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3-08
- 點擊:1335
- 來源:張掖日報
據張掖日報報道 民樂縣深入推進村村聯建、村社聯動、村社聯營,大力培育優勢農業特色產業集群,打造產業振興“新引擎”。
村村聯建聚合力。大力推行“黨建+產業”模式,探索組建民樂現代絲路田園綜合體黨建聯盟、南豐鎮祁連山淺山區冷涼經濟產業帶片區黨委、南古馬蹄農村區域化鄉村振興黨建聯合體、新天鎮上姚村中心村黨委,優化配置勞動力、土地、技術等資源要素,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選好領頭人、選定領建村、選優主產業,強村帶弱村、先進帶后進,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對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建成黃芪、娃娃菜、燕麥等千畝產業基地35個,打造形成以戈壁生態農業為引領,中藥材、馬鈴薯、高原夏菜等特色作物為補充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產業體系,實現了黨建鏈與產業鏈同頻共振。
村企聯動同發展。加大在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中建立黨組織的力度,持續加大項目、資金、技術、信息等支持,培育黨員致富能手300余人,引領實施產業項目280余個,做到每個有勞動能力的黨員都有致富技能,每個村都有一批黨員致富能手,每個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都有致富項目。持續抓好12個中央、省市級財政扶持發展集體經濟項目,推廣“股金分紅型”“資源盤活型”“資源開發型”“資產收益型”等發展模式,與華瑞農業、海升集團等農業龍頭企業簽訂合作項目170個,全縣172個村集體經濟都實現了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目標,5000余名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務工就業。
村社聯營促增收。全力推行“黨建+合作社”一體化發展模式,村黨支部書記帶頭領辦合作社,兼任合作社理事長,組織群眾以土地、農業設施、勞動力等入股,整合合作社黨建資源、產業資源、社會資源、土地資源,以經濟活動為主線,開展溝通聯絡、雙向服務、項目化推進等聯營活動,促使合作社做大做強。目前,村“兩委”班子成員、農民黨員領辦專業合作組織290個,全面推行“小塊并大塊、一戶一塊田、一企一基地”經營模式,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60萬畝。圍繞實施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計劃,持續深化“三鏈”建設,鼓勵引導黨員帶頭創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馬鈴薯、高原夏菜等特色產業77萬畝,帶動4萬多農戶增收致富。 (趙玉梅)