并包的恢宏氣度,這種氣度和格局,成就了敦煌文明的繽紛絢爛、多姿多彩。難能可貴的是,該片將深沉的人文關懷投注到歷史長河中的生命個體身上,由古粟特人信札引出古代女子米薇的愛情悲劇。從遺存的信札中可知,歷史上的某個時期,古粟特人米薇隨丈夫來到敦煌經商,丈夫卻拋下她與孩子前往樓蘭,自此杳無音訊?!洞蠖鼗汀穼γ邹钡牟恍医o予深切同情,并以現代女孩米吉高娜向米薇寫出的一封信箋,傳達出了跨越時空的溫暖慰藉。該片在以宏大敘事話語講述敦煌文化繁榮輝煌的同時,顯示了人文精神和悲憫情懷。
《大敦煌》既回顧了敦煌文化悠久的歷史,也展望了敦煌文化未來的發展。一方面,該片密切關注敦煌學及相關學科最新的學術活動與學術動向,揭示了融媒體時代敦煌文化研究的大眾化、年輕化、數字化趨勢。另一方面,該片展示了敦煌文物的搶救、保護、復制等相關工作的發展進程。從以常書鴻為代表的中國敦煌學家對敦煌壁畫的搶救性臨摹記錄,到后來的全面記錄與數字化復制,到3D打印,再到讓文物“活起來”“走出去”的新型展覽模式,以及資料數據庫的全球化共享,該片脈絡清晰地呈現了敦煌文化保護、發展與研究的新氣象。在對敦煌發展充滿信心的展望中,還體現出創作者博大的胸襟:敦煌不僅是中國的敦煌,也是世界的敦煌,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資源。
三
該片美輪美奐的視聽語言以及對技術技巧的運用同樣值得稱道?!洞蠖鼗汀返挠跋癞嬅骒`動自然,在航拍鏡頭下,河西走廊“孤城遙望玉門關”的景象,構成了震撼觀眾視覺與心靈的雙重奇觀。除了西北壯美雄渾的黃沙雪山之外,該片還精心選擇了大量敦煌壁畫、雕塑加以展示。隨著鏡頭的緩緩移動,各式各樣的壁畫人物、塑像,及其一顰一笑都盡收眼底,使觀眾享受到目不暇接的視覺“流動盛宴”?!洞蠖鼗汀愤€采用動畫技術,讓眾多壁畫形象“活”了起來。“三兔并耳”圖像就在動畫技術的處理之下“化靜為動”,古老典雅的意象躍然“屏”上,動作空靈舒展,盡顯“生生不息”的內在意蘊。該片在介紹敦煌古今地理知識時,采用了地圖動畫形式,讓艱澀難懂的歷史地理知識化身為清晰明了的動態思維導圖。例如,根據漢代簡書《驛置道里簿》以及內蒙古發掘出的《居延道里簿》中驛站分布的位置,勾勒出絲綢之路行進路線圖,并以動畫形式再現了絲綢之路的形成過程,使觀眾一目了然,從而深化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洞蠖鼗汀穼σ魳芬繇懙倪\用也頗具創意,使其能夠與影像畫面完美配合,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此外,該片還巧妙運用同期聲,再現了敦煌樂舞的魅力。
紀錄片《大敦煌》深入揭示了敦煌文化兼容并包的核心內涵,通過對東西方文化在敦煌交流融合的敘述,傳達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