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化在甘肅的歷史印記之二】“秦人”稱謂背后:西北文化的輻射與交融
- 時間:2024-11-13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在西漢時期稱為“西北邊”的方向,曾經通行“秦人”稱謂。戰國至秦代,秦人在西北方向的歷史文化影響,使得匈奴人和西域人習稱中原人為“秦人”。西漢時期西域“秦人”稱謂見于《史記》《漢書》等具有經典意義的史籍文獻。而通過新疆拜城劉平國刻石文字可知,東漢時西域地區依然使用“秦人”名號。我們不僅看到匈奴人與西域人習稱中原人為“秦人”的歷史語言現象,西域中原人指稱中原人也使用“秦人”稱謂。
甘肅秦文化博物館展出的蟠虺紋扁圓盉。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馮樂凱
社會稱謂的形成和傳播,往往體現重要的歷史文化意義。作為社會稱謂、民族代號和文化標識的“秦人”,是可以說明中華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歷史的具有典型性意義的語言標本。討論西域“秦人”稱謂與漢地“秦胡”“秦虜”“秦騎”稱謂的關系,也是值得關注的有學術意義的話題。
這些稱謂的通行,反映“秦人”在西北方向長期活躍形成的強勢影響。這種文化影響,主要是通過今甘肅地方向外實現輻射,而絲綢之路是實現這種文化傳播的重要路徑。許多跡象表明,早在河西四郡設置之前,甚至在前張騫時代,現今甘肅地方的文化存在已經通過向西、向北的交流,實現了世界性的影響。秦人在這一歷史進程中表現出的積極與主動是引人矚目的。(作者?王子今)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