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1-18
- 點擊:1876
- 來源:金昌日報
近日,金昌日報開設“展望十四五·奮進新征程”欄目,全面展示我市“十三五”輝煌成就,精心描繪我市“十四五”美好藍圖,講述更新更美的“金昌故事”。
今天推出第三篇:
錨定航向破浪行
——“十四五”金昌招商工作目標任務展望
1月8日,走進位于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金昌江楠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項目施工現場因天氣原因,沒有往日喧囂的施工場景,該公司副總經理楊治偉說:“金昌江楠冷鏈加工物流園項目于2020年7月正式動工,目前已投資1.6億元,完成總工程量的20%,預計2021年完成預期項目的總體投入。在項目落地后,配套建設4萬畝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可有效帶動金昌20萬畝農業產業結構轉型發展。”
在甘肅德通國鈦金屬有限公司車間里,機器轟鳴,工人正忙碌著作業。該公司副總經理田忠元說:“我們在原有的技術上進行升級,改造后生產的轉子海綿鈦,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軍工等一些高端領域,解決了我國長期以來受國外高端品質海綿鈦掣制的瓶頸。”
市招商局局長俞天德說:“甘肅德通國鈦金屬有限公司和江楠冷鏈物流項目與市委‘兩區兩城兩融合’發展理念完全契合,是‘十四五’重要的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建成后可以進一步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市招商局充分發揮招商引資對經濟發展的“引擎”和“助推器”作用,總到位資金到達528億元左右。對“十四五”開局俞天德滿懷信心:“我們將繼續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推動金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重點圍繞‘6個一’,推動招商引資工作高質量發展,力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速度在15%左右,2035年遠景規劃年招商引資達到500億左右。”
遵循一句重要指示
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要求,重點圍繞打造有色金屬千億級產業鏈,數字經濟、化工循環、新能源、資源綜合利用、優質菜草畜“五個百億”產業鏈,聚焦龍頭找客商、聚焦鏈條引投資、聚焦集群抓項目。
堅持一個發展思路
按照“兩區兩城兩融合”的發展思路,圍繞打造鎳銅鈷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創新聚集區,緊盯高端新型電池、高端粉體材料、高端精細化工、高端固廢利用等領域,引進一批高精尖項目,做強龍頭、做全鏈條、做大集群,努力實現以賣原料為主向終端產品為主轉變。
圍繞打造菜草畜高品質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以江楠市場、新希望、天牧、莊園、元生農牧等項目為基礎,著力引進山東壽光、蒙牛集團、元洲農業等知名企業,打造“科技研發—綠色種植—規模養殖—加工包裝—冷鏈儲藏—集團銷售”一體化全產業鏈。圍繞服務“東數西算”發展數字經濟,以紫金云大數據產業園為龍頭,積極與新華三、華為等企業對接洽談,引進機柜及配套設備生產、軟件開發、大數據企業孵化等上下游配套產業;以阿帕網絡貨運總部為龍頭,引進跨境跨區域電商、供應鏈服務等新業態,建設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區域現代信息化物流中心。

圍繞精致城市和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以“火星一號”基地、紫金花海、金川露天老礦坑、永昌萬畝油菜花觀賞基地等為依托,引進一批科普教育、親臨體驗、紅色旅游、特色小鎮、軍民融合、生態旅游、高科技游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旅產業項目。圍繞城鄉融合,以廣州江楠集團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園、新疆喀納斯潤豐集團高效農旅產業園項目為龍頭,加快美國通用公司全產業鏈食品產業工業園、10萬頭牦牛養殖、通用飛機修理、“一帶一路”15萬噸原糧貿易等項目落地建設。圍繞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加快上海六族碲鉍基熱電材料、成都藍柏金屬多孔(膜)材料及成套裝備制造產業化等市企聯合招商項目建設。
抓住一個引領龍頭
緊緊抓住金川集團公司這個“龍頭”,發揮好其品牌龍頭、產業龍頭、資源龍頭的作用,引進恒大、華為、寶鈦等知名企業,在電池材料、智慧礦山、有色金屬深加工等領域強強聯手,實現規模效應、品牌效應;積極引進建材、鎳鈷銅二次綜合利用、化工循環經濟等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變廢為寶,從金川集團公司主鏈上衍生發展出更多特色產業鏈條。

利用一個創業平臺
發揮“一區三園”平臺作用,加快牌照招商步伐,利用國家級開發區的“金字招牌”,加快河西堡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省級園區評估進度,抓好永昌工業園區提升建設,謀劃建設農業產業發展園區,高標準規劃建設園區基礎設施,把園區建成重點產業集聚區。
繪制一張招商地圖
對全市的國土面積進行規劃標注,注明土地屬性、面積大小和適宜項目,包括周邊的荒地、建成區的邊角地塊,做到大小兼備、屬性清楚、用途明確、價格透明,拿著地圖招商、對照地圖引資,提高招商引資的精準性和高效性。
建立一套工作機制
建立一套快捷高效、科學規范的工作機制,細化招商引資工作流程,真正實現用資源吸引客商、用政策惠及客商、用產業聯結客商、用真情感動客商、用服務留住客商,支持企業家在金昌恒心恒力發展。文、圖/ 記者 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