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2-22
- 點擊:1280
- 來源:甘肅日報
燕星宇
培植信心、激發民間投資熱情,拓寬領域、創新民間投資模式,破解難題、提高民間投資效率,有效擴大民間有效投資,助推甘肅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對于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甘肅經濟發展、優化分配結構、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等具有重要意義。擴大民間有效投資,就要搶抓我省民間投資發展的有利形勢,著力解決投資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解決民間投資“不想投、投不了、投不好”上多下功夫、多想辦法、多出實策,真正解決民間投資的痛點、堵點,為實現民間投資的穩步增長創造良好環境。
培植信心,激發民間投資熱情。發展不夠仍是甘肅最大實際,關鍵在于實體經濟發展不足,而實體經濟發展不足的核心在于市場主體不多。突破性發展民營經濟是推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方法。政府部門要針對民營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出臺相應的解決方案,助其渡過難關,培植民營企業發展的信心。一是要深入調研,針對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給予“一企一策”精準幫扶。二是要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醫療、教育等領域探索性地放開準入門檻以吸納更多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同時,通過減稅降費等優惠政策減輕民營企業的負擔。三是要落實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提高對民營企業的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民營企業只有樹立發展的信心,才會有投資的欲望。同時,還要重振民間投資的信心,要吸引民間資本更多參與政府重點項目,探索更多政府與社會資本結合的模式,提高項目運營效率,讓民營企業投資獲得更多實惠,以此激發民間投資的熱情。
拓寬領域,創新民間投資模式。政府可以在更多領域對民間資本開放,民營企業也要跨越“路徑依賴”實現自我突破,變“投不了”為“投得了”。目前來看,我省民間投資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和制造業兩大行業,有一些行業正在逐步對民間資本放開,政府要在更多領域對民間資本敞開大門,為民間資本參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廣闊空間。一是要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到對傳統行業的改造升級中,實現傳統行業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更好對接。二是要鼓勵民間投資更多參與實體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關系人民衣食住行的行業加大民間投資參與度,這對于提高經濟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三是要在新基建、戰略性新興產業上重視民間投資的參與,這對于未來擴大內需、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實現經濟邁向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同時,民營企業要轉變思維,尋求自身能力的不斷提升,打破對傳統投資路徑的依賴,敢于嘗試參與到不同行業的發展中。民營企業家也要轉變對已有投資模式的依賴,嘗試更多合伙人投資、團隊投資等新模式,通過合作投資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只有政府和民營企業雙向發力,才能解決民間資本“投不了”的現實困境與心理障礙,實現民間資本“投得了”的良好局面。
破解難題,提高民間投資效率。民間投資能不能獲利,是民營企業做投資決策時最重要的考量。現實來看,民間投資的回報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要素成本上升導致的投資回報率遞減,高昂的經營成本降低了民營企業的盈利空間,這使得民營企業有投資沖動,但投資能力不足。此外,一些行業雖然已許可民間資本介入,但仍存在隱形門檻,民營企業在投融資方面享受不到與國有資本同等的政策待遇,這些都影響著民間投資的投資效率。因此,需要從以下幾方面持續發力:一是政府要制定合理的要素價格,以合理的要素定價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以此提升民營企業的投資水平。二是政府要給予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在金融財政政策上更多向小微企業傾斜,打破阻礙民間投資發展的“隱形門”。三是政府要在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賦予民營企業更多話語權,讓民營企業有更多投資獲得感。只有民間投資“投得好”,才能讓民營企業想投資、敢投資,也才能實現民間投資和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