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2-08
- 點擊:1977
- 來源:蘭州晚報
2月7日,記者從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市將堅持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全市“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十大工程”,大抓鄉村產業、大抓鄉村建設、大抓改革創新,高質量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全面開啟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打造百億元級優勢產業集群
我市將緊緊圍繞發展都市農業總體定位,堅決守住糧食安全生產底線,大力實施“1368”鄉村產業發展計劃,切實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要通過強特色,打造百億級優勢產業集群。全力打造50億元級蘭州高原夏菜“優中優”主導產業集群、20億元級百合、玫瑰“獨一份”產業集群、10億元級白蘭瓜、軟兒梨、七山羊等“特中特”產業集群、10億元級中藥材、馬鈴薯種薯“好中優”新興產業集群、10億元級自然景區、田園農莊為主的“農業+旅游”現代產業等六大產業集群。
打造4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
要嚴格按照10個美麗鄉村示范片帶規劃,大力實施美麗鄉村示范引領工程。重點在城市周邊、中心鄉鎮周邊、景區周邊和公路沿線、鐵路沿線、河流沿線“三邊三線”,高水平打造40個以生態農業為基、田園風光為韻、特色民居為形、科技創新為魂的美麗鄉村示范村,打造一批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鎮。
打造“蘭州味道”區域公用品牌
要大力實施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戰略”,推動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三鏈重構”,持續擴大特色優勢農業品牌影響力。打造十大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大力實施農業園區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行動,梯次推進國家、省、市、縣四級農業園區建設,兩年建成3個省級、3個市級、4個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全面實施“三個一批”龍頭企業提升行動,引育3家“領軍型”企業,提升10家“示范型”企業,壯大20家“潛力型”企業。通過強市場,打造五大特色農業品牌。全面開展品牌培育提升行動,打造全國知名的“蘭州味道”區域公用品牌、“甘味”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企業商標品牌、國家地理標志品牌、道地藥材品牌,爭創1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推進農業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不斷發展壯大市場農業。
放活宅基地的流轉使用權
要聚焦農村改革提速擴面,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在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探索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改革,落實市級土地出讓收入投入農業農村增幅比例。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著力放活宅基地的流轉使用權。加強對撂荒土地的整合流轉,不斷激活農村閑置資源,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00萬畝。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方面,全方位盤活存量資產,進一步釋放改革發展動能,全市參與“三變”改革的村達到80%以上。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資產,加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市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增長8%,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500個。
探索建立新一輪駐村幫扶工作機制
要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切實保障現有幫扶政策和資金支持總體穩定。要優化產業就業等發展類政策,堅決防止群體返貧現象的發生。要探索建立新一輪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機制,增強鞏固脫貧成果及內生發展能力。要加強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的常態化監測預警,建立健全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及時納入幫扶政策范圍。要健全事前預防、事后救助相結合的防返貧工作長效機制,及時給予產業扶持、就業扶持、小額信貸、公益崗位等幫扶措施。要加快推進實施精準防貧保險,進一步筑牢防止返貧致貧的“安全網”。
“零容忍”態度防止耕地“非糧化”
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零容忍”態度,對全市亂占耕地建房情況再摸排、再梳理,持續開展撂荒地整治和耕地地力保護行動,加快11.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保障全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125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30萬噸以上,把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于糧食生產,堅決遏制亂占耕地建房、植樹種草、挖湖造景等“非農化”行為,防止耕地“非糧化”。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郭蘭英 譚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