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1-09-14
- 點擊:1578
- 來源:隴東報
記者日前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前7個月,我市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呈現經濟指標、畜牧產業、農業農村投資較快增長,夏糧生產穩中有增、鄉村振興穩步推進的“三快、兩穩”態勢,實現農業增加值28.54億元,同比增長13.3%,增速全省排名第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319元。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圍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建設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先行區為目標,積極實施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農業特色產業全產業鏈開發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經濟實現穩步增長。
產業發展方面,著力實施現代農業“十大行動”,持續優化“四區四帶”產業布局,推動牛羊豬雞、果草菜藥八大主導產業全鏈條開發、集群化發展,創建萬畝、萬頭(只)現代農業示范點186個,牛羊豬雞存欄總量近1000萬頭(只、羽)。引培重點龍頭企業27家,新培育家庭農場331家,合作社規范化程度達到72.3%。
同時,我市還實施產業幫扶,把有發展產業條件的2761個監測戶全部納入防貧監測和幫扶管理系統,落實獎補資金7406.4萬元,扶持發展特色養殖2.07萬頭(只)、特色種植5.17萬畝。落實農業保險品種26個,爭取中省保費補貼7458萬元,完成種植業保險129.5萬畝、養殖業保險182.5萬頭(只、箱)。針對今年出現的嚴重伏旱,開辟綠色通道完成快速理賠6.6萬戶、6774.9萬元。
農業農村投資方面,論證上報農業項目和資金計劃97個,落實國家投資9.3億元;爭取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3.63億元,目前建成10.5萬畝;入庫農業項目87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93億元,同比增長2.06倍。
夏糧生產方面,夏糧播種面積191.82萬畝,比上年增加1.56萬畝,總產39.41萬噸,凈增4.26萬噸,增長12.1%。
鄉村振興方面,農業領域改革不斷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戶集體成員身份確認完成99.4%,1261個行政村均完成集體經濟組織組建和登記賦碼。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土地流轉面積155.4萬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扎實推進,完成農村衛生戶廁改造4.7萬戶。“百千萬”鄉村振興人才培育計劃積極推進,完成高素質農民培訓4272人。
我市積極踐行“兩山”理念,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有效落實,全市274家大型養殖場全部配套糞污處理設施,337家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95%;回收廢舊農膜2.08萬噸;推廣測土配方施肥563.2萬畝,施用有機肥310萬畝,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率達到44.1%。(記者魏博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